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TCMI不同添加量在草鱼、鲫鱼、鳊鱼等常规鱼类养殖上进行了鱼病预防试验和生长安全性试验,以及小网箱治疗鲫鱼出血病试验。TCMI预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草鱼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22%、27%、28.5%,鳊鱼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23%、26%、27%,鲫鱼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5%、7%、8%;TCMI药饵的生长安全性效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系数、净增重倍数有显著优势(P〈0.01),但试验组之间增重成本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与对照组相比成本分别降低了13.7%、15.4%、18.2%;小网箱治疗鲫鱼出血病试验结果表明,用TCMI小网箱治疗鲫鱼出血病,试验鱼成活率比大蒜京高9.0%,免疫保护率达80.9%。上述试验结果表明,TCMI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常规鱼类免疫力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应用TCMI防治鱼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花白鲢苗种的传统养殖方法是直接培肥水质,为其提供优良的生物饵料供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而用配合饲料直接培育花白鲢鱼种还较少见报道。1990年我们在一口7.2亩的池塘,用夏花网片拦隔成5口池,其中1.2亩的4口,2.4亩的1口,将其中一口1.2亩的池用来培育花白鲢夏花(2.4厘米)  相似文献   
23.
菌毒王在鱼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由于养殖水域环境的恶化及鱼病病原的扩散 ,我省鱼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我们在鱼病门诊实践中 ,发现相当比例的鱼病病原已具抗药性 ,并发两种以上病原感染的鱼病已占到 50 %以上。究其原因 ,在于现有鱼药的商品名繁多 ,但其有效作用成份大同小异 ,易造成渔农的滥用 ,从而导致鱼病的病原抗药性上升。部份鱼病常规用药后 ,死亡虽有下降 ,但仍迁延难愈 ,只有加大用药量、用药次数或配无数种功能类似药物后 ,才能痊愈 ,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在鱼病治疗中适当使用不同药物作用机制的新原料成份的鱼药是降低病原抗药性和提高鱼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饲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草鱼养殖的成本也大幅提高,但是草鱼的价格却没有同步上涨,因此草鱼养殖的效益被压缩,养殖者养殖草鱼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本文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提高草鱼养殖效益的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5.
在池塘采用健康、生态、综合防控等技术集成进行主养草鱼的高产高效养殖,投放55 g/尾的草鱼免疫鱼种37 500尾/hm2,出池平均个体重755 g/尾,平均产量24 858 kg/hm2,起捕率87.8%;搭配日本白鲫(鲢)、鳙、彭泽鲫和乌鳢鱼种12 000(6 000)尾/hm2,平均产量5 719.5kg/hm 2;投入产出比1:1.42(1.40)。  相似文献   
26.
淡水养殖池中,工业废水的进入,渔药在水体的残留;单产的提高,使养殖池中生物的排泄物、死体及有机残体在底部积累,当这些有害的物质长期得不到有效分解,就会使水质恶化,养殖鱼类难以生存,引发泛塘死鱼,养殖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7.
草鱼因其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市场销量大,深受养殖户欢迎,成为我省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但近年来,水产养殖户以追求产量和效益为目标,盲目地增加养殖密度,大规模投喂配合饲料,管理水平跟不上,水质污染严重,导致草鱼病害加剧,药物滥用现象比较普遍,引起水产品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8.
今年7月15日,我们饲养的白鲫夏花(4.5厘米)开始发病,我们外用20ppm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内用痢特灵(每百公斤鱼用药10克)拌饵投喂,几天后病情仍未见好转,而且白鲫死亡数量上升,每天死亡几百  相似文献   
29.
笔者1992~1993年采用综合方法对77口、2145.5亩利用生活污水养鱼的池塘进行鱼病预防,结果两年均未发生暴发性鱼病。平均亩产650千克,成活率89%。现将主要防病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0.
夏花培育阶段由寄生虫、细菌暴发引起大批鱼苗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如车轮虫病和白头白嘴病.但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内,鱼苗四鳍突然被蚕蚀,导致大批鱼苗失去平衡迅速死亡的病例,在我省却未见报道.2002年5-6月南昌地区夏花鱼苗养殖池塘发生十例.经诊断,是一种细菌团疯狂蚕食鱼苗四鳍致死,采用0.3~0.35ppm鱼菌净或氯王全池泼洒,可一次性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