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研究了华北白前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均有较好的拒食活性。华北白前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较高浓度情况下表现为基本不取食。经24h的拒食活性测定,3龄和5龄的非选择性AFC50分别为0.0246 mg.ml-1和0.0439 mg.ml-1,选择性AFC50分别为0.0097 mg.ml-1和0.0309 mg.ml-1。研究结论为开发利用此类植物性杀虫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为系统分析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当前的研究动态和方向,本文从Web of Science和CNKI中国知网下载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20—2020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1 222篇关于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当前草地贪夜蛾相关研究文献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外文文献中,草地贪夜蛾相关文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主要出自美国、巴西、墨西哥等美洲国家,占比超过60%,相关高水平和有影响力的文献主要出自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热点主要是草地贪夜蛾与其主要寄主作物玉米以及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杆状病毒、真菌和转基因玉米等生防作用物之间的关系。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后,国内关于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文献迅速增加,中文文献有148篇,但在国际性期刊上发表的文献较少,研究内容主要以生防作用物、应急化学农药及主要为害作物玉米为对象。计量分析结果可为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研究及绿色高效防治技术研发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3.
药源植物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作为世界重大迁飞性害虫,自2019年侵入我国,已对我国的玉米、甘蔗等多种作物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采用化学合成农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弊端已逐步显现,找到可以替代化学合成农药的手段十分必要,其中植物源药剂是重要的替代途径。目前,全世界已报道了80余种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具有应用前景的药源植物,以菊科植物资源最丰富,还有唇形科和豆科等植物;这些植物的提取物中包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控制作用的活性组分,主要包括萜类、类黄酮、生物碱、脂肪酸类等,其对草地贪夜蛾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胃毒、触杀、生长发育调节、拒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药源植物提取物在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中具有持续防效明显、作用靶标多样、不易产生抗药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源自美洲,已入侵非洲和亚洲部分国家并暴发成灾,2019年初入侵我国,严重威胁着我国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目前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和种植转基因作物。因长期使用农药,草地贪夜蛾已经对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种类杀虫剂表现的抗性机制不同,主要有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2种。本文主要从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2个方面分别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种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分析草地贪夜蛾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作用方式,并对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管理和监测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5.
光、声和信息素在昆虫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监测技术通常由光学、声学和化学生态学开发而来。本文介绍了这3种昆虫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使用范围、应用效果。灯光和色板诱虫谱广,适用于监测点昆虫多样性调查;声波探测是一项新兴技术,对封闭环境的昆虫监测具有优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信息素具有很强的专一性,能高效灵敏地监测某一种害虫,应用于特定害虫发生动态的监测。本文综合比较了这3种昆虫监测技术的优缺点,为监测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通过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研究了北京地区不同害虫管理措施梨园的天敌群落结构。调查发现了主要天敌6目,18科,25种,树冠捕食性天敌多,而地表寄生性天敌多。梨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种类分别为76%和24%。整个生育期喷施农药3次的试验梨园树冠优势捕食性天敌数量显著大于喷药次数超过8次的常规梨园,试验梨园地表寄生性天敌数量略大于或显著大于常规梨园。试验梨园中天敌总个体数是常规梨园1倍以上,化学药剂施用次数与梨园天敌个体数量呈负相关。分析显示,试验梨园树冠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显著大于常规梨园,而天敌群落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对提倡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以保护梨园天敌提供了部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7.
蝗虫微孢子虫病在优势蝗虫种类中的持续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施用蝗虫微孢子虫后1-10年的草场中5种主要蝗虫种群中微孢子虫病的流行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蝗虫微孢子虫病能在蝗群中长期传播,蝗虫种群的感病率和感染指数呈波动趋势,随着施用后年限的增加,波幅变动范围趋于稳定。感染率波幅范围为20%-80%,感染指数为10%-41%;鼓翅皱膝蝗、白边痂蝗和毛足棒角蝗种群对微孢子虫病的感染指数,不同年份波动较大,短期内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流行群体;而在小车蝗和宽须蚁蝗种群中引入微孢子虫4年后,感染指数下降,但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感染群体。  相似文献   
38.
为筛选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微生物制剂,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从北京市、浙江省和海南省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的3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bbbj、bbzj和bbhn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并比较这3株菌株的产孢情况和合成白僵菌素的能力。结果显示,分离自北京市的菌株bbbj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最强,LC50为3.37×105个孢子/mL;其次为浙江省的菌株bbzj,毒力略逊于菌株bbbj;海南省的菌株bbhn毒力最弱,其在试验最高浓度108个孢子/mL处理7 d后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致死率低于50%。菌株bbbj的产孢量远高于另外2株菌株,并且其菌丝结构上着生大量芽生孢子簇,而且菌株bbbj菌体中的白僵菌素含量最高,培养5 d后,分别为菌株bbzj和bbhn的40.08倍和65.85倍。虽然补充白僵菌素可以提高菌株bbhn的毒力,但是草地贪夜蛾幼虫对白僵菌素敏感度不高。表明球孢白僵菌菌株bbbj对草地贪夜蛾幼虫有较高的毒杀活性,具有作为草地贪夜蛾生防菌株的潜力。  相似文献   
39.
异色瓢虫nAChRα6基因的敲除及其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基因功能研究的新技术及遗传改良的新途径,以其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6亚基(nAChRα6)作为靶标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异色瓢虫CAU-S品系中对其进行敲除,并测定多杀菌素、吡虫啉与阿维菌素对敲除纯合品系Haα6KO和野生型品系CAU-S的毒力,分析该基因的敲除是否影响异色瓢虫对这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通过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及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成功获得异色瓢虫nAChRα6基因5号外显子缺失8 bp的敲除纯合品系Haα6KO。相对于野生型品系CAU-S,多杀菌素、吡虫啉与阿维菌素对敲除纯合品系Haα6KO的毒力指数分别为1.12、0.91和1.04,且3种杀虫剂对这2个品系的LC50的95%置信限无显著差异,表明异色瓢虫nAChRα6可能不是上述3种杀虫剂的作用靶标。本研究成功建立的CRISPR/Cas9介导的异色瓢虫基因编辑体系,可用于其基因功能研究及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40.
蝗虫生物防治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主要手段的生物防治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生物防治的比例逐年提高,其支配地位越来越明显。蝗虫是世界性的重大害虫,给发生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威胁和损失。在蝗虫生物防治中,人们早期主要开展寄生性天敌和植物源药剂等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当前防治蝗虫的病原微物的研发和应用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真菌、蝗虫微孢子、杀蝗金线虫、蝗虫痘病毒、苏云金杆菌、类产碱假单胞菌、蜡状芽胞杆菌等可有效控制蝗虫的生物防治因子,这些杀蝗生物制剂在蝗虫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速效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防治制剂快速致死作用较低,对种群的密度调节较慢,特别是可以完全替代化学农药的应急治蝗生物制剂品种相对较少、剂型相对较为单一、成本较高加之防治效果受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但生物防治制剂的环境友好、生态安全和对靶标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越来越被重视,决定了生物防治制剂必然成为全球农药产业发展新趋势,推动了蝗虫生物防治朝低耗、多元化品种和绿色剂型方向发展,如可以垂直传播的蝗虫微孢子生物制剂、蝗虫信息化合物制剂、防蝗真菌制剂与经典的蝗虫天敌生物制剂和生态调控技术等协同应用,速效与长效结合,确保蝗虫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