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B)在植物中表达,可以明显提高果聚糖的积累,增强植物的耐寒、耐旱和抗盐碱的能力。本实验采用PCR方法从枯草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B),序列分析结果与Ebskamp公布的编码果聚糖转移酶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采用PCR方法从甘薯总DNA中获得sporamin基因的定位于液泡的引导肽序列,序列分析与GenBank上公布的sporamin基因引导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将sporamin引导肽基因序列与sacB基因体外重组,构建了融合植物表达载体pBI-sacB和pBI-sp-sacB,为下一步作物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新疆网室熊蜂传粉制棉花不育系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传粉昆虫制种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新疆兵团农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北京蜜蜂研究所引进2箱熊蜂,利用新疆兵团农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转育的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系9-21A及其对应保持系进行试验。保持系和不育系配比均设置为1∶3,试验采用随机排列,与当地的意蜂在4个网室进行2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熊蜂的数量不是影响棉花不育系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熊蜂的蜂群活力才是影响棉花不育系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试验结果说明,利用优势熊蜂群在新疆利用网室进行熊蜂授粉制棉花不育系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3.
利用NCBI、CODEHOPE、Primer Premier5.0等数据库和生物软件设计兼并引物,以矮牵牛花柱cD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到1条长为417 bp的序列,在GenBank中比对发现,该序列与SX基因相似性最高。然后以SX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到1条全长为747 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分析表明,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开放阅读框全长660 bp,编码220个氨基酸,其中包括有22个氨基酸的跨质膜信号肽区,和5个保守区(C1-C5)以及2个高变区(Hva, Hvb),据前人研究所知,该基因具有S-核酸酶功能。同时,从番茄DNA中克隆到一长为717 bp的花粉特异性启动子LAT52。为了使SX基因能在花粉中发挥其S-核酸酶功能,去掉22个氨基酸跨质膜信号肽(命名为sx)之后,与番茄花粉特异性启动子LAT52嵌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 TTC染色结果表明,LAT52能特异性的在花粉中调控sx基因的表达,使花粉活力很低甚至没有活力,从而使转基因植株不育。  相似文献   
64.
以“守田3号”甜叶菊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消毒时间、外源激素等因素对外植体成活率、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继代培养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的升汞处理3 min为最佳消毒方法,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1.0 mg/L IAA+300 mg/L水解酪蛋白,平均诱导率为80%;最佳不定芽继代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05 mg/L NAA+0.2 mg/L GA3 +4.0 mg/L KT;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IAA,生根率为100%,所获得的再生苗生长健壮且移栽后成活率高,最终建立了甜叶菊最佳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65.
大叶补血草Na+/H+ 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同源序列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 及RACE 方法从盐生植物大叶补血草中分离了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cDNA(LgNHX1,GenBank登录号EU780457)。LgNHX1的cDNA 全长为2397bp,5′端非翻译区长度为512bp,3′端非翻译区长度为229bp,其中包括12bp的poly(A)尾巴,中间的开放读码框为1656bp,编码1个550个氨基酸的多肽,推测分子量为61kD。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LgNHX1与北滨藜、小麦、盐角草和拟南芥液泡Na/H 逆向运输蛋白的一致性分别为82.62%,82.01%,80.64% 和75.86%。预测分析表明,LgNHX1具有11~12个跨膜结构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蛋白(LgNHX1)与液泡型的Na/H 逆向转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质膜型的Na+/H+ 逆向转运蛋白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66.
【目的】将克隆得到的天山雪莲sikP基因转入番茄中,以提高番茄类黄酮的含量。【方法】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把天山雪莲MYB转录因子sikP基因的植物过表达载体pBI121-35S-sikP转入番茄,利用PCR和RT-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番茄中并表达,将获得的转基因番茄和对照番茄生根后移栽至花盆中,分别对其类黄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获得5株转基因番茄中,测得转基因番茄总黄酮质量分数明显提高,是对照组番茄总黄酮质量分数的5.4倍。【结论】天山雪莲Myb转录调控因子sikP基因对番茄次生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番茄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67.
以库尔勒香梨幼叶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种类、外源激素浓度、AgNO3浓度及接种叶片的放置方向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的种类是影响叶片能否获得再生不定梢成功的关键,NN69培养基是香梨叶片再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的分化以培养基NN69+TDZ 1.0mg/L+IBA 0.3mg/L为最佳;附加0.5mg/L AgNO3有利于叶片再生;以叶片远轴面接触培养基比近轴面接触培养基更利于不定芽的再生;结合21d暗培养香梨叶片再生频率最高可达到64.3%,再生芽数最高为2.59。  相似文献   
68.
啤酒花不同外植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适用于基因工程培育抗病毒的啤酒花再生体系,筛选了‘于勒比特’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不同外植体、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分化和不定根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盘、节间和腋芽都可以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且叶盘在MS-B5培养基+葡萄糖20 g/L,含有6-BA 0.5 mg/L+IAA 1.5 mg/L,以7 g/L琼脂固化,pH 5.8的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2.5%,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可达56.0%,初步构建了‘于勒比特’啤酒花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索克隆出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同拟南芥HRD基因之间是否具有同源性,是否为十字花科植物的家族基因.[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从十字花科植株中克隆出核酸序列,并对克隆出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十字花科植株中克隆出的基因同拟南芥的HRD基因的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生物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们具有同源性.[结论]拟南芥的HRD基因和十字花科植物中克隆出的序列是由同一个基因进化而来,是十字花科植物的保守基因.  相似文献   
70.
转基因棉花的田间筛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利用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对棉花叶片进行处理,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棉花不同品种、不同叶位、不同生育时期内叶片对卡那霉素处理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在田间对转基因棉花进行筛选的简便方法。研究表明,在棉花花铃期以前,利用5000~7500mg,L-1卡那霉素对转基因棉花新展开的倒1叶和倒2叶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筛选出带有卡那霉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后代,这对于转基因棉花材料的选育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