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410篇
农学   264篇
基础科学   277篇
  129篇
综合类   1611篇
农作物   181篇
水产渔业   211篇
畜牧兽医   697篇
园艺   260篇
植物保护   13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41.
掌握面源污染现状是进行污染防治的前提。本研究概述了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施用高量低效并存、农药包装物污染、残膜污染持续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衍生问题突出,是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防治难点,从宣传普及、强化监测、健全法规、资金保障以及做好技术研发和推广等角度提出了较系统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2.
为探明北疆超晚播条件下,冬、春性小麦品种间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差异,采用田间试验(10月31日播种,冬前不灌水),比较了6个冬性和5个春性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春性品种出苗率明显高于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91.8 d)比冬性品种(95.0 d)短约3.0 d;春性品种总茎数平均峰值(869.3×104·hm-2)明显高于冬性品种(772.4×104·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平均值在春、冬性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新冬41、新春6号、新春43号的产量较高,为7 581.6~7 935.6 kg·hm-2,获得高产的穗数为431.7×104~515.8× 104·hm-2,穗粒数 31.6~36.3,千粒重46.8~52.8 g。综合考虑产量、出苗率、成熟期等因素,初步认为新春6号、新冬41号、新春43号适合在北疆超晚播。  相似文献   
143.
为了提高澳洲坚果育苗的成活率,确保种苗供应。对桂热1号、Hinde(H2)、Pahala(788)、O.C、344等5个澳洲坚果品种枝条分别采用环剥、萘乙酸、环剥+萘乙酸处理后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环剥+萘乙酸处理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42.9%,新梢较对照多3.9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8 cm;环剥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3.6%,新梢较对照多3.3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14.16 cm;萘乙酸处理平均嫁接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24.6%,新梢较对照多2.5条,新梢长度较对照长3.92 cm。以环剥+萘乙酸处理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4.
数字农业是今后农业向着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关键点。基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首先,确定数字农业建设价值,其次,分析当前数字农业发展现状,最后,研究数字农业建设发展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5.
鸵鸟的螨虫寄生对宿主无直接致死的作用,因而往往被人忽视。但是随着感染情况的加重,会引起多种症状,对生产造成影响。江门某鸵鸟场曾受过螨病的侵扰,经过合理的诊治,得到很好的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6.
鲜切花脱离母体植株后,其生长状态随之发生改变,保鲜期往往比较短,因此增加鲜切花采后的寿命、延长其观赏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分析了影响切花寿命的因素,从物理保鲜和化学保鲜两个方面论述了切花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47.
为明确春大豆鼓粒期冠层翻叶原因及翻叶对粒重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28份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鼓粒初期植株顶部4片叶的单叶面积、比叶重、叶型指数、叶片含水量与翻叶率的关系;比较了翻叶与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百粒重及粒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间翻叶率在0~26.5%之间,且差异显著,其中以‘中黄313’、‘中黄42’和‘中黄13’最高;单叶面积在46~151 cm2之间,其中以‘中黄39’、‘中黄42’和‘中黄13’最大;比叶重在0.536~1.64 mg/cm2之间,其中以‘中黄322’、‘中黄313’和‘中黄13’最低;叶型指数在1.35~3.51之间,其中以‘中黄70’、‘中黄80’和‘中黄42’最低。供试大豆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I类群品种单叶面积小,比叶重高,叶型指数大,翻叶率为1.03%;第III类群品种单叶面积大,比叶重小,翻叶率高达19.7%;第II类群共4个品种,单叶面积、比叶重、叶型指数、翻叶率介于第I类和第III类群之间。翻叶后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降幅31.7%,粒数较多的‘新大豆27号’百粒重降低10.38%~22.4%,而粒数少的‘吉育60’粒重没有降低。大豆上层叶片单叶面积大、比叶重小及叶型指数低的叶片翻叶率高,翻叶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进而降低同节位百粒重及单节粒重,不利于大豆高产。  相似文献   
148.
植物病原丝状真菌寄生性与RGS蛋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9个全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布的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OrthoVenn2同源基因簇比对、BLASTp比对和关键词搜索3种方法对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regulators of G-protein signaling,RGS)同源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并结合SMART进行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发现,49个真菌中共有229个RGS蛋白,每种真菌中所含有RGS蛋白的数量范围为3~9个,且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和半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RGS蛋白数量高于活体营养型病原菌;根据RGS蛋白中保守结构域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DEP-RGS、RGS-TM、PXA-RGS-PX、RGS、RGS-PAS-PAC、TM-RGS等6种,其中,具有RGS-PAS-PAC和TM-RGS这2种特殊保守结构域的RGS蛋白主要集中在半活体营养型病原菌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进一步对229个RGS蛋白进行遗传关系分析,发现具有同种保守结构域的RGS蛋白亲缘关系较近。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病原丝状真菌的寄生性与RGS蛋白数量和种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9.
湖南植烟土壤磷素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湖南省植烟土壤磷素状况,对湖南烟区的4 866个土壤普查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植烟土壤全磷含量整体偏低,均值为0.74 g·kg~(-1),低于适宜值,呈中等强度变异。"适宜"(1.0~1.5 g·kg~(-1))和"高"(1.5g·kg~(-1))的植烟土壤仅为14.15%和2.00%。土壤速效磷含量很高,均值为38.1 mg·kg~(-1),变异强度较大,约有52.39%的植烟土壤速效磷含量表现为极高(30 mg·kg~(-1)),有21.03%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处于高水平(20~30 mg·kg~(-1)),仅有16.68%的土样处于适宜(10~20 mg·kg~(-1))水平。  相似文献   
150.
掌叶覆盆子的根插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掌叶覆盆子枝条杆插成活率较低的问题,以获得高效的人工沙培育苗技术采用掌叶覆盆子的根插条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1)保留须根的数量对根插效果无明显影响;2)长度为20cm、根径0.4cm以上的根插条在出芽率、出土时间和成活率上的综合表现良好;3)埋根深度以5cm为宜;4)插条以50μg/g ABT-1生根粉浸泡0.5和1h使生根率分别提高了17.4%和18.4%,但不定芽成活率分别减少了29%和26%,降低了繁殖系数;5)全年皆可取材进行扦插,冬末春初为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