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8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由于目前天然草地种植的质量都不是很高,导致天然草场的压力比较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人工草地的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对于人工草地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利用相关的农业技术措施栽培的草地,可以获得更加高产的草,能够弥补天然草的不足。  相似文献   
82.
申晓慧 《草业科学》2018,35(6):1435-1442
为了研究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Wega7F种子为供试材料,经~(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两种诱变处理后,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对苜蓿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低剂量(150Gy)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高剂量(300和450Gy)抑制萌发率和幼苗生长。EMS处理均抑制苜蓿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在低剂量条件下,~(60)Co-γ射线处理对株高有促进作用,高剂量会抑制植株生长;EMS处理则抑制苜蓿株高生长。两种诱变处理均促进苜蓿分枝,且低剂量处理下均有利于提高苜蓿单株鲜草产量。在~(60)Co-γ辐射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提高,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诱变提高了苜蓿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ODCATSOD。本研究结果表明,150Gy ~(60)Co-γ对苜蓿产量及株高影响显著,为苜蓿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利用价值;EMS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苜蓿分枝能力,有利于苜蓿在观赏方面的提高及改良。  相似文献   
83.
多年生黑麦草对Pb、Cd胁迫的响应及富集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铅(Pb)、镉(Cd)及Pb-Cd复合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多年生黑麦草修复Pb、Cd污染土壤的潜能,为农田土壤的污染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借鉴。以人工盆栽的方法,Pb设0,300,500,1000,1500mg/kg 5个处理,Cd设0,0.3,3,10,50,100mg/kg 6个处理,Pb-Cd复合胁迫设Pb_0Cd_0,Pb_(300)Cd_0.3,Pb_(500)Cd_(0.3),Pb_(1000)Cd_(0.3),Pb_(1500)Cd_(0.3),Pb_(300)Cd_(10),Pb_(500)Cd_(10),Pb_(1000)Cd_(10),Pb_(1500)Cd_(109)个处理。测定Pb、Cd单一及复合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效率(Pn)、蒸腾速率(Tr)、光合有效辐射(PAR)、光能利用率(LUE),根、茎、叶各器官Pb、Cd含量,并计算各处理富集系数。结果表明,低浓度Pb离子(300,500 mg/kg)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影响不显著,高浓度Pb离子(1000,1500mg/kg)抑制种子发芽,低浓度Cd离子对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具有促进作用,Cd离子浓度超过10mg/kg,则表现显著抑制种子发芽;Pb、Cd单一胁迫下,随Pb离子浓度的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呈递增趋势,随Cd离子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呈递减趋势。Pb离子浓度在0~1500mg/kg范围,Cd离子浓度在0~100mg/kg范围,Pb、Cd离子单一胁迫下,净光合效率均表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Pb浓度为1000 mg/kg时Pn达到最大值,为21.59μmol CO_2/(m~2·s);Cd浓度为10mg/kg时,Pn达到最大值,为22.67μmol CO_2/(m~2·s);Pb、Cd单一胁迫处理,随Pb、Cd浓度的增加,多年生黑麦草富集系数表现降低趋势。Pb-Cd复合胁迫对种子发芽抑制作用大于Pb、Cd单一元素胁迫;Pb、Cd及Pb-Cd复合胁迫,多年生黑麦草根、茎、叶吸收Pb、Cd离子顺序均为根叶茎;多年生黑麦草对Cd离子吸收富集效应较Pb离子更为显著,对轻度Pb、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介绍了龙鱼的观赏价值,并对影响龙鱼观赏价值的疾病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疗与防治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不同施氮量对‘合农60号’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施氮水平与大豆产量的关系,确定最佳的施氮水平,通过采用窄行密植的播种模式,设定不同施氮水平的方法,以‘合农6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构成因子及植株性状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N2P1K1处理的产量最高,为273.4 g/m2,氮肥对株高影响也很明显,N3P1K1处理的株高达到83.4 cm,底荚高度也随之增加,达到36.1 cm,因此,在磷钾肥施用量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多施氮肥有助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增加,从产量和经济效益上来分析,本实验N2P1K1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86.
用Unispec光谱分析仪和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氮肥水平大豆叶片光谱反射率及叶绿素含量,并分析了光谱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光谱反射率高于施氮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大豆叶片光谱反射率下降,并初步断定结荚期是大豆氮素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时期;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整个生育时期,除鼓粒期不施氮处理外其它处理的植被指数mND705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花期和结荚期,各处理的mSR705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SSRc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7.
大豆不同垄向栽培增产效果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垄向方位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通过对东-西垄向、南-北垄向、西南-东北垄向、东南-西北垄向耕作条件下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不同垄向栽培叶面积指数花期各处理均在7.0以上,结荚期西南—东北垄向的叶面积指数最高为6.52,干物质积累花期时西南—东北垄向最高为18.38g,结荚期西南—东北垄向最高为30.98g,叶绿素含量变化差异不明显,西南—东北垄向的产量最高为2746.0kg/hm2,较其他垄向平均增产22.51kg/hm2。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西南—东北垄向栽培方式对大豆高产的获得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8.
凤仙花种子对重金属铅的耐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凤仙花种子进行处理,探讨不同浓度铅溶液对凤仙花的各项发芽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2+浓度低于400mg/L时,对凤仙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的根长、芽长、根重、芽重、根系活力及脯氨酸含量影响不大,当pb2+浓度为800mg/L时,对凤仙花种子才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凤仙花种子对外界铅胁迫有很强的耐性,是一种修复铅污染土壤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89.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寒地超高产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机理,采用3个基因型品种,2种栽培模式,共设3个处理研究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超高产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在窄行、密植、高肥水条件下,B45处理由于采用半矮秆品种,尽管单株干物重、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但群体干物重显著增加,LAI早于G70对照8 d达到峰值,最高为8.081,在8月11只前LAI长时间保持在7.0以上,各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均为光合产物积累及4 895.7 kg·hm-2的产量形成奠定了基础;Z45处理虽然选用亚有限秆强品种,随着密度增加倒伏严重;G70处理应用高秆品种稀植栽培,个体发育较好,但群体性状较差.  相似文献   
90.
9个马铃薯品种苏打盐碱适应性盆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盆栽的方法对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苏打盐碱适应性研究,通过对出苗、成活情况和产量进行观察和测定,筛选出抗苏打盐碱性强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抗盐碱性能各不相同,抗盐碱性与出苗率、产量呈正相关。9个试验品种中,克新19号在盐碱处理中表现高产,抗盐碱性明显好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