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5篇
综合类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1.
防蚀植被的涵义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现有防蚀植被定义的缺陷,在阐明防蚀植被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防蚀植被应当是在侵蚀地区,以防止土壤侵蚀或以固沙为目的,植物充分占据地面空间,一般具紧密结构,或者显著具有有机体(枯落物以及生物量)贴地面覆盖特征的植被。进一步分析表明,防蚀植被就是发育良好的自然植被或者接近自然的人工植被,与纯粹追求经济目标的人工植被,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演替、经营等方面是不同的。还就荒坡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应当将灌草坡,尤其草坡与真正的荒坡区别开来对待。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林业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农村的发展实际表明,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林业事业的长足发展.陕西林业可以在建设绿色家园、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六个方面参与新农村建设,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保水剂农用抗旱增效研究现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针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及节水农业发展所产生的技术需求,对保水剂的应用历史、结构组成、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效果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探讨了保水剂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表明保水剂可望成为旱作生产技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功能的发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应用成效的取得,还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植被作用下的土壤干化及其发生机制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不同类型植被下的土壤水分状况,探讨了植被作用下土壤干化的特征和机制,以正确认识其实质,并提供可调控的依据。结果表明,植被作用下的土壤干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数量指标可采用田间稳定湿度值衡量。在黄土高原气候及地质条件下,土壤干化是植被作用下易于发生的现象,但它并不是植被建造的必然结果。人为营造大片耗水性强的植被类型,高密度以及追求高生产量,是其发生的关键因素。通过了解人工林草物种特点的二重性、合理配置群落结构的必要性以及人工与天然起源的植被在植物竞争效应方面的差异,可对其实施有效管理。植被下土壤干化的普遍发生,不应当妨碍黄土高原进一步开展林草植被建设。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群落结构要素类比分析表明,植被盖度或郁闭度的大小并不一定就是防蚀有效植被的充分条件,植被保持水土功能还与覆盖层的高度密切相关,覆盖层高度大则不利于植被保持水土。贴地面覆盖层的发育程度(盖度或厚度)是防蚀有效植被的基本本质特征和充分必要条件,促进贴地面覆盖层的发育或关注贴地面覆盖层的变化是植被保持水土的关键。黄土高原除建造森林植被外,更应高度重视草灌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要素组成的基础上,明确表达了生态环境的涵义,并指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两种形式及其内容。表明以人类为主体对象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生态环境建设在于培育自然资源以及提高和维护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地表面形态的重新塑造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形式,但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为其打下良好的社会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元统计评价毛白杨无性系的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通过对有关叶片形态结构和水分生理的13项指标及其相互联系的分析,综合地得出了30个毛白杨无性系的抗旱性强弱顺序.结果表明,无性系25、7、30、98、72、85号抗旱性较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10项,可以不包括蒸腾效率、气孔密度和表皮层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指标相结合进行抗旱性评价是必要的,在观察形态结构的同时,更应重视生理功能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植被建造的林学基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高原人工林方面存在的低效问题,不能不使人对其建造的林学基础进行讨论,以有利于该地植被建造符合其现实潜力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由生态学角度出发,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基本认识,探讨了对立地宜林性质的推断。认为植被演替研究所揭示的顶极植被具有不可忽视的向导作用,判断立地性质需要重视自然植被的演替和分布规律,综合运用环境途径、植被途径和林木生长效果途径。表明除自然成林树种外,利用其他树种造林也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在阐述植被地带的范围以及全新世中、晚期植被演变的基础上指出了各地带建造的植被类型。最后,为使人工林充分发挥效益和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又进一步论述了对其进行管理和利用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植物选择刍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水土保持植被的分折 ,探讨了水土保持植物种的选择问题 ,认为典型水土保持植物种是建造水土保持植被的首选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