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205篇
  155篇
综合类   1220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736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无线Mesh网络下的猪舍环境监测综合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猪舍内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获取有害气体排放量及其浓度在猪舍中长时间和多测点的实时测量数据,设计了一种无线Mesh网络猪舍环境监测综合系统。在Mesh网络结构下,可大量扩充传感器节点的种类和数量,并保证通讯的可靠性。该系统基于TinyOS,根据DSDV路由协议设计实现节点间的数据多跳传输,采用数据库以及网络技术,设计可实时监测和远程访问的猪舍环境监测综合软件。检测试验表明,该系统信息采集、实时监测、远程访问、数据存储等功能运行正常,可为研究猪舍内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交联改性前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NaHSO3改性处理工艺对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0.5 h、加入4% NaHSO3处理大豆蛋白,再经交联剂改性制备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胶合板干、湿强度满足GB/T 9846.3-2004中有关I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动态热机械性能( DMA)分析结果表明, NaHSO3改性处理后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固化起始温度略降低。差示扫描量热( 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 FTIR)分析表明,经NaHSO3处理后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有明显的断裂,且有明显的DSC固化放热峰。交联改性前,大豆蛋白通过NaHSO3改性处理,可以降低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交联剂使用量,从而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作成本。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核受体共激活蛋白2(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2,NCOA2)对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NCOA2在猪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通过NCOA2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内源NCOA2的表达,并用油红O染色检测沉默NCOA2对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通过qRT-PCR检测沉默NCOA2对脂肪分化关键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表达的影响。[结果]NCOA2在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第4天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降低NCOA2表达可显著抑制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5),且PPARγ、FABP4、LPL和ADIPOQ基因的表达也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体外siRNA沉默NCOA2基因可抑制猪肌内前体脂肪的分化,这可能与PPARγ、FABP4、LPL、ADIPOQ等基因的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4.
[目的]研究马莲河流域干燥度变化特征。[方法]利用马莲河流域7个气象站1961—2015年地面观测资料,根据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对近55年来马莲河流域的干燥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近55年来马莲河流域内可能蒸散率(PER)以0.01~0.07/10 a的趋势上升,地区差异明显。马莲河流域PER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最大值,比20世纪60年代平均增大了0.36,为干旱最频繁发生时段。马莲河流域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幅为1.3~13.9 mm/10 a,其中上中游降水量减少最为明显;年生物温度升高,增加趋势为0.13~0.29℃/10 a,下游地区年生物温度升高最为明显。[结论]马莲河流域出现了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对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5.
通过明确四川省猕猴桃主要产区果实采后炭疽病致病的主要原因及条件,筛选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指导。选取不同温度、光照、湿度、pH、碳源、氮源等条件确定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别选取50%多菌灵、65%代森锌、50%乙烯菌核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800倍液、1 000倍液,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药剂不同浓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炭疽病最适宜菌丝生长温度为25℃,最适宜菌丝生长湿度为30%和70%,最适pH 6时菌落直径最大,菌丝生长相对最快,病原菌对光照条件不敏感,猕猴桃炭疽病菌在以麦芽糖为碳源时生长最快,以乳糖为碳源时生长最慢;以蛋白胨为氮源时生长最快,在硫酸铵上生长最慢,且菌落畸形。高效低毒试验表明50%多菌灵、65%代森锌、50%乙烯菌核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种杀菌剂对炭疽病原菌菌丝生长的中间致死浓度差异显著,代森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炭疽病菌分生孢子效果最好的是65%代森锌1 000倍液,EC_(50)为2.9 ug/mL。  相似文献   
126.
采用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藜麦蛋白提取液进行酶解制得抗氧化肽,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蛋白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HPLC法对酶解液进行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藜麦抗氧化肽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木瓜蛋白酶、酶解pH 6.63、加酶量2.36%、酶解温度58.44℃、酶解时间2.0 h。藜麦抗氧化肽中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丝氨酸的含量最高为65.46%。  相似文献   
127.
红糯优36是用不育系红糯1A与恢复系R413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糯稻品种。该品种糯性优良,丰产稳产,耐肥耐病,耐热性、抗倒性适中,201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红糯优3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推广优势及风险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8.
【目的】对湖北省西凉湖的野菱种群及其群落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为野菱保护策略的制定、开发利用以及湖泊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方法和α-多样性指数研究西凉湖野菱种群和群落基本特征。【结果】野菱在西凉湖分布较少,未发现以野菱为主的野菱群丛。野菱种群面积为2000~2200 m2,野菱频度为50%,盖度约10%,多度等级为1级(少)。与野菱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10科11属12种,多度、盖度最大均为菰(Zizania caduciflora),最小均为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在湖中间菰为主要优势种。野菱群落群丛名为菰—浮萍—金鱼藻。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野菱群落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 795、2.504和1.008。【结论】过度养殖是导致湖北省西凉湖野菱种群面积减少和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9.
结合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实际,总结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中申请书不规范,资质、证书无效或过期,材料不全不详等突出问题,以期为广大申请人和各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0.
在确定评价自然旅游资源的指标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手段提取各评价指标(林地、草地等);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且运用GIS的空间处理和综合分析功能,以吉林省的50个县为研究单位,对所提取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统计、处理及叠加,对吉林省自然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