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发展蜜蜂授粉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必选之路,是农业食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作者在对甘肃省蜜蜂授粉业现状及问题阐述的同时,提出了如何推进蜜蜂授粉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2.
33.
甘肃位于我国西部,为亚热带与温带气候,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处于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形狭长,从东南到西北长1655km,南北宽530km.地形多样复杂,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集黄土沟壑、戈壁绿洲、高原牧场、天然森林和人工植被于一体,特色各具.  相似文献   
34.
祁文忠 《中国蜂业》2009,60(4):48-48
李全健是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贾川乡董湾村人,已年过半百,可从相貌上谁也看不出是50多岁的人。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白净红润的面容映衬出充沛的精力,炯炯有神的目光透射出自信,不知情的人都以为他还不到40岁。问他养身之道,他总是笑容满面地说:“不抽烟,不喝酒,饮食清淡,每天服用蜂蜜、蜂王浆,常年与蜜蜂朝夕相伴。”说起蜂产品和养蜂,他总是兴致勃勃,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35.
1甘肃中蜂养殖业现状 甘肃中蜂主要分布在乌鞘岭以东的陇南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陇中温带半干旱区,陇东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由于蜜源植物丰富,再加上交通不方便,形成了地理隔离的特殊生态环境和适宜的自然条件,致使中蜂能长期保存下来,并很好地栖息和繁衍。据统计,群众饲养的巾蜂18万群左右,其中陇南山区蕴藏量最大,占全省中蜂总量的70%。甘肃中蜂个体大、吻长、  相似文献   
36.
红光熊蜂Bombus ignitus Smith是甘肃东南部山地植物的主要传粉昆虫之一。2007-2010年在甘肃麦积山风景区的调查结果表明:红光熊蜂在该景区的石门山、仙人崖和净土寺等地分布较多;该种熊蜂在该景区1年1代,早春3月中旬越冬蜂王开始出蛰,5月初第一批工蜂出房,随后蜂群逐渐发展壮大,雄蜂和子代蜂王的出房时间主要在7月初到8月底之间,初秋时节蜂群开始衰败,10月底天气变冷,交配过的蜂王又进入休眠状态;在该景区,红光熊蜂年采访植物涉及到17科59种,在不同季节,红光熊蜂主要访问对象有所不同;该种熊蜂人工繁育成群率较高,蜂群群势强大,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蜜蜂为荞麦授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蜜蜂荞麦授粉区和对照区在千粒重、产量和出粉率的测定分析,结果发现:蜜蜂授粉区的荞麦种子千粒重比对照区提高0.22%~23.26%,平均提高13.57%;产量提高3.38%~51.59%,平均提高28.70%;出粉率提高0.06%~10.11%,平均提高4.94%。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对中蜂人工育王的意义、人工育王技术中哺育群的选择、育王应注意的问题、育王操作技术、交尾群组织与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目的是引导蜂农合理应用人工育王技术,科学饲养中蜂,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