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7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等电聚焦强度对木薯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化等电聚焦强度改良木薯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的分离效果。 结果表明,13 万 Vhs 等电聚焦强度能很好地分离木薯叶片蛋白质, 且分离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质谱兼容性。质谱鉴定 7 个蛋白点, 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参与能量代谢,其中有些蛋白点是在 13 万 Vhs 聚焦强度下特异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2.
火鸟蝎尾蕉笋芽培养结果表明:火鸟蝎尾蕉笋芽在MS+6-BA3.0mg·L^-1+NAA0.4mg·L^-1培养上,一个月后就能分化大量芽,1/2MS+NAA0.5mg·L^-1+椰子水50mL·L^-1培养基有利于诱导生根。  相似文献   
103.
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JA在巴西橡胶树中的运输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外源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在巴西橡胶树中的移动方向、运输途径以及分布规律,以无性系CATAS7-33-97为实验材料,对其幼嫩萌条进行外施3H-JA和3H-JA+机械伤害处理,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外源3H-JA在萌条不同部位的放射性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施JA在进入植株体内1 h后,大部分集中在施用部位;伤害能明显阻止外源JA进入树皮组织,但同时也阻止进入了的JA再向其他部位转移;新梢中积累的JA明显低于施用部位,但比其他4个部位都高。外源JA在巴西橡胶树中可以同时向上和向下运输,运输的途径主要是韧皮部,但木质部也是运输部位之一。由此可见,在巴西橡胶树中,外源JA能够迅速地被运输到周边部位,代谢旺盛的部位具有易富集JA的能力,而机械伤害对JA在植株体内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巴西橡胶树树干中次生乳管列的多少与胶乳产量密切正相关,而割胶伤害能诱导次生乳管分化。分析不同魏克汉种质成龄树在预割伤害后树皮次生乳管的分化,不仅为不同种质鉴定和评价提供依据,也为成龄大树割胶后次生乳管分化能力提供预测。采用碘-溴染色方法和石蜡切片技术,对不同种质材料新分化的次生乳管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选取的110份魏克汉种质预割后新分化的次生乳管列数不同,具有明显的种质特征。根据分化次生乳管列数的多少,将预割诱导乳管分化的级别由低到高分为1、2、3、4级。在110份种质中,对应1级32份、2级49份、3级24份和4级5份的种质,所占比例分别为29.09%、44.55%、21.82%和4.55%,可见,分化能力强的种质占比较低,大部分种质为2级乳管分化。国外直接引种和国内自主选育的种质在预割诱导分化能力上也存在差异。在110份种质中,国外引种58份种质中对应分化能力1、2、3、4级的种质占比分别为29.31%、44.83%、22.41%以及3.45%;国内选育的52份种质中对应1、2、3、4级的种质占比分别为28.85%、44.23%、21.15%和5.77%;可见,国内选育种质受预割诱导乳管分化的能力优于国外引种的种质,尤其是4级分化能力的种质比例明显高于国外引种的种质。不同系列来源的种质乳管分化能力也存在差异,其中,国外PB、RRIM和RRIC系列和国内的大岭、海垦和大丰系列表现出较强的乳管分化能力。比较分析2个杂交组合后代的乳管分化情况发现,PB86×PR107的4份子代中次生乳管有3份为3级,1份为4级,后代表现出较强的乳管分化能力;而RRIM600×PR107的6份子代中1级2份,2级2份,3级2份,可见其后代乳管分化能力略差。PB86和PR107后代的乳管分化表现出较强的双超亲现象,可作为优良的育种亲本。通过预割判断乳管分化能力不仅为魏克汉种质鉴定和评价奠定基础,也为橡胶树高产育种以及早熟、晚熟品种的早期预测提供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5.
巴西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橡胶的生物合成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类异戊二烯的次生代谢途径.本文介绍了天然橡胶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阐述了割胶、乙烯及茉莉酸对巴西橡胶树天然橡胶生物合成关键酶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提出了新型刺激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6.
