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4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7篇 |
农学 | 79篇 |
基础科学 | 104篇 |
64篇 | |
综合类 | 739篇 |
农作物 | 173篇 |
水产渔业 | 26篇 |
畜牧兽医 | 332篇 |
园艺 | 170篇 |
植物保护 | 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118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达到1.815亿hm2,转基因植物商业化发展给全球农业和环境带来巨大收益,但是其安全性问题仍然受到广泛争议。目前,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价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是各国政府对评价程序的具体要求还存在差异。为了在法律法规层面规范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程序,中国农业部颁布了《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涵盖了详细的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内容。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对该指南中的食用安全评价部分详细解析和论述了包括营养学、毒理学、致敏性以及非期望效应等安全评价程序,旨在为我国转基因植物的食用安全评价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83.
84.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用它作指导 ,可以透彻地分析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Eg)表膜糖抗原的热休克蛋白70 (HSP70)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鉴定EgHSP70蛋白的免疫学特性.[方法]以Eg表膜糖抗原高免鼠血清为探针,从Eg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得到阳性克隆EgHSP70.构建EgHSP7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gHSP70,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免疫鼠,ELISA、Western-blot和IFA法分别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特异性及抗原在虫体组织中的位置.[结果]从Eg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获得特异性EgHSP70基因,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表明该基因已克隆到pET28a.EgHSP70融合蛋白在A600=0.6,0.4 mmol IPTG,37℃表达5h为最佳表达.经His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了HSP70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 kDa.免疫小鼠可产生高滴度(最高1∶640000)特异性抗体.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与EgHSP70融合蛋白、原头蚴粗提抗原、Eg虫体蛋白和Eg虫体表面蛋白均能特异性结合,其他带科绦虫有此蛋白表达IFA检测结果证实EgHSP70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体表膜及体表内有表达.[结论]实验得到的EgHSP70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可用于研制包虫病疫苗及相关诊断试剂为包虫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7.
基于1974—2014年古尔图河新渠首水文站的水文气象数据,运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对气象水文要素的序列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周期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并论证古尔图河气象水文要素与奎屯河、艾比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40年来,气温、降水、径流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年际变化率分别为7.95%,15.84%,6.68%;(2)气温在1980s末期发生突变,降水突变时间早于气温(1980s初期),径流突变时间最晚(1990s末期);(3)气象水文要素呈现多种不同尺度的振荡周期,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周期以25~28年、17~22年、4~6年最为常见;(4)径流与气温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与降水的关系较为复杂;(5)奎屯河的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与古尔图河呈正相关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艾比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类的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88.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