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一例由多种寄生虫(中华鳋、锚头鳋、车轮虫和指环虫)感染引起并发症造成精养池塘草鱼大量死亡的诊治病例。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一例冬春季节因养殖操作不当引起的鱼病治疗案例。  相似文献   
53.
对春季转塘鱼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防治方法与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54.
美国青蛙(Rana gryfio)是一种优良大型肉用蛙新品种,1987年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引入我国。该蛙性情温顺,不善跳跃,具有产卵多、生长快、食性广、抗寒力强等诸多良好的生产性能,加之其市场需求量大,因而养殖生产发展迅速。近几年来,蛙病的频繁暴发,已  相似文献   
55.
草鱼小瓜虫病并发出血病的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瓜虫病引起的并发综合症由于治疗困难、危害严重,对草鱼的危害非常大。笔者就一例草鱼小瓜虫病的现场调查和治疗,讨论了草鱼小瓜虫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为草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我国的水产标准体系与水产标准化进展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水产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但工作全面开展是在1973年全国船舶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起初是在渔船、渔业机械和绳网具方面开展,而后逐步扩展到水产品加工和水产养殖各个方面,先后建立了渔船、渔业机械、仪器、渔具及渔具材料、水产加工品、淡水养殖、海水养殖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和相应的标准审查委员会,为水产标准制定工作提供了技术和组织保证.1990年,全国水产标准化委员会、全国渔船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以后又按专业相继成立了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渔具、渔具材料、渔业机械、渔业仪器等七个分技术委员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及所属有关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承担起了各标委会秘书处的工作.1996年底起对两个标委会和七个分技委进行了换届调整.  相似文献   
57.
比较了3种规格(A组:40-60g;B组:300-350g;C组:650-700g)彭泽鲫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3种规格彭泽鲫肌肉中的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变动不大,差异不显著;脂肪含量较低,为1.0%-1.9%,随鱼体规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5.47%-17.30%,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6.39%-7.25%,占氨基酸总量的41.16%-41.92%;4种鲜味氨基酸总含量均超过33%,3种规格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8.
鱼用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鱼用免疫增强剂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免疫增强剂对鱼、虾、贝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增强机制及其在水生动物病害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并探讨了鱼用免疫增强剂研究中评价方法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