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4篇
  35篇
综合类   337篇
农作物   145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174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改良CTAB法和高盐低pH值法提取花生DNA的效果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改良CTAB法和高盐低pH法提取花生总DNA,结果表明,高盐低pH法提取的花生DNA分子量略小,DNA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但得率大大高于CTAB法,按我们稍有改动的实验方法,每克鲜重的叶片,可提取1000μg以上的DNA。两种方法提取的DNA均可酶切完全,RAPD-PCR扩增,结果相同。高盐低pH值法廉价、步骤少、易掌握,是提取花生DNA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2.
滇中富磷区与贫磷区云南松群落差异与土壤磷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同在滇中地区磷素差异较大的富磷区与贫磷区的云南松林群落及其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Sui修正后的Hedley磷素分级,研究了土壤磷素的有效磷特征和土壤其他养分因子,分析了2类云南松群落的结构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富磷区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贫磷区,虽然两地活性磷(H2O—Pi、NaHCO3—Pi和NaHCO3—Po)含量都低于10%,但富磷区活性磷含量显著高于贫磷区,贫磷区有机磷含量高于无机磷含量,富磷区却相反;富磷区其他土壤养分如全氮、有机碳含量也显著高于贫磷区。富磷区云南松群落林木密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均高于贫磷区云南松群落,而平均株高、平均胸径、冠幅低于贫磷区云南松群落。讨论认为,在贫磷区云南松与富磷区云南松群落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策略有关,在磷素匮乏的地区,植物群落为了维持正常生长而进行紧密磷素循环,植物和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磷素来自有机磷的矿化与溶解,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磷损失;但在磷素极其充沛的地区植物和微生物群落更加倾向将磷素从土壤矿石转移到生物地球化学磷循环中,对于当地植物和微生物来说,紧密的磷素回收就显得无关紧要。两地云南松群落结构的显著差异与地表磷素含量关系密切,富磷区因土壤磷含量丰富,并且引起其他营养资源丰富,从而能够维持更多种类的植物,同时相应地降低云南松在群落的生态优势;相应地贫磷区磷素成为限制因素,并且其他营养资源也相对短缺,从而不能支持更高水平的植物多样性,云南松因具有较强竞争力而生态优势更高。  相似文献   
173.
以5个高油酸含量花生品种(系)和2个普通油酸含量花生品种为试材,利用CAPS标记对这些品种(系)的FAD2位点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高油酸含量花生品种(系)的油酸含量均在80%以上,普通油酸含量品种花育22号和花育28号油酸含量分别为51.62%和41.38%.基于CAPS标记在7个品种(系)中的扩增产物及酶切带型分析推测,AhFAD2A位点花育28号为野生型,其他6个品种(系)符合448 G>A突变类型;AhFAD2B位点花育28号和花育22号为野生型,开农H03-3、花育32号、P76和F18符合441-442insA突变类型,而06B16在该位点不符合441-442insA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74.
皱边石杉内生菌J060918产四草酸钾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铍边石杉中分离纯化内生菌J060918,以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得到发酵产物四草酸钾.通过对内生菌J060918发酵培养的孢子接种量、碳源、培养时间、pH值、培养温度各单因素对四草酸钾产出量的影响研究,得到相对优化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L马铃薯液体培养体系,添加15g蔗糖,孢子接种量为lxlO6个,pH值为自然值(5.81),摇床转速120r/min,40℃恒温培养60h,可实现四草酸钾的相对最优化积累.  相似文献   
175.
花生种子总RNA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植物中提取RNA的方法有多种,由于花生种子富含脂肪、蛋白质、多糖和酚类化合物,有些方法并不适于花生种子RNA的提取.本文设计了一种从花生种子中分离高质量总RNA的方法,并提取了花生的根、茎、叶、种子等不同器官的RNA.结果证明,利用该方法提取的花生种子总RNA质量较高,完全能满足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同样也适于花生根、茎、叶总R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6.
碱提酸沉法制取花生分离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试验采用碱提酸沉法从花生饼粕中提取花生分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花生分离蛋白工艺条件:浸提温度60℃,料液比1∶9,pH值9.0,浸提时间90min,酸沉pH值4.5。在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42.5%,获得产品蛋白质含量为95.65%。  相似文献   
177.
山东省花生土著根瘤菌耐盐、耐旱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自山东省不同地区58株花生根瘤菌进行NaCl、干旱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花生根瘤菌资源中存在耐盐、耐干旱较强的菌株,且耐受性水平差异较大,但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山东省花生根瘤菌耐盐耐旱能力呈现多样性,来自同一地区的花生根瘤菌耐盐耐旱能力也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8.
为探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小球藻对草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消化酶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平均体质量(105.92±2.79) g的草鱼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0尾,分别投喂添加小球藻为0(对照组)、0.25%、0.50%、0.75%和1.00%的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28 d。试验结果显示,0.50%、0.75%和1.00%添加组的终末平均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添加量达0.75%时,能显著提高草鱼血清的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强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P<0.05)。各添加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除0.25%添加组)显著提高。各添加组草鱼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明显升高,淀粉酶(除0.25%添加组)活性显著减弱(P<0.05)。添加组草鱼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0%添加组的草鱼肌肉中亚麻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5%、0.75%和1.00%添加组的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  相似文献   
179.
<正>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又名多鳞铲颌鱼、赤鳞鱼等,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我国分布于陕西、四川、山东、北京地区,是一种名贵淡水经济鱼。其肉质细嫩、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因过度捕捞及生存环境变化,导致其数量逐年减少,野外种群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种。  相似文献   
180.
大果沙棘引种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大果沙棘的扦插方法,齐棘92-2-5号品种用浓度为100mg/kg的2号ABT生根粉处理12 h,扦插深度为12 cm,可提高大果沙棘的扦插成活率达50左右.齐棘1号经浓度为300mg/kg的2号ABT生根粉处理4 h,扦插深度为10 cm,扦插大果沙棘的生长量可提高2 cm.大果沙棘的扦插成活率越高,则其生长量较低,成活率较低时,则生长量则较高.药物处理浓度以300mg/kg、浸条时间12 h,扦插深度12 cm时,比对照扦插提早愈伤组织形成13 d,提早生根12 d,单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