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常规育种体系主要以夏作为主,冬作马铃薯育种在2003年前未见报道,也没有完善系统的冬马铃薯育种体系。因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优势,云南省可以一年四季生产马铃薯。云南省冬马铃薯因错季上市,不仅满足国内鲜食市场反季需求,薯农的比较效益也高。但目前冬作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为生育期长的‘合作88’和‘丽薯6号’,冬作马铃薯专用品种缺乏,产生冬马铃薯市场品种单一,上市集中等问题,亟需系统完善的育种体系选育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要具有高产、抗病的特点,而且在口感和风味上还要能迎合消费者的多样化喜好。新的高效冬作马铃薯育种方法,采用大春筛选出的68个优良品系,2016~2020年在云南省建水县连续开展4个冬季试验,实施过程中采取促进成熟期晚的品种(系)提早成熟的栽培技术。筛选出了5个适合冬作的品系,分别定名为‘云薯114’(S13-592)、‘云薯115’(S12-1528)、‘云薯116’(S12-1496)、‘云薯703’(S12-1998)和‘云薯608’(S10-843),该5个品种4年平均产量均在45 000 kg/hm2以上,与露地相比,经过促早熟栽培技术产量两年平均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冬季进行马铃薯实生种子育苗,可以加快育种进程,但由于冬季气温偏低,对实生苗生长影响很大。我们使用1 500 mg·L-1赤霉素溶液浸种24 h,有效地打破了当年采收马铃薯实生种子的休眠,使当年采收的实生种子的发芽率超过80%;并在日光温室内使用小拱棚控制温度和湿度,有效地防止了低温冷害;移栽前浇透水,减少了对根的损伤,使实生苗移栽的成活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薄荷精油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原原种的抑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芽是造成马铃薯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薄荷精油对贮藏马铃薯原原种的抑芽效果,设置0(CK)、20、50、80μL·L~(-1)等4个薄荷精油浓度梯度,处理云薯603、云薯401和紫云1号3个马铃薯品种的原原种,分别于贮藏后0、13、41、48、66、91d观察测量马铃薯块茎的发芽率和芽长。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过薄荷精油处理室温贮藏3个月后,3个马铃薯品种的发芽率和芽长大都显著降低,当薄荷精油浓度达到80μL·L~(-1)时,3个马铃薯品种的发芽率和芽长均低于其他处理,基本呈现薄荷精油浓度越高对马铃薯抑芽效果越明显的规律;但云薯401在20μL·L~(-1)和80μL·L~(-1)两个浓度下的抑芽效果较50μL·L~(-1)处理要好,说明薄荷精油对马铃薯抑芽效果除了与精油浓度有关以外,与品种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马铃薯品种(系)为试材,进行叶片离体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云薯501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mg/L+NAA 0.3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100%,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86.3%;会-2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5 mg/L+GA310 mg/L,愈伤诱导率为95.7%,诱导不定芽分化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02 mg/L+GA310 mg/L,芽的分化率为65.4%。上述2个品种适宜用作马铃薯转基因实验的载体,其他6个马铃薯品种(系)的愈伤诱导率很低,有的品种(系)没有愈伤组织产生,不能作为马铃薯基因转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以紫云1号、S10-905、S10-499和S10-843四个品种彩色马铃薯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马铃薯花青素超声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紫云1号马铃薯花青素提取的最优工艺为: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120 min;S10-905马铃薯花青素提取的最优工艺为: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90 min;S10-843马铃薯花青素提取的最优工艺为:超声功率500 W,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90 min;S10-499马铃薯花青素提取的最优工艺为: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45 min。由此可见,超声功率400 W,乙醇浓度70%是马铃薯花青素提取较好的水平,提取时间因马铃薯品种(系)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相同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云薯401高产优质栽培的较佳施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云薯401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以50% N+100% P+100%K做基肥,苗期追施50%N处理为对照,另设苗期和蕾期分期施肥等6个不同NPK配比施肥处理,各处理基础施肥量相同,均按尿素300kg/ha、普钙1125 kg/ha、硫酸钾600 kg/ha施用,测定各处理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苗期追施50%N +30%K处理的马铃薯株高最高,为91.0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各处理间马铃薯主茎数、分枝数和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分期施肥处理与对照处理之间单株结薯数差异不显著;苗期追施50% N+50% P+30%K处理的茎粗(1.15cm)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苗期追施50%N+30%P+30%K的处理茎粗为1.61 cm,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苗期追施50% N+30% P+30%K的处理产量最高(43311.0 kg/ha),其次是分苗期追肥(50% N+50% K)和蕾期追肥(20%N+20%K)的处理(41809.5 kg/ha),两个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处理.