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0篇
  29篇
综合类   8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种植柳枝稷,构建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动力学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年降水量大于328mm的安塞地区,柳枝稷生长稳定;当年降水量少于328mm,柳枝稷收获(降水量580mm)每年超过1.4次,柳枝稷会衰败。当植被与土壤水分的相互作用较强时,植被会衰败,因此引种时必须选择与土壤水分作用相对较弱的植物。模型两个稳定状态共存表明,气候改变(干旱)或人类活动(放牧)对植被将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南美白对虾由于其具有繁殖周期长,生长快、适应能力强、个体大且抗病力强,肉味鲜美等优点,是目前水产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前景广阔。近年来其养殖技术发展迅速,产量大幅提高,笔者通过实施南美白对虾淡水高产健康养殖技术,保持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组示范养殖面积共13.53hm2,放养虾苗842.5万尾,平均每m2放虾苗63尾;成虾总产量58772.56kg。  相似文献   
43.
从荷兰和北京的农业经济特征的对比出发,分析了荷兰农业成功的因素,如农民合作意识强,研究、推广、教育三位一体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并对其外向型农业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北京市如何确立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及发展外向型、高附加值农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4.
 从荷兰和北京的农业经济特征的对比出发,分析了荷兰农业成功的因素,如农民合作意识强,研究、推广、教育三位一体,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并对其外向型农业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北京市如何确立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及发展外向型、高附加值农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5.
作物废弃物是一种重要的农村能源。实际上,作物废弃部分提供的潜在能源也是十分可观的。衣阿华州立大学农业工程学家Wes Buchele指出,这个州能生产出足以供全州农村用能源的玉米芯和秸秆。据他估算,每收125蒲式耳玉米,同时可收3吨玉米芯(穗轴)和秸秆,而每磅玉米芯和秸秆混合物可以产生6000英热单位。  相似文献   
46.
西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与生态恶化及恢复重建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采取生态学和农业历史地理学学科交叉的方法 ,对西北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演化历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导致农业生产力低下和以土地严重侵蚀为突出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在本应属于适生性稀树灌丛草原植被 ,仅适于草、畜业的半干旱地区 ,却以开垦草地为中心 ,一直持续了 30 0 0余年 ,成为愈来愈甚的粗放型农业 (种植业 )。论证了从特殊国情出发 ,正确处理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农业与生态恢复重建的关系及其途径。可集中归结为 :在农牧交错带首先取得突破 ;在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系统生产力的过程中重建生态 ;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格局 ,在粮食精种和适度自给的前提下 ,推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逐步建成我国最主要的草业和牛羊肉、毛 (绒 )、皮及加工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7.
针对黄土丘陵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引入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规划模型APEX和AV-SWAT,利用GIS技术及陕北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定位站多年的连续观测资料,对模型在黄土丘陵区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验证。通过对该类型地区的水土流失量、作物产量、植被生物量等方面的测算,结果表明模型模拟计算的水土流失量与实际观测量的误差小于10%,5年加权平均的作物模拟产量与实测值的差异不显著。从而为该类型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方法论提供了新的计算工具,也使得更大尺度上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设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8.
本文根据1986-1988年对京郊平原窦店村承压地下水定井位,逐年定期监测的结果和生态建设与研究中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及成果,初步认为:半干旱平原区农业对地下水存在N素的污染,施肥和养殖业粪便是主要污染源,污染速率同土壤速N含量及井旁圈舍实际载畜量关系密切,在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地下水NO3-污染程度和速率令人焦虑。文中提出了包括农艺、农机、综合工程、系统开放度和建立法规等在内的七条对策。  相似文献   
49.
系统研究在持续农业中的应用北京农业大学程序1993年11月下旬,由总部位于荷兰海牙的"国家农业研究国际服务中心(ISNAR)"及"系统方法在农业中应用国际合作促进会(ICASA)"联合发起了"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中应用系统研究方法之机会"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50.
日本、韩国农业的新动向农业部教育司程序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在本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实现了现代化。两国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单产迄今仍保持着名列世界前茅的高水平。但两国的农业和农村受工业的“反哺”、特别是政府的高额补贴是取得上述成就的前提条件。重视农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