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4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林业   365篇
农学   251篇
基础科学   296篇
  249篇
综合类   1805篇
农作物   236篇
水产渔业   142篇
畜牧兽医   974篇
园艺   309篇
植物保护   26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能源甜菜酒精发酵的工艺优化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菌种ADY(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能源甜菜NY0503进行酒精发酵。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底物浓度、料液比、加菌量、营养盐添加量、加磷量、pH值、转速、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9个因素中筛选出了加磷量、发酵温度和底物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并用响应面分析法求出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经优化后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2%、料液比(质量比)1︰1、加菌量15%、营养盐添加量0.5、加磷量1.9%、pH 5.0、转速130 r/min、发酵温度31℃和发酵时间44 h,共进行5批次验证试验,结果为酒精转化率的平均值为95.48%,与模型的理论值96.54%的差值仅占理论值的1.09%,进一步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2.
为了调查安徽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情况和筛选病原菌敏感药物.采集了安徽省奶牛主要养殖区的隐性乳房炎奶样,分离、鉴定了主要病原菌,并筛选了敏感药物.结果表明,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无乳链球菌,且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占大部分,这些主要病原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曲松钠和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高度敏感,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983.
GPA对小鼠肝损伤血清及肝组织中GOT、GPT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刀豆蛋白A(ConA)尾静脉注射方法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分别用低(100mg/kg)、中(200mg/kg)、高(400mg/kg)3个不同剂量大蒜多糖(GPA)对小鼠进行灌胃,灌服7d后,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采血及取肝组织,用赖氏法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GOT)及丙氨酸转氨酶(GPT)变化。结果模型组和多糖组与空白组比较,除高浓度多糖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各组均差异显著(P〈0.05),且多糖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不同浓度的大蒜多糖均对Con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4.
连作晚稻前期施药种类和时间对褐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间试验研究了连晚前期施药种类和时间对褐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褐飞虱种群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对褐飞虱主害代的控制作用与使用的农药种类和时间有密切的关系,而农药对褐飞虱的控制作用随种群的发展而下降。施药区褐飞虱种群增长倍数较对照区显著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农药对天敌尤其是对微蛛和黑肩绿盲蝽的杀伤作用。引起褐飞虱种群增长倍数提高的主要时期在四代成、若虫高峰期至五代卵高峰期,即施药后2~3周内。在各种供试药剂中,施用三唑磷的小区明显出现再增猖獗现象.根据以上结果,讨论了改善褐飞虱化学防治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5.
晚稻稻瘟病BP神经网络分区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省19个县1988~1999年晚稻稻瘟病发病与有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筛选了8个气象因子用于晚稻稻瘟病发生程度长期预报。根据各预报因子与稻瘟病发病程度相关性,采用邻接二维图论聚类分析法,将19个点(县)划分为4个生态区。每个生态区内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并进行拟合和试报。1997~1999年试报验证,在划分稻瘟病生态区的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稻瘟病进行长期预测预报是可行的,3年试报成功率分别是78.95%、84.21%和78.95%。文中还对该方法与过去常用的预报方法的试报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86.
研究了不同浓度APM(4~6 μmol/L)和不同处理时间(4~6 h)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5.6 μmol/L APM处理洋葱分生组织16 h后,中期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et.Ⅰ)从0.8(对照)分别提高至5.0、5.2.结果也同时表明,当APM浓度超过4 μmol/L时,严重影响细胞有丝分裂.在根尖细胞中,多极分裂细胞(尤其是3~4级),中期染色  相似文献   
987.
为了提升永州地方特色野生茶红茶的品质,以永州市金洞管理区黄江源1芽2叶为原料,设置了红茶传统工艺(A)和创新工艺(B)2个处理,对永州野生茶红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创新工艺促进了多酚类等物质的转化,红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与传统工艺相比,创新工艺处理红茶滋味更加醇厚,有花果香味,降低了苦涩味,提高了甘鲜味。综合茶叶功能成分和感官审评结果可知,野生茶红茶的创新工艺优于传统工艺,达到了预期效果,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88.
为探究不同纤维源饲粮对0~4周龄四川白鹅肠道菌群的影响,将120只体重(86.02±6.35)g的1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4组(公母各半),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分别饲喂以苜蓿、黑麦、燕麦和花生秧作为纤维来源的饲粮,试验期共28 d.结果显示:不同纤维源饲粮对0~4周龄四川白鹅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苜蓿...  相似文献   
989.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湖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胰腺消化酶活性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为(9.65±0.38)kg的湖羊断奶羔羊21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富硒酵母组(在精料中添加100 g/t富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在精料中添加100 g/t枯草芽孢杆菌),每组7只。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富硒酵母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的羔羊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精料和粗料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2)富硒酵母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6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富硒酵母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枯草芽孢杆菌组的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富硒酵母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枯草芽孢杆菌组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4)枯草芽孢杆菌组胰腺脂肪酶和富硒酵母组胰腺胰蛋白酶显著提高(P0.05)。5)富硒酵母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羔羊瘤胃液氨态氮、乙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结果证实,在湖羊断奶羔羊饲粮中添加富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免疫力和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990.
初生东北虎胃和肠的动脉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动脉灌注法观察了1例初生东北虎胃和肠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胃、肠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腹腔动脉、肠系膜前动脉、肠系膜后动脉和阴部内动脉的分支;胃十二指肠动脉分胰十二指肠前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两支;回结肠动脉的结肠支分布于升结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