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1篇
  11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浅谈阿勒泰地区畜牧业发展与草畜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特点,指出该地区畜牧业的基本特点是草原放牧畜牧业,生产活动随季节放牧、经营,具有强烈的规律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同时指出牧区草畜平衡状况与草畜平衡的计算方法;最后提出了草场资源合理利用、改良的意见。  相似文献   
22.
湖北省马尾松纸浆林主伐年龄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样地资料,建立了优势高生长方程,林分自然稀疏方程,未疏伐林分直径生长方程,疏伐后林分生长预测方程,直径分布模型、树高曲线方程,根据现场造林资料,建立了材种出材材种材性达到工艺要求的最低年龄,采用现现法(基准贴现率为12%)进行经济分析,以净现值(NPV)最大(适当考虑内部收益率IRR)来确定经济成熟。根据“以工艺成熟为基限,重点考虑经济成熟,适当兼顾数量成熟”的原则,确定不  相似文献   
23.
用马尔柯夫过程理论进行马尾松优化密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尔柯夫过程理论为基础,利用太子山林管局马尾松密度试验林连续7年的定位观测资料,对马尾松纸浆林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马尔柯夫过程的模拟结果能够定量揭示林分生长的动态规律,且在主伐年龄为19年以上时,在试验林安排的3种密度中(10000株/hm^2,6667株/hm^2,5000株/hm^2),5000株/hm^2密度的林分可获得最大蓄积量。  相似文献   
24.
用 BR、GA3 、PP3 3 3 、KH2 PO4 、H3 BO3 共 5种化学调节物质进行了叶面喷布试验 ,观察它们在板栗开花结果上的效应。结果表明 ,不同药剂、浓度及药剂组合对板栗母枝平均结果枝数、长度、每结果枝雌花序数 ,母枝平均雄花枝数 ,单果质量 ,三果率和空苞率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综合考虑化学调节物质在提高板栗雌花量和果实产量 ,以及降低空苞率上的试验效果 ,最佳的化学处理为 BR0 .0 1mg· L-1 PP3 3 3 1g· L-1 KH2 PO4 7.5g· L-1 H3 BO3 5.0 g· L-1,可使板栗结果枝数目平均由 1.2个增加至 2 .833个 ,结果枝平均雌花数由 1.56 7个增加到 1.8个 ,平均空苞率由 30 .70 %降至 9.0 3%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选取健康、饲养条件相同的断奶二元哺乳母猪60头,用B超仪、测定仪测定断奶母猪的背膘厚,于配种后测定断奶后的发情时间间隔、发情率、返情率,并统计测定母猪的窝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死胎率、初生重和初生窝重。  相似文献   
26.
在生态建设背景下,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05年,华中农业大学针对本科生开设了“林业遥感”选修课程,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但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林业遥感”课程教学显现了课程教材内容陈旧、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为了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一是...  相似文献   
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壮大。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依旧是一个短板。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将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过程,既能真正做到尊重自然,又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新农村的发展蓄力。本文在对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环保意识不足、生态农业发展较弱、环境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环保法规、发展绿色农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议,以此推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让新农村焕发出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8.
运用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计算了三峡库区不同时空,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的土壤侵蚀经济损失,并分析了土壤侵蚀经济损失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8,2000和2007年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总量分别为98.21,99.37和87.99亿元。其中养分经济损失最大,分别占当年库区土壤侵蚀总经济损失的87.44%,88.29%,88.02%。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耕地经济损失最大;单位面积经济损失以灌草地最大,林地最小。土壤侵蚀经济损失存在空间差异性,云阳县和开县的土壤侵蚀经济损失最大,长寿县最小;单位面积的经济损失以云阳县、武隆县和开县最大,这些区域也是今后土壤侵蚀的重点治理的区域,而夷陵区的单位面积经济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29.
快速城市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结构特征与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及其所带来的生态影响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也深受影响,其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受到影响.该文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生态设施景观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的分析,研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调控方法,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主要分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快速城市化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空间破碎化、景观粒度、人工影响与景观不稳定性、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格局和景观连通性等结构特征,并分析了快速城市化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景观结构特征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快速城市化地区基础生态设施表现出高度破碎化、高度人工化和生态不稳定性、低生态服务功能、低景观连通度等特征,并从城市中心向郊区和城市化区域呈梯度差异分布.而区域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特征、区域管理政策、交通系统和历史文化因素是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设施结构特征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些分析,进一步提出生态系统压力与承载力评估、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估量,以及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为基础的多尺度综合调控机制.运用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功能原理,综合研究城市化条件下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布局与生态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及优化调整机制,为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对影响果树春季枝接成活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砧穗形成层对齐程度和接后接穗养分消耗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枝接方法按砧穗形成层接触面积从大到小为插皮舌接、双切接、三刀切接、双舌接、切接、劈接,根据砧木的粗细和嫁接成活的难易选择适宜的嫁接方法;枝接时砧穗形成层的活跃状态、枝接前后的气候状况两大因素对枝接成活率影响很大.将砧木增温催芽提前枝接是较好解决砧木形成层活跃、接穗休眠的新思路;用植物物候期把握最佳枝接时间简单、准确;枝接前的天气状况对成活率的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