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试验对银杏(Ginkgo biloba L.)叶中内源激素和银杏萜内酯的含量进行了年周期测定。结果表明,IAA含量前期较高,后期尤其是行将落叶期较低,3次明显的含量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25日、7月10日、9月10日,第一次峰值最高[201.13nmol/g(FW)],最低值出现在10月25日后,仅为20.13nmol/g(FW),高值与低值相差近9倍。GA3含量变化与IAA含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具有滞后性,其峰值出现在8月上旬和9月下旬。ABA含量在银杏叶生长早期含量较低,6月初含量仅为1.73nmol/g(FW),7月底之前含量绝对值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在8月份含量异常升高,此后ABA的含量亦迅速上升,并于10月末达到全年的最大值41.04nmol/g(FW)。IAA含量全年变化趋势恰好与总萜变化相反,在采样初期IAA含量处于全年最高值[201.13nmol/g(FW)],此时总萜处于全年较低值。但在随后的数次采样检测中,在8月末期IAA的含量出现次低值[47.87nmol/g(FW)],而此时总萜的含量则处于全年的次高值(0.437%);而后IAA含量上升到89.21nmol/g(FW),总萜含量则下降至0.353%;再后,IAA的含量一直降低,而总萜含量则上升至全年的最高峰后下降。  相似文献   
132.
利用RACE技术从银杏中克隆到过氧化氢酶基因(GbCAT1)的cDNA全长。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GbCAT1和其他物种的CAT源自于相同的祖先。Southern杂交显示:GbCAT1属于1个小的多基因家族。实时定量RT-PCR分析表明:GbCAT1在银杏的根、茎、叶和果中都有表达,在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果、茎和根。GbCAT1的转录受到ABA、渗透压、紫外、低温和高温胁迫的诱导。水杨酸处理下,GbCAT1相对表达量迅速降低。CAT1基因在逆境条件下的相对表达变化与环境胁迫有关。  相似文献   
133.
对鸭梨、酥梨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量、果胶酶活性、果实硬度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鸭梨、酥梨果实均可在树上通过呼吸跃变而成熟,分期采收的果与树上留果在盛花后155d 即9月18日通过呼吸高峰,跃变时有超前的果胶酶活性峰、超前或平行的乙烯生成峰,但酥梨没有检测到乙烯。另外,晚采的果实比早采的果实较快地进入呼吸跃变。  相似文献   
134.
果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35.
本文简述了我国的银杏资源现状,叶片的化学成分、药用和经济价值及开发利用水平,强调了银杏叶用栽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银杏叶用栽培研究开发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6.
银杏RNA的提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CTAB法提取银杏叶的RNA,结果表明:抽提的RNA经电泳检测,可见28SrRNA和18SrRNA两条主带;紫外吸收值测量,A260/A280接近2.0;反转录合成的cDNA经RAPD扩增,出现清晰的条带,这些说明提取的RNA纯度高,质量好。此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也较低,适合于富含多糖、多酚植物材料的RNA提取。  相似文献   
137.
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从多种生物克隆已知DNA序列的侧翼序列。对传统的TAIL-PCR方法进行改良:(1)将TAIL技术应用于TAIL-PCR中第3步PCR循环。(2)以10bp的随机简并引物即RAPD引物代替基因侧翼简并引物。以银杏品种家佛手的叶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简并引物克隆到银杏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片段序列Gbchs1,以此序列设计3条特异引物,利用改良的热不对称交错PCR方法克隆到CHS基因Gbchs2。结果表明,Gbchs2长1238bp,编码304个氨基酸并包含3’末端序列。GbCHS2蛋白质序列与其他植物的CHS蛋白质序列高度同源,包含CHS蛋白质保守的环化作用活性位点,催化活性位点、香豆素活性位点、及催化活性基序。改良后的TAIL-PCR方法为基因全长的克隆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8.
廖咏玲  许锋  程水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56-4958
银杏叶萜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综述了近10年银杏叶萜内酯在种类与结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及其影响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提高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途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9.
提高银杏叶黄酮含量的调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用园银杏叶最佳采叶期为9月底至11月初,脱落素、乙烯利、氮肥+乙烯利、地膜处理不仅能提高叶黄酮含量,而且还能改变最佳采叶期的时间长短,在最佳采叶期内,脱落素、乙烯利、氮肥+乙烯利、地膜处理比对照分别提高黄酮含量16.2%、11.4%、10.0%、3.2%。方差人分析表明,脱落素效果最优,乙烯利次之,其中脱落素与对照及其他处理之间、乙烯利和氮肥+乙烯利与对照、地膜处理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脱落素、乙烯利、氮肥+乙烯利处理均缩短了最佳采叶期,而地膜处理则延长了最佳采叶期。  相似文献   
140.
为研究罗田迟熟板栗品种种质资源遗传信息,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桂花香’、‘九月寒’等8个板栗品种分类鉴定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1)ISSR-PCR反应体系及引物筛选。选择了条带的数量多和清晰度高的反应体系,应用‘九月寒3号’筛选前期设计的21条ISSR引物,淘汰扩增效果差、带型不易辨认的引物,最终选定7条引物用于迟熟板栗品系的分析;选取的7条ISSR引物总共扩增出140条清晰、重复性较好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0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75.7%。(2)应用NTSYS 2.10e软件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45处将8个板栗品种大致分为2类。结果显示,‘羊毛栗’、‘桂花香2号’与其他板栗品种在遗传上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