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7篇
  16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玉米低能离子束辐照诱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概述低能离子束辐照诱变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低能离子束诱变研究存在的3大困难,着重介绍了玉米作为低能离子束辐照诱变研究材料的优势,报道了玉米花粉离子束辐照诱变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影响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因素。结果表明 ,光和胚芽鞘对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有较大影响 ,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与接种时小麦幼苗长及叶片切段部位有关。不同的外源激素对小麦愈伤组织幼苗诱导率有影响 ,将愈伤组织进行干燥处理对幼苗诱导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从拟南芥中分离到rd2 9A基因启动子DNA片段并克隆到 pMD 18克隆载体中 ,获得pRDP重组载体 ,将克隆测序 ,并对序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4.
综述了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因素、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选择性遗传标记方法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且展望了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5.
李立  谈重芳  王雁萍  李宗伟  常胜合  秦广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93-10894,10927
[目的]分析河南洛阳地区泡菜中的微生物区系,从中分离鉴定乳酸菌,并研究这些乳酸菌的特性。[方法]选取11种河南洛阳农家自制泡菜,分离检测其微生物区系、生理生化特性,并利用API50CH检测乳酸菌对49种不同碳源的同化能力。[结果]分离株都是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和兼性厌氧菌。根据所分离到的乳酸菌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分类鉴定,9株菌属于Lactobacillus planta-rum、6株属于Lactobacillus fermentum,3株属于Leuconostoc mensenteroides,另外2株也属于Leuconostoc,但无法将其鉴定到种。[结论]河南洛阳农家自制泡菜中分离到的菌株多属于Lactobacillus和Leuconostoc属,其中大部分为Lactobacillus。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剂量的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单交种、综合种不同类型材料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从处理的自交系当代植株M  相似文献   
107.
磷是植物必需的一种大量营养元素。农作物的产量经常因磷饥饿而受损。研究植物在磷饥饿 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有利于以后运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培育耐低磷农作物。将野生型拟南芥与磷饥 饿反应突变体进行对比研究,能够为植物对磷饥饿反应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筛选植物对磷饥饿反 应突变体,筛选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野生型拟南芥在供磷正常的培养基上竖直培养时主根向下,同时 呈较大幅度的弯曲。在磷饥饿的培养基上主根则几乎是垂直向下的,而且主根相对较为短小。利用这 种现象,在供磷正常的培养基上种植的拟南芥植株中发现了一株可能的新的磷饥饿反应突变体。  相似文献   
108.
耐辐射奇球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对辐射抗性最强的原核生物,是研究DNA损伤与修复的模式生物。根据国内外对耐辐射奇球菌研究最新成果,从该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和遗传学特性、诱变所致的损伤与其高效的修复机制,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低剂量超辐射敏感与诱导辐射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剂量超辐射敏感(HRS)和诱导辐射抗性(IRR)是辐射生物学的两个重要现象,研究这两个现象发生的机理对于辐射保护、控制肿瘤发生、研制新的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辐射产生的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s,DSBs)是辐射诱导细胞失活的主要损伤形式。对DSBs不能进行修复或者不能进行正确的重新连接是引起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与DNA合成前期(first gap phase,G1期)和DNA合成期(synthetic phase,S期)相比,HRS在DNA合成后期(second gap phase,G2期)的表现非常明显。HRS和IRR之间相互转换调控的机制可能是G2期细胞中的一部分存在一个激活过程的发生。DNA损伤修复机制在HRS/IRR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低于20cGy的剂量条件下,细胞产生效率较低的损伤效应,细胞死亡迅速增加,低剂量超辐射敏感现象(HRS)出现;在高于20cGy的条件下,辐射造成DNA双链断裂,这些DSB本身或者由辐射引起的DNA变化激活了ATM(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G2期专有的检测点被激活,细胞周期在G2期停顿下来,激活的G2期专有的检测点促进对DNA进行修复,提高了细胞的存活率,此时,诱导辐射抗性(IRR)出现。尽管这些结果使人们对HRS/IRR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地了解,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解决。例如,为什么有些细胞系表现HRS/IRR现象,而有些细胞系不表现HRS/IRR现象;细胞中是否存在针对单一剂量的突变的HRS/IRR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将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0.
低能离子束辐照番茄种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表明,低能离子束辐照番茄干种子,对番茄农艺学性状有一定影响。在M_0N~+处理发芽率随着剂量升高(能量不变)有所下降,但不明显,出苗时间随剂量增加逐渐推迟1~2d,但Ar~+处理株高多数比对照增高,长势比对照强,果形、果面有变异。不同低能离子束处理得到结果不太一致。M_1叶形、果形有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