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81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控水灌溉和覆膜对蓝莓植株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蓝莓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以及不同水分条件下人工覆膜对蓝莓生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以蓝莓‘美登’(‘Blomidon’)为试验材料,在大兴安岭地区连续3年研究了控水灌溉条件下人工覆膜处理对蓝莓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条件明显影响到蓝莓植株的生长,在无覆膜时,不同年份下3个梯度的人工控水处理下蓝莓的株高、南北与东西冠幅以及枝条粗度和延生枝长均较无灌溉处理(CK)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45%~60%处理更适宜蓝莓的生长。此外,无灌溉处理(CK)和土壤相对含水量维持在30%~45%处理下人工覆膜处理可以明显促进蓝莓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2.
解除藜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藜作为我国北方旱地农田的优势种杂草,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综合防除技术及抗药性意义重大,为加快其研究进程,找到解除藜种子休眠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尤为重要。[方法]本研究通过室内生测的方法,比较了温水、GA3浸种和光照3种处理对藜种子休眠的解除效果。[结果]结果表明:温水、GA3浸种和光照3种处理均可以解除藜种子的休眠,提高其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其中,GA3浸种对藜种子的休眠解除最为有效,浓度为800 mg/L时,浸种24 h,发芽率为89.33%,较对照提高47.33%;光照处理次之,7 h/天光照,5天后发芽率达70.00%;温水处理也能提高其发芽率,但休眠解除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3.
棉铃虫发生趋势的长期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安徽省阜阳市1973~1993年棉铃虫发生趋势资料为原始数据,选用太阳黑子和自相关因子为预测因子,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技术,建立了阜阳市棉铃虫发生趋势的长期预测模型。通过对1985~1993年拟合检验,历史符合率达88.89%,对1994~1997年试报,准确率达100%,为棉铃虫发生趋势的长期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34.
采用5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密度、施肥量、化控和去早蕾等主要栽培措施进行了优化组合研究,建立了棉花产量形成的栽培措施反应模型,确定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措施决策方案。经反馈试验证明,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5.
旨在确定生长调节剂施用与高粱丰产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以高粱‘晋杂18号’为材料,试验采用不同密度和化控试剂的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化控试剂喷施浓度设置4个梯度。结果表明,密度为150000株/hm~2效果最佳。处理A1B2光合速率分别比A2B2、A3B2和CK提高15.55%、22.22%和24.44%;处理A1B2叶绿素含量分别比A2B2、A3B2和CK提高7.01%、9.72%和17.06%;处理A1B2高粱产量分别比A2B2、A3B2和CK提高7.66%、9.10%和10.19%;处理A1B2株高分别比A1B1、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和CK降低了2.01%、2.76%、4.83%、6.45%、10.3%、6.21%、11.7%、13.78%、21.38%。低密度条件下,抗折力高于高密度种植条件。以处理A1B2效果最佳。适宜浓度的乙烯利、矮壮素具有促进高粱多种生理代谢和提高光合性能的作用,最终使籽粒产量增加。确定生长调节剂施用与高粱丰产种植密度的最佳耦合度为乙烯利稀释200倍喷施和高粱种植密度为150000株/hm~2。  相似文献   
136.
不同砧木对‘长富2号’幼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基砧、中间砧对‘长富2号’幼树生长、结果习性的影响,确定晋中地区适宜的砧穗组合,对Y系、SH系、‘M26’矮化中间砧幼树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基砧对树体生长量、早花习性的影响较小,矮化中间砧对‘长富2号’矮化、早果、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明显,不同矮化中间砧致矮、早花效果依次为‘Y-2’‘Y-1’‘SH1’‘M26’‘Y-3’,其中,‘Y-1’、‘Y-2’矮化中间砧早果性状明显,且能够有效解决‘长富2号’的大小年现象,‘M26’在晋中地区春季易发生抽条现象,建议在晋中地区栽植‘长富2号’时以‘Y-1’、‘Y-2’和‘SH1’中间砧苗木为主。此外,生产中‘Y-2’、‘Y-1’中间砧苗木可采用高密度[株行距(1~1.5)m×(3.5~4)m]栽植,‘SH1’、‘M26’可适当增大株距,采用(1.5~2)m×(3.5~4)m株行距栽植。  相似文献   
137.
抗虫棉对长江棉区棉田昆虫种群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抗虫棉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抗虫棉对非鳞翅目害虫及天敌种群的影响 ,初步提出了长江棉区抗虫棉田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8.
