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过去,通过育种专家的辛勤劳作,使得肉种鸡无论在增重,还是在产蛋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在生产中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鸡群有好的产蛋率,却没有较好的合格率.影响种蛋合格率的因素很多,有疾病、营养及管理等因素,但因管理不当造成种蛋过脏而被淘汰,在生产上损失是很大的。因此,本文围绕如何提高种蛋的合格率,阐明肉种鸡场日常饲养管理中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2.
选用(25±2)日龄的PIC五元杂交断奶仔猪300头,根据哺乳期使用的4种不同的日粮(对照日粮,以及含有2%血浆蛋白、2%植物小肽和4%植物小肽日粮)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探讨哺乳期使用植物小肽对断奶后仔猪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期日粮中使用植物小肽,对减少断奶后仔猪肠道内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繁殖,增加断奶仔猪肠道内有益菌属乳酸菌的繁殖有一定作用(P>0.05)。使用4%植物小肽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和绒腺比(P<0.05),减小了隐窝深度(P<0.05)。植物小肽能够刺激断奶后仔猪肠道发育,使断奶后仔猪肠道绒毛高度增加,隐窝深度变浅,这种趋势随着植物小肽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与我国粮食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水稻产量,特别是单产,对于稳定粮食总量有直接作用。水稻栽培技术与产量、品质关系甚密,本文培肥地力,浸种、催芽,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7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旨在为提高我国水稻的产量、品质提高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动物的营养状况不仅是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及遗传特性充分表现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而且还直接影响动物的各种生理、生化、免疫学指标。现有饲料资源和非常规饲料资源中广泛存在着多种物质,这些成分在动物体内影响或阻碍机体对养分的消化吸收.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造成动物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降低,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发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哺乳期使用植物小肽对断奶后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将800头PIC五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在哺乳阶段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含有质量分数2%血浆蛋白及质量分数2%和4%植物小肽的日粮,于(21±2)日龄仔猪统一断奶,在(25±2)日龄时从4个处理中分别选出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75头仔猪,随机分为3个重复,统一饲喂保育日粮进行保育试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血浆蛋白组(P>0.05)、2%植物小肽组(P>0.05)和4%植物小肽组(P<0.05)均提高了仔猪日增重;从试验全程的料重比来看,血浆蛋白组较高(P>0.05),2%植物小肽组和4%植物小肽组较低(P>0.05);血浆蛋白组(P>0.05)、2%植物小肽组(P>0.05)和4%植物小肽组(P<0.05)的仔猪腹泻率均有降低。与血浆蛋白组相比,哺乳期补饲日粮中添加4%植物小肽提高了断奶后仔猪日增重(P>0.05),降低了腹泻指数(P<0.05),提高了断奶后仔猪血糖浓度(P<0.05)和血清总蛋白浓度(P>0.05),降低了血浆尿素氮浓度(P<0.05)。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期补饲日粮中添加植物小肽,能够提高断奶后仔猪的生产性能,促进机体营养代谢,并且随着植物小肽添加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祝平 《河北农机》2013,(6):72-73
随着我国大棚菜种植的不断发展,大棚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一些种植大户由于对大棚菜的管理不到位,缺乏种植技术,出现了严重的亏损现象。根据这种现象,本文分析了大棚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