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7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林业   353篇
农学   545篇
基础科学   236篇
  388篇
综合类   2646篇
农作物   410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1254篇
园艺   508篇
植物保护   21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影响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高水平耕地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东北黑土区2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偏微分分解法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东北黑土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持续提高,而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则呈现“W”型变化波动上升,区域间差异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本地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直接影响,呈现出“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对邻地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三江平原区和长白山-辽东丘陵区与东北黑土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方向一致。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础、缩小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差距、合理规避数字普惠金融虹吸效应等政策建议,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与黑土地有效保护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42.
以罗布泊盐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以环境磁学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罗布泊盐湖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和环境意义.根据磁性特征可将罗布泊LOP1剖面沉积物分为两类:磁铁矿主导和铁硫化物(胶黄铁矿和黄铁矿)主导.磁铁矿主要来源于物源区塔里木盆地.胶黄铁矿和黄铁矿是早期还原成岩作用的产物,对磁性特征产生显著影响,胶黄铁矿主导层具有...  相似文献   
143.
保水剂对土壤水分运移和水吸力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和土壤水吸力变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对保水剂不同层施深度和施用量进行模拟试验.设置不施保水剂(CK)、施用量0.1%、施用量0.3%、施用量0.5%,分别层施在土层深度5 cm(W)和10 cm(S),并用T5(微型张力计)测定土壤水吸力值.结果表明;保水剂对土壤入渗特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4.
以葡萄酒在陈酿过程中产生的酒泥为材料,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酒泥中蛋白质含量,用盐酸水解酒泥中蛋白质制备氨基酸,探求酒泥蛋白质酸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得到酒泥蛋白质水解的最佳温度为90℃,最佳时间为16 h,最佳盐酸浓度为6.5 mol/L.选择温度、时间、盐酸浓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明酒泥蛋白质水解的最佳...  相似文献   
145.
本研究通过对东祁连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的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合青藏高原土壤元素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做出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的均值都超过了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Zn和Ni平均含量较高,为196.67 mg·kg-1和74.28 mg·kg-1,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3.20和3.00倍,形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现象;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法分析显示,各类型土地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2.84,属于中度污染程度,其中农田平均污染指数最大,为3.10,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草地为2.71,湿地最小为2.49,均为中度污染水平。各类型土地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94.31,其中农田类风险系数最高,为101.90,草地类为92.22,湿地为73.29;各类型土壤中Zn元素变异系数最低;Cd元素变异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46.
为了表达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重组鸡α-干扰素(IFN-α),试验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对鸡IFN-α的成熟肽基因序列进行优化,合成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ELP,经体外诱导后表达重组蛋白ELP-ChIFN-α,借助重复可逆相变循环(ITC)法进行纯化;纯化蛋白经过变性、复性处理后进行安全性评价,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犬肾细胞(MDCK)/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系统中进行蛋白抗病毒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合成的重组鸡IFN-α成熟肽基因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不同浓度的重组蛋白ELP-ChIFN-α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0;重组蛋白ELP-ChIFN-α在MDCK/VSV系统中具有抗病毒活性,活性为1.2×106 IU/mg。说明原核表达的重组鸡IFN-α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可作为鸡的抗病毒生物药物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47.
为探讨利用渔用氧化剂去除养殖水体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并控制其传播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磺胺类抗性基因sul1作为目标抗性基因,选用次氯酸钠(NaClO)、二溴海因(C5H6Br2N2O2)和高锰酸钾(KMnO4)3种养殖中常用的渔用氧化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  相似文献   
148.
温度是导致鱼类生理变化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热应激导致氧化应激,破坏抗氧化防御系统,并导致脂质和组织病理学的损害。白梭吻鲈(Sander lucioperca)属于亚冷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20~24℃。近年来,由于夏季气温极高,中国池塘出现了大量的白梭吻鲈死亡,白梭吻鲈的水产养殖业一直面临着高温的严峻挑战。鱼鳃参与鱼类许多重要功能,如呼吸,渗透调节和排泄,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接触,对水质变化特别敏感。为探究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100尾鱼暴露于28℃,31℃,34℃,36℃热应激2h,以23℃作为对照组。收集鳃用于石蜡切片制备,并将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于一般组织学观察。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28 ℃组鳃小片发生充血,31 ℃组部分鳃小片末端卷曲变形、上皮细胞水肿,34 ℃组鳃小片变形加重,且有少量融合,上皮细胞水肿加重、明显隆起,鳃小片之间粘液细胞肥大、增生,36 ℃组相邻鳃小片大量融合且严重变形,卷曲混乱排列,大量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粘液细胞增生、肥大;随着胁迫温度升高,鳃中SOD、CAT、GPX、MDA均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36℃时显著下降。这表明在热应激后,鱼体内ROS增加,脂质过氧化增加。由于体内产生大量的ROS和H2O2,机体也增加了GPX和CAT的合成。当暴露在36℃时,胁迫强度超过白梭吻鲈的适应能力,抗氧化系统功能无法正常进行。表明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有损伤,且随着热胁迫温度的升高,其鳃受损情况越发严重。  相似文献   
149.
松浦镜鲤因具有含肉率高、生长速度快、体表基本无鳞、适应性强、易垂钓或捕起等优点,深受养殖户喜爱,在陕西省获得了快速的示范推广,目前核心示范点覆盖率已达90%以上.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种病例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频繁,给松浦镜鲤的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2020年6月中旬,陕西省西安...  相似文献   
150.
为探讨以甘露糖为还原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对小清蛋白免疫活性的影响,通过将鲢重组小清蛋白(r PV)和甘露糖混合物在干热条件下(100°C)反应100 min制得糖化的r PV(Mr PV),采用Tricine-SDS-PAGE和斑点杂交(Dot-blotting)分析糖化前后r PV的聚合特性、免疫活性及消化稳定性的变化;采用圆二色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糖化对r PV的二级结构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r PV糖化后形成大分子量的片状聚集体;甘露糖糖化修饰的r PV免疫活性及消化稳定性均显著下降;美拉德反应导致r PV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而β-折叠的含量显著增加。研究表明,以甘露糖为还原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可有效降低r PV的免疫活性及消化稳定性,这可能与糖化后r PV聚集体的形成及二级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