反枝苋对棉花的密度竞争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反枝苋是世界性恶性杂草之一,为安徽省沿江棉区主要杂草,而棉花对杂草竞争十分敏感。论文旨在明确反枝苋对棉花的密度竞争影响,为棉田杂草反枝苋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在安徽省安庆市试验地,采用添加系列试验方法,棉花密度保持不变,设置8个反枝苋密度(0、0.125、0.25、0.5、1、2、4、8株/m)与棉花全生育期竞争,研究不同反枝苋密度竞争对棉花生长、子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反枝苋密度增加,反枝苋株高、茎直径逐渐减小;相对于0.125株/m的反枝苋,反枝苋茎直径分别于1株/m(2013年和2014年)、0.5株/m(2015年)显著降低12.0%—18.6%;反枝苋株高则在2015年于0.5株/m显著减少24.2%。3年数据平均,单位面积反枝苋生物量由1 156.9 kg·hm-2(0.125株/m)逐渐增加到7 524.0 kg·hm-2(8株/m),较高密度反枝苋种内竞争明显。随着反枝苋与棉花竞争时间的延长,反枝苋株高于52—83 DAE(出苗后天数,days after emergence)逐渐超过棉花的,茎直径于18—70 DAE逐渐大于棉花的。在棉花成熟期,反枝苋株高比棉花高35.6—128.2 cm,反枝苋茎直径比棉花粗9.9—24.8 mm。反枝苋在株高和生物量上对棉花具明显优势。随着反枝苋密度增加,棉花株高变化不明显,茎直径明显减小;棉花单株铃数、果枝数和单铃重显著减少,衣分也有一定程度减小。1株/m的杂草密度导致棉花单株果枝数减少4.63%—69.18%,铃数减少20.81%—84.98%,单铃重减少3.04%—20.36%,衣分减少1.54%左右。引起子棉产量显著减产的反枝苋密度分别是0.125株/m(2013年)和0.25株/m(2014年和2015年),导致子棉减产14.0%—33.7%;子棉产量损失率与反枝苋密度符合双曲线模型,据此可预测子棉减产50%的反枝苋密度为0.2—2.8株/m。在反枝苋与棉花竞争91 DAE,0.125—0.5株/m反枝苋可显著减少棉花单株果枝数和铃数。在部分年份,棉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及断裂比强度随反枝苋密度增加有减小的趋势,且差异显著。【结论】在安徽省沿江棉区,当反枝苋与棉花全生育期竞争时,对反枝苋及棉花的株高影响不明显,对两者的茎直径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竞争时间的延长,反枝苋的株高和茎直径逐渐大于棉花的;因而反枝苋在株高和生物量上对棉花具有竞争优势。反枝苋苗期是其防治关键期。当反枝苋密度逐渐增加时,其种内竞争逐渐增强。反枝苋生物量易受环境条件影响,随着反枝苋密度增加,单位面积反枝苋生物量增加,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反枝苋竞争主要通过影响棉花单株铃数和单铃重而减少棉花产量。推测本地区导致子棉减产5%的反枝苋密度为0.011—0.090株/m。  相似文献   
139.
针对‘浙梨6号’因部分萼片宿存或残存、果顶尖凸等而影响果实品相问题,选择PBO、氟硅唑、丙环唑3种脱萼剂,以清水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脱萼剂处理果实的脱萼率提高23.27~26.01个百分点,果顶尖凸率降低24.55~26.44个百分点,扁圆果占比、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33.19~37.66个百分点、37.9g~57.1g和0.68~0.94个百分点,但果实偏斜度、全锈果率偏高0.54~0.74和18.36~19.23个百分点,端正果率、花朵坐果率下降15.89~21.07和5.43~6.62个百分点,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三者分别选择4000mg·L-1、333.3mg·L-1、444.4mg·L-1使用浓度和花序分离期进行喷施,在保证脱萼防凸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对花朵坐果率及果形端正度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0.
以梨双臂顺行式树形为对照,对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改进型简化棚架栽培树形早期树冠与产量形成进行多年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梨双臂顺行式树形相比,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树形主干增粗较慢、主枝增长较快,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大、中、小型3类结果枝组数量峰值分别出现于定植后第5年、第3年、第3年,均提早1年以上;定植当年至定植后第5年形成花芽数量更多,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植后第2至第6年单位面积累计产量分别增加3009.93kg/666.7m22830.18kg/666.7m2,累计纯收益分别增加23429.44元/666.7m2与21991.44元/666.7m2,加快树冠形成与缩短进入盛产周期和回收建园成本时间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