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97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93篇
  111篇
综合类   483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246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962.
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防治茼蒿霜霉病的最佳药剂。病原菌试验采用组织分离纯化的方法,鉴定出病原菌为莴苣盘梗菌(Bremia lactucae. Regel)。防效试验采用含毒培养基生长速率的方法,测定七种杀菌剂对莴苣盘梗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72h,克菌灵EC50值为1.46mg/L,毒力指数最大,对莴苣盘梗菌防治效果最显著;安克和大生EC50值分别为4.31和5.63mg/L,防治效果较显著;甲霜灵的EC50值为9.19mg/L,防治效果较好;普力克和杀毒矾的EC50值分别为26.31mg/L和101.32mg/L,防治效果一般;优氯特EC50值最大,防治效果最差。药后96h各药剂对莴苣盘梗菌的防治效果与药后72h防治效果相似。在七种杀菌剂中克菌灵对莴苣盘梗菌防效最高,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63.
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3种草粉按不同配比栽培的灰树花子实体与木屑栽培的灰树花子实体为试材,采用L_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灰树花子实体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不同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对灰树花子实体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对灰树花子实体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采用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柱分别对菌草栽培灰树花粗多糖与木屑栽培灰树花粗多糖进行纯化分级,利用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色谱法对C-GLP1与S-GLP1进行纯度鉴定,为菌草栽培灰树花的精深加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提醇沉法提取灰树花子实体粗多糖时,各因素对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浸提时间。菌草栽培灰树花子实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0g·mL-1,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2h,浸提次数2次。对菌草及木屑栽培的灰树花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均得2个级分,C-GLP1、C-GLP2和S-GLP1、S-GLP2。纯度鉴定结果表明,C-GLP1与S-GLP1均为单一对称峰。  相似文献   
964.
基于RGB模型的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估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快速、无损地获得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表面颜色特征之间的关系,为诊断苹果树生理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以新梢旺长期的红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应用数码相机采集叶片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采集叶片图像的红(R)、绿(G)和蓝(B)值,通过运算组合构造颜色特征参数,建立基于苹果叶片颜色特征参数的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敏感的颜色参数分别为B、B/R、B/G、G/(R+G+B)、B/(R+G+B)、(R–B)/(R+B)、(G–B)/(G+B)、(R–B)/(R+G+B)和(G–B)/(R+G+B)值;基于以上9个敏感颜色参数分别建立单变量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M),估测叶片Chl.a、Chl.b、Chl.(a+b)和SPAD值,其中单变量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均在0.6左右;SVM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754、0.8374、0.8671和0.812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194、0.0350、0.0497和0.9281,相对误差(RE)分别为0.8059%、1.7540%、1.1224%和1.1894%,尤以对Chl.a的估测效果最佳,SVM的估测精度高于单变量回归模型。模型验证取自1/4同样本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基于SVM的Chl.a稳定性更佳,R~2=0.8275,RMSE=0.0293,RE=1.8529%。应用数码相机并基于RGB颜色模型可快速估测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可对果园水肥的精确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5.
湖北省江睦县是江汉平原上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对于湖北省的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影响着全县粮食生产的安全基础。文章结合湖北省荆州市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研究工具,在查清江陵县耕地资源质量、数量及其分布的基础上,科学分析耕地对确保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江陵县耕地地力可分为1、2、3、4等,其所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3.46%,52,10%,21.14%,3.30%。其中大部分耕地地力处于中上等,说明该地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比较高,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6.
农业观光温室项目是观光农业和设施园艺业发展的结合体,它是集农业观光、农林作物、农业技术、园林景观以及文化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景观形态.本研究采用实证调研、比较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当前农业观光温室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农业观光温室项目的开发对策,为今后农业观光温室项目的策划与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67.
选用260只刚出壳AA肉鸡公雏,随机分为红(660nm)、绿(560nm)、蓝(480nm)和白(400~700nm)4个光色处理组,分别用4种发光二级管作为光源进行处理。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人工光照光强度均为15lx,光照时间为2311,试验期为7周。49日龄测定肉鸡脾脏的质量,21和49日龄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皮质醇水平,14,28,42和49日龄测定新城疫(NDV)抗体滴度。结果表明:与红光组比较,蓝光组49日龄肉鸡脾脏的质量提高42.2%(P〈0.05),而白光、绿光和蓝光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白光组相比,蓝光组21和49日龄皮质醇水平分别降低25.2%和26.2%(P〈0.05)。  相似文献   
968.
晚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在赤壁市布置晚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晚稻都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获得的最大增产量分别为1500、750和1350 kg.hm-2,相应增产率分别为23.1%、10.3%和20.3%,纯增收入分别为1 609.5、822.8和1612.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晚稻的推荐施肥量,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79.9、52.7、108.2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46.7、46.8、94.5 kg·hm-2.  相似文献   
969.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菌株来源见表1。 1.2菌丝体培养将链格孢菌株接种到PDA培养基上,25℃恒温、倒置培养7d左右,用灭菌的刀片将菌丝从培养基上刮下,以备DNA提取用。  相似文献   
970.
湖北省小麦施氮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湖北省小麦施氮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现状,在小麦主产县(市、区)进行了不同氮肥用量的70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施氮增产效果显著,施氮比对照平均提高产量3 159 kg/hm2,增产率达到84.6%;施氮平均经济效益增加3 866元/hm2,产投比5.3;氮素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分别为31.3 kg/kg和14.4 kg/kg。根据直线加平台模型,确定湖北省小麦氮肥最佳用量平均为158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