茉莉酸在巴西橡胶树伤害防卫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芽接树的萌条受机械伤害时外施茉莉酸(JA)对2种防卫结构创伤周皮和乳管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割伤幼茎树皮直至形成层或刮伤幼茎树皮去掉表皮和2-3层皮层细胞,都能在6d后看到诱导维管形成层分化出次生乳管。在伤口上施用JA或JA生物合成的前体亚麻醉(LA),能够使伤害诱导的乳管增加;而施J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indomethacin(IND)则产生抑制伤害诱导乳管分化的作用。(2)割伤或刮伤都能诱导形成创伤周皮,而在伤口施用JA和IND,JA可能不参与诱导创伤周皮的形成。(3)施用乙烯利和6-苄基腺嘌呤(BA)都不能引起创伤周皮形成,但BA能促进伤害诱导的创伤周皮细胞层数目增加。  相似文献   
107.
采用蛋白质组织化学染色、SDS-PAGE、双向电泳、蛋白质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定位等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的技术,分离鉴定荔枝种子中可溶性贮藏蛋白质。荔枝种子富含贮藏蛋白质,积累在子叶和胚乳薄壁细胞的蛋白体里。22ku蛋白质是种子的一种可溶性贮藏蛋白质,为幼苗生长所需氮素的重要来源。该蛋白质与22ku营养贮藏蛋白质有免疫相关性,而且,两者的双向电泳图谱非常相似,表明它们具有较高同源性。由于荔枝22ku营养贮藏蛋白质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所以,其同源物积累在种子中可能有抗虫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巴西橡胶树树皮单宁细胞结构和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巴西橡胶树树皮中单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伴胞外,次生韧皮部中几乎所有的薄壁细胞都含有单宁类物质,乳管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尤其易积累单宁,石细胞和周皮中的木栓层以及栓内层细胞中也有大量单宁积累。电镜下,单宁细胞中央大液泡中积累的单宁可分为絮状、不规则状、颗粒状和板块状4种类型。在单宁细胞发育过程中,单宁首先在细胞质中产生,中央大液泡形成后则成为积累单宁的主要场所并最终被单宁类物质充满。机械伤害、强割、外施乙烯利以及茉莉酸( JA )都能大幅提升单宁类物质的积累,可见橡胶树对这些因子都能做出防御性应答。  相似文献   
109.
VSPs在热带树木中分布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VSPs在18科54属70种热带树木中的分布和超微结构。VSPs广泛分布于热带树木中。含羞草科、苏木科和蝶形花科树木体内普遍存在VSPs,而且落叶树种明显比常绿树种丰富。大戟科只有少数属树种有VSPs。VSPs在同一属树种之间的分布是一致的。在树木体内,VSPs主要分布在树皮组织,尤其是次生韧皮部中。这些蛋白质积累在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射线细胞的中央大液泡里。VSPs的形态多样,不同形态的VSPs分别存在于不同的细胞中。VSPs的分布和形态的多样性是树木的一个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110.
大叶桃花心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 king)的营养贮藏蛋白质。颗粒状的贮藏蛋白质积累在普通薄壁细胞的中央大液泡中。这些细胞的周缘细胞质中通常含有淀粉粒。在接近落叶期和无叶期,贮藏蛋白质在植株中大量积累,主要分布在次生韧皮部的射线薄壁组织细胞和韧皮薄壁细胞中,且末端小枝的贮藏蛋白质比树干和大根的多。末端小枝贮藏蛋白质的消失与新消生长过程是同步的,表明这些蛋白质被新消生长所消耗。落叶前对一年生枝条基部环剥,萌发的新消生长被抑制,环剥伤口下方贮藏蛋白质的消失受到阻碍。在新梢形成之后,树干和根中贮藏蛋白质明显减少,这些蛋白质的完全消失发生在相应器官形成层活动最活跃的时期。贮藏蛋白质在新梢萌芽后2个月就开始积累,正值高温和长日照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