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41篇 |
免费 | 119篇 |
国内免费 | 26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40篇 |
农学 | 355篇 |
基础科学 | 253篇 |
268篇 | |
综合类 | 2307篇 |
农作物 | 311篇 |
水产渔业 | 265篇 |
畜牧兽医 | 1370篇 |
园艺 | 420篇 |
植物保护 | 1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85篇 |
2022年 | 211篇 |
2021年 | 218篇 |
2020年 | 182篇 |
2019年 | 267篇 |
2018年 | 278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61篇 |
2014年 | 334篇 |
2013年 | 279篇 |
2012年 | 247篇 |
2011年 | 268篇 |
2010年 | 273篇 |
2009年 | 297篇 |
2008年 | 247篇 |
2007年 | 261篇 |
2006年 | 239篇 |
2005年 | 183篇 |
2004年 | 183篇 |
2003年 | 145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7篇 |
1966年 | 6篇 |
1965年 | 7篇 |
1964年 | 7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丹东地区夏凉、多雨、湿度大,因此,是稻瘟病重病区。一般年份产量损失在5~10%,重的可达20~30%,个别严重地块甚至颗粒不收。稻瘟病的发生与品种、栽培条件、菌源、气象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就其影响范围来看,气象因子引起的病害大流行却是广泛的。因此我们只对气象因子的影响来进行分析并找影响稻瘟病流行的主要因子,这对稻瘟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均有重要意义。一、丹东地区历年稻瘟病发生的情况根据1971~1982年的叶瘟、穗瘟发生的情况来看,中等以上发生年出现的频率很高,几乎每隔2~3年就要出现一次。以穗瘟造成的损失最大;叶瘟造成的损失要小于穗瘟;苗瘟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近20年湖北省水稻产量变动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990~2009年湖北省水稻产量变动及其原因,以期找到水稻持续稳产高产的技术途径。[方法]采用湖北省农业基本统计资料,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和生产农情分析资料等,对湖北省1990~2009年的水稻及其不同季节类型的总产、单产、播种面积等变动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结果]湖北近20年水稻总产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各年份波动起伏较大,近期总体回归平稳。水稻单产整体上有所上升,但增长幅度较小,其中中稻呈上升趋势而早、晚稻平稳下降;不同年际间单产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以早稻波动最大,中稻部分年份波动大但总体较稳定,晚稻波动较小。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总播种面积逐渐减少的条件下,双季稻面积逐渐减少而中稻面积逐渐上升,近年渐趋于稳定。总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的减少;而单产的变化与波动则主要受制于气候、技术水平和社会因素;种植面积的总体变化主要受作物的比较经济效益、国家政策和耕地流失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季节类型水稻面积的变动可能与栽培风险、劳力和国家政策相关。[结论]稳定种植面积是确保湖北水稻总产稳定的首要措施,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培育高产、多抗品种和研究抗灾栽培技术是减少产量年际间波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5.
采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日光加温温室条件下采用自然低温打破休眠春节催花的牡丹植株肉芙蓉(A)和银红巧对(A)和传统的低温加晾根打破休眠春节催花的牡丹植株肉芙蓉(B)和银红巧对(B)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低温打破休眠催花牡丹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高于相应的传统的低温加晾根打破休眠催花牡丹植株叶片相应的指标。在春节催花牡丹温室生态因子中CO2浓度较光合有效辐射对净光合速率有相对较高的灰色关联度。 相似文献
996.
复方吡喹酮注射液按80mg·kg~(-1)一次剂量肌内注射治疗猪囊虫病就具有特效.本药在治疗后4~24h,对猪囊虫的囊壁、头颈节以及其各种细胞器均发生明显破坏作用,使囊虫迅速失去活力而死亡;24h 后囊液大部分被吸收;虫体经80~120d 后可完全被吸收.5年来共治疗2068头囊虫病猪,鲜销率达98.60%,钙化率为1.39%.对比试验治疗人工感染猪囊虫病表明,在治疗后77d 与100d 剖杀时,复方吡喹酮注射液组全部杀死成熟型与幼稚型猪囊虫,并完全吸收恢复为好肉,肉质良好,鲜销率为100%;吡喹酮注 相似文献
997.
998.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本病在我国各地的猪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经常有本病发生,给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烟草黑胫病不同发病程度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收集了烟草黑胫病不同发病程度的根际土壤,测定了土壤理化指标、酶活性和根际酚酸类物质,再采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根际土壤环境因子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病级的增加,在黄壤土中,发病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铵态氮、速效磷、硝态氮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未发病土壤的;在水稻土中,发病土壤的全磷、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未发病土壤的。(2)在黄壤土中,黑胫病发病程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0.733、0.864;在水稻土中,黑胫病发病程度与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效磷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相关系数分别为0.877、0.677、0.800。(3)经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发现,在黄壤土中对黑胫病发病程度的影响为硝态氮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水杨酸含量>全钾含量,在水稻土中的为硝态氮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全氮含量。综上,影响烟草黑胫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土壤... 相似文献
1000.
国外引进番茄资源的果实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自美国、以色列和荷兰共计35份番茄资源材料的始花期、熟性、果实性状、座果性及田间抗病性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果肉厚、心室数、单果重、果实硬度、座果性及田间抗病性等性状在材料间的差异较大,其中综合性状较为理想的材料有4份,即以色列的SFI、荷兰的ST02、ST03及T6271材料,不仅表现抗青枯病和病毒病,而且具有前期座果率高、单序果实成熟一致、着色均匀及硬度高等特性,可作为培育不同果实类型的高产、抗病、耐贮运品种的基本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