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92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20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14篇 |
农学 | 211篇 |
基础科学 | 706篇 |
237篇 | |
综合类 | 1571篇 |
农作物 | 159篇 |
水产渔业 | 72篇 |
畜牧兽医 | 741篇 |
园艺 | 219篇 |
植物保护 | 1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38篇 |
2022年 | 153篇 |
2021年 | 142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180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137篇 |
2014年 | 231篇 |
2013年 | 195篇 |
2012年 | 229篇 |
2011年 | 223篇 |
2010年 | 218篇 |
2009年 | 228篇 |
2008年 | 168篇 |
2007年 | 135篇 |
2006年 | 165篇 |
2005年 | 167篇 |
2004年 | 148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8篇 |
1975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脱甲河流域水体溶解有机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亚热带脱甲河农业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和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对脱甲河水系4级河段(S1、S2、S3和S4)溶解有机碳(DOC)浓度与环境因子进行了1年周期(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的连续观测,并初步探讨了DOC浓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脱甲河DOC浓度范围在0.46~9.54 mg·L~(-1)之间,均值为3.09±0.01 mg·L~(-1);在季节变化上,DOC浓度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在空间分布上各级河段DOC浓度随河流级别的增加逐渐增大,变化范围为(1.36±0.07)~(4.25±0.21)mg·L~(-1),4级河段间DOC浓度出现了显著差异(P0.01),表明外源输入可能是不同河段DOC浓度变异的主要原因;DOC浓度与河水溶存二氧化碳(CO_2)浓度、盐度、温度、溶解总固体(TDS)及电导率(E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溶解氧(DO)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pH值变化无显著关系。研究表明,不同强度的水体理化性质及外源输入是造成DOC浓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供亚热带其他农业小流域水系DOC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南稻区,水稻年种植面积42万hm2,自20世纪50年代,豫南稻区“籼改粳”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粳稻面积不足5%。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籼米特别是早籼米因品质较差,城乡居民不愿吃,外销困难,日趋积压,粳米倍受城乡居民青睐。因势趋利,2004年由袁隆平院士提议,汇聚百余名水稻专家的“中国杂交粳稻科技创新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标志着作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的杂交粳稻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成熟[1]。河南省作物学会于2006年9月8日在信阳主持召开“籼改粳”学术研讨会,第三次倡导豫南稻区“籼改… 相似文献
993.
油茶树的品种不同,其油茶籽仁含油率不同,这跟种植技术和分布地区的不同有直接关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中,茶油、植物油、鱼油构成了主要三大类。围绕茶油含油率以及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茶油行业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格局作出评估与预测。 相似文献
994.
食用植物油标准是衡量食用植物油品质优劣的依据,由于对食用植物油品质要求不同,使得国内现存的食用植物油标准之间存在诸多差异.通过对现行有效的各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之间的品质指标及其限量,以及安全卫生指标及其限量进行系统比较,寻找不同标准的差异,并以此来对不同标准的严格程度加以比较,从而为我国食用植物油相关标准的制定及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秦薯5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以秦薯4号、栗子香、香黄、秦薯3号等优质、高产、高干材料作亲本,杂交选育的甘薯新品种,2006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陕鉴薯2006002号),目前已成为陕西甘薯生产主推品种。近年来,随着甘薯病毒种类、传播介体以及种薯种苗繁育模式的变化,传统繁育供种体系已无法满足甘薯生产的需要,为应对陕西产区秦薯5号脱毒种苗供需失衡的突出问题,有效预防和控制甘薯双生病毒病、SPVD病毒病等危害,针对甘薯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和种薯种苗繁育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采用提纯选优与甘薯脱毒技术,建立秦薯5号脱毒种苗繁育体系和秦薯5号脱毒原原种苗、原种苗两链繁育网,快速推动了秦薯5号脱毒种苗产业化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996.
成都平原水旱轮作种植下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研究表明,施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可高达50%以上[1]。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盲目的、非精准的不合理施肥,导致肥料当季利用率较低,特别是氮、磷肥。这既增加了种植成本,又造成水体富营养化[2,3]。土壤养分特性的空间变异研究对于实现田间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变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对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变异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许多土壤学家将GIS和地统计学技术引入土壤学领域研究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规律[4,5],并取得很好的结果。国内自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对土壤属性特别是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6~8],但主要侧重于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盐 相似文献
997.
有机无机肥料对蔬菜产量和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成都平原的主要蔬菜萝卜和大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有机肥料和化肥对萝卜和大蒜的产量及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量的情况下,三种有机肥处理对萝卜、大蒜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全化肥处理和半量化肥加半量有机肥处理能够保证萝卜和大蒜都获得较高的产量,表明不同有机肥品种对不同蔬菜的适宜性和很强的针对性。两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在生长前期大大高于成熟期,并非有机肥生产出来的蔬菜其硝酸盐含量就一定低于化肥。无论是有机肥还是化肥,合理施用都能生产出硝酸盐含量很低的蔬菜产品。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配合施用,既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又能降低蔬菜的硝酸盐。 相似文献
998.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多重作用和广泛渗透下,功能多样、操作便捷、种类繁多的新兴媒体平台如同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地岀现在社会建设与发展领域中,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新媒体具有海量数据承载、碎片化传播、互动式传播、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等多重特征,新媒体的发展带动信息传媒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开...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煎煮时间对柴胡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探讨柴胡的最佳煎煮时间,为中药特殊煎煮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柱(250×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0-50min,乙腈浓度由25%升至90%,50-55min,乙腈浓度为90%),流速为0.4 m 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30℃。结果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A=0.998、RD=0.998)。柴胡煎煮20min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总含量为36.058 mg/g,煎煮25min为43.842 mg/g,煎煮30min为52.102 mg/g,煎煮35min为56.514 mg/g,煎煮40min为52.987 mg/g,煎煮45min为47.599 mg/g,煎煮50min为45.081 mg/g,煎煮55min为43.798 mg/g,煎煮60min为39.156 mg/g。结论柴胡在煎煮35min时,柴胡皂苷的含量最高,煎煮时间过短,柴胡皂苷不能充分溶出;煎煮时间过长,柴胡皂苷含量下降;临床应用柴胡以先煎15min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