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2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皖南双季稻区烟稻轮作生态环境的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K326、RGH51两个烤烟品种不同移栽期、不同施氮水平及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皖南双季稻区烟稻轮作生态环境[1]中等肥力田块,烤烟生产以3月25—4月8日期间移栽到大田,施化学纯氮97.5-105kg/hm2,N:P2O5:K2O=1:1-1.5:3等为宜,既可保证上部叶充分成熟采烤,获得优质适产,又能适时腾茬栽插晚稻,科学地解决烟稻争茬矛盾,能充分地利用皖南烟区温光资源,获得烟稻轮作双丰收。  相似文献   
32.
试验结果表明:对烤烟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氮肥用量,密度与留叶数的互作。在单产1817~2625kg/hm2的范围内,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施氮量58.5~70.95kg/hm2,密度20130~20520株/hm2,留叶数19~21片/株  相似文献   
33.
皖南烟区烤烟移栽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 0 0~ 2 0 0 2年连续 3年对影响皖南烟区烤烟生产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皖南烟区烤烟适宜移栽期应在3月底至 4月初 ,最迟不迟于 4月 10日 ,才能协调好自然因素与农民种植、经营习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进行了品种与氮肥互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品种K3 2 6和云烟 85在安徽省各烟区表现出明显的生态适应性和产质量的遗传潜力 ,建议在安徽烟区推广种植这 2个品种 ;同时 ,结合安徽各烟区的生态特点 ,确定了引种品种的适宜施氮水平 ,为引进品种在安徽烟区的推广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5.
镁氯硼元素互作及后效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连续2年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镁(Mg)、氯(Cl)和硼(B)单施、互作及施肥后效对烤烟(云烟87)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B显著增加烤烟的产值,且效果能维持到第2年;单施Mg也有积极的效果;单施Cl对烤烟经济产值无显著影响,是否施Cl要依据土壤中C1含量和元素互作等因素而定.Mg与C1按1∶1.51配施对烤烟生长有促进作用,特别在施肥当季作用明显,显著增大中部叶片的长×宽,提高了烤烟产值;Mg与B按1∶0.08配施后效促进了烤烟生长,显著提高了烤烟产值.相比之下,Cl与B按1∶0.05配合施用在施肥当季对烤烟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后效显著增大了上部叶片长×宽,有所提高产值,对烤烟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Mg、Cl与B为按1∶1.51∶0.08结合施用在施肥当季较C1与B配施及CK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合理的烤烟施肥措施应考虑营养元素的类型、配施比例、互作及后效.  相似文献   
36.
基于野外调查信息的安徽省宣城市典型烟田的土系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安徽主要植烟区皖南宣城市宣州区10块代表性烟田,通过野外土壤调查和室内测定,对其烟田土壤的系统分类归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块烟田中,4个剖面位于河漫滩部位,为烟-旱作作物轮作,为潮湿雏形土,按土壤颗粒大小可划为2个土系;6个剖面位于阶地上,为烟-晚稻轮作,亚类上分别归属于水耕人为土,按氧化还原层中铁锰结核特征可划为5个土系.  相似文献   
37.
烟叶还原糖与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烟叶还原糖与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了壤土及粉砂质土2种土壤条件下15种烟叶化学成分(还原糖、尼古丁、全钾、氯、蛋白质、全氮、全磷、Mg、Ca、Fe、Mn、Cu、Zn、K/Cl及糖/尼古丁)和6种土壤成分(Cu、Zn、Fe、Mn、K及土壤pH)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Fe对还原糖有正向促进作用,Ca对还原糖的提高有抑制作用,提高Cu、Zn、Ca,降低Fe含量可以降低还原糖含量。可见,调整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可以调节烟叶还原糖含量,进而优化皖南烟叶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38.
为探索四川盐源高海拔(2 000~2 400 m)烟区二次去叶对烤烟等级结构、部位结构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在打顶时单株常规留叶20片的基础上,再次去除1~3片下脚叶和1~4片顶部叶,进行小区试验,考察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部位构成、主要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二次去叶,会导致产量、产值下降,但可提高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部叶比例;去除3片上部叶,有利于提高均价、中部叶比例和上部叶感官品质;延迟二次去叶,中部叶比例更高,弃采则上等烟比例更高。盐源高海拔烟区单株采取打顶时去除1片脚叶,15 d后去除或弃采3片顶叶的措施,优化烤烟结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9.
一次性根区穴施尿素提高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明确氮肥一次施用对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探寻夏玉米全生育期一次性施氮技术,该文通过2a(2015-2016)在安徽省太和县砂姜黑土和东至县红黄壤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民习惯分次施氮(SSB)、一次性根区穴施尿素(RZF)和一次性条施尿素(BDP)对夏玉米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玉米产量的顺序为RZFSSB≈BDPCK,RZF比SSB和BDP分别显著增产8.8%和9.8%。RZF的氮磷钾素积累均为各处理最高,氮肥表观利用率为50.1%~58.9%,比SSB和BDP分别提高8.3和12.4个百分点,并且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最高。RZF的磷肥表观利用率为17.5%,比SSB和BDP分别显著提高18.1%和27.2%。同一施氮水平下,太和点的产量、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比东至点分别高31.5%、25.2%和46.3%。一次性根区穴施尿素提高了氮肥在耕层土壤的集中度,降低了氮素释放速度,达到缓控释肥的效果,能够显著增加玉米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可见,一次根区施肥能够替代当前习惯的分次施肥,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对于化学氮肥减量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值得进一步研发施肥机械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氮肥形态配比对烤烟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氮素形态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调控效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施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中性致香成分含量、感官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铵硝配施显著提高了烟叶还原糖、总糖和钾含量,降低了总植物碱含量。铵硝配施处理的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西柏烷类致香成分含量低于单施铵态氮处理,与单施硝态氮处理差异较小。新植二烯含量和总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以单施硝态氮处理最高,铵硝配比为30%:70%的处理次之。烟叶感官质量以铵硝配比为30%:70%的处理最佳,铵硝配比为50%:50%的处理次之。烟叶产值以铵硝配比为50%:50%的处理最高,铵硝配比为30%:70%的处理次之。在本试验条件下,兼顾品质和效益的铵硝配比为30%:70%或5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