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313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213篇
  105篇
综合类   951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911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稻麦连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沿江白湖圩区的稻麦连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麦田土壤中杂草种子有 8科 14种 ,稻田土壤中杂草种子有 9科 17种 ,均主要分布在 0~ 10cm的土层内。小麦田土壤中总出草量为 1193 0株 /m2 ,主要是日本看麦娘 (Alopecurusae qualis)、草 (Beckmanniasyzigachne)和稻槎菜 (Lapsanaapognoides) ,出草量占总量的 5 9.2 6% ;水稻田土壤中总出草量为 985 5株 /m2 ,主要是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节节菜 (Rotalaindica)、千金子 (Leptochloachinesis) ,出草量占总量的 5 1.0 3 %。上述杂草均是该区农田的主要杂草和当前防除的重点 ,其中日本看麦娘和稗草分别是麦田和稻田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2.
分别从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5个层次对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降雨分配和增加林地蓄水能力上。不同比例混交林持水量大小排序为:1:1行间混交林>3:1带状混交林>1:1株间混交林>杉木纯林。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表现为土壤层>林冠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具有比杉木纯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33.
Kiss-1基因在猪初情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阐明猪的生殖机理和选育早熟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Kiss-1 mRNA在初生以及30、60、70(初情期)和90日龄小梅山猪的下丘脑、卵巢和垂体内的定位,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观察母猪血浆LH、FSH含量的变化。[结果]Kiss-1 mRNA在小梅山猪下丘脑、卵巢、垂体中均有表达,以下丘脑弓状核阳性颗粒最多,尤其初情期时最为明显。各级卵泡中以初情期成熟卵泡的阳性颗粒数目最多。Kis-s1 mRNA表达量在小梅山猪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从初生到初情期逐渐上升,并在初情期达到顶峰,而后逐渐下降。小梅山猪血浆LH、FSH浓度初生时较高,随后迅速下降,60日龄又升高,70日龄达到峰值。[结论]Kiss-1基因是控制猪初情期启动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34.
以黄颡鱼为母本、瓦氏黄颡鱼为父本杂交获得的杂交黄颡鱼[Pelteobagrus fuividraco(♀)×P.ca-chelli(♂)],在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条件下获得较好的表现。2条试验养殖槽分别放养不同规格的杂交黄颡鱼7.5万、10万尾,放养密度分别为341、455尾/m~3,产量分别为8 906.3、9 048.0 kg,折合产量分别为40.5、41.1 kg/m~3,净利润分别为3.79万、4.69万元,产出投入比分别为1.22、1.35,收益率分别为21.99%、34.51%。IPA养殖杂交黄颡鱼,每个养殖槽放养量7.5万~10.0万尾,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净增重量可超过7 800 kg。在市场接受黄颡鱼规格的范围内,选择投放较小规格的鱼种,可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较高的增重倍数和较好的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5.
笔者于2013年12月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进行不同体质量不同投饵时间、不同饵料密度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Born)〗滤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波纹巴非蛤的滤水率(FR)随着体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单位体质量的滤水率(FR')随着其规格的增大而减小,FR'=0.330 3W-0.356 9(R2=0.996 5)。(2)分别以金藻和扁藻作为饵料,测定了8:00,14:00及20:00这3个时间点的滤水率,滤水率在8:00最大,14:00及20:00依次减小,3个时间点滤水率差异显著(P0.05)。(3)以金藻和扁藻作为混合藻,滤水率随着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浓度超过3.06×105cell·L-1,滤水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6.
淡水养殖池塘及其外河水中TOC·COD及PV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规范》(SC/T9102.3-2007),于2014年6~8月对湖州市43家水产养殖场的池塘水及其周边水体中TOC、COD及PV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外河水及池塘水中PV与TOC、COD与TOC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池塘水中TOC、COD和PV的含量均高于其外河水,说明水产养殖自身存在较高的有机物污染。相关性分析表明,外河水中PV与TOC、COD与TOC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和0.848(P0.01);池塘水中PV与TOC、COD与TOC相关性良好,但较外河水有所下降,相关系数分别为0.635和0.775(P0.01)。水产养殖水体中较高浓度的悬浮物、亚硝酸盐和氯离子等共存离子对不同有机物指标间的相关性影响较大,仅用单一测定参数预测水体中有机物污染情况局限性较大。因此,在分析养殖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状况时,应根据不同水体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适用于该水体有机物测定的参数或者将多种参数结合起来分析。  相似文献   
137.
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马铃薯种植土壤养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常规灌溉施肥和滴灌施肥两种水肥调控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及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施肥方式和土壤质地都会对土壤剖面养分运移产生影响;滴灌施肥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使土壤表层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养分含量水平;与常规灌溉施肥处理相比,合理应用滴灌施肥技术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提高商品薯率,其中块茎产量增幅达29.72%~36.42%。研究结果为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8.
甜玉米生产中的水肥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康  邓兰生  涂攀峰  许锐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17-19118,19153
综述甜玉米生产中的水肥管理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甜玉米的生产概况、水肥需求特性以及生产中的水肥管理研究现状等,并提出我国甜玉米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对丰都县气象科技服务乡村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归纳评述,同时梳理出气象科技服务乡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气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以期为各地气象科技为乡村振兴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0.
基于种间竞争的遗传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基于种间竞争的基本遗传算法的改进算法,并编写程序实现该改进算法.通过考核实例计算,发现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