[结论]云薯401可以在苗期追施少量磷肥,在苗期或苗期和蕾期分次进行氮肥和钾肥的追施都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商品率.苗期追50%N+30%P+30%K的施肥以及苗期追肥(50% N+50% K)、蕾期追肥(20%N+20%K)模式可作为云南省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及其类似生态区云薯401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出适合食品工业加工的优良品种,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利用快速黏度测定仪、粒度仪等测定4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性质。结果表明:4个马铃薯品种淀粉的粒径均呈双峰状分布;云薯606的透明度最好,黏度和热糊稳定性较好,其透明度、黏度和破损值分别为61.37%、(1 630±21.13)cP和(94±6.51)cP;紫云1号的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最好,其析水率最大,为12.88%,不易发生凝沉,72h后,上清液体积为7.25mL,其黏度最大,为(3 956±27.78)cP,冷糊稳定性最好,其回生值为(87±6.11)cP,且易糊化,糊化温度73℃。紫云1号和云薯606适合应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收集国内外马铃薯品种(系)资源,研究马铃薯种质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开发SNP分子标记,为马铃薯品种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提取马铃薯嫩芽基因组DN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MseI和SacI进行双酶切建库,质量检测合格后用Illumina HiSeq平台进行双末端测序,用BWA软件将测序数据与马铃薯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采用GATK软件进行SNP和InDel变异位点检测,利用ANNOVAR软件进行变异注释,并基于上述变异信息对群体结构进行Structure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共获得7.50×108条测序reads和2.04×1011个碱基,共检测到39038个变异位点,其中SNP位点36267个,InDel位点2771个;基于上述变异位点的Structure和PCA分析均将研究群体划分为两个亚群,群体系统发生分析表明,G2亚群中的个体聚类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但与其他个体相比G2亚群中的分枝距离中心较远,积累了更多的变异量;群体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3107,期望杂合度He=0.3932,观测杂合度Ho=0.1852,群体自交系数Fis=0.553,表明马铃薯品种(系)间遗传多样性较低;开发了覆盖马铃薯12条染色体且包含120个SNP标记的SNP-Panel,并选取其中的60个标记在46个样品中进行了验证.[结论]研究结果为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研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分子身份证开发、遗传图谱构建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0.5g/kg山梨酸钾、1mL/kg乙醇和10%大蒜提取液分别对"合作88"、"云薯401"和"紫云1号"三个马铃薯品种的种薯进行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在低温(5℃)和常温(冬季室温10~20℃)下贮藏90d,研究三种药剂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贮藏期间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品种的耐贮藏性与品种特性有直接关系,在相同处理条件下,三个马铃薯品种之间的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合作88"耐贮性最好,发病最轻,"云薯401"次之,"紫云1号"发病最重;乙醇和山梨酸钾处理对三个品种马铃薯的贮藏病害均没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大蒜提取液对"云薯401"的常温贮藏期间大种薯的病害防治有一定的效果,而对"合作88"和"紫云1号"马铃薯的贮藏病害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白建明 《种子科技》2011,29(12):6-7
常规水稻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农业生产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一大批优质、高产、稳产和专用型优良常规水稻新品种出现在种子市场,为农民选择良种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新品种推广工作中一些薄弱环节,一些有明显增产潜力的新品种并不能很快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