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9篇
  35篇
综合类   201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葡萄二星叶蝉,又名葡萄斑叶蝉、葡萄小叶蝉、葡萄二星浮尘子,俗称小蠓虫等. Erythroneura apicalis Nqua.属同翅目、叶蝉科,是葡萄生产中主要害虫之一,在全国不少省区发生为害,一般在通风不良、杂草繁生的葡萄园发生为害较重.同时还可为害桃、苹果、梨、山楂、樱桃等.  相似文献   
132.
本研究旨在获得布鲁氏菌BspD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分析其潜在生物学功能。根据流产布鲁氏菌(Brucella abortus)2308的BspD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07618.1)获得BspD基因序列,对布鲁氏菌BspD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将目的基因嵌入pMD19-T载体,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目的基因重组入pET-28a(+)载体,构建pET28a-BspD重组载体,经过双酶切、测序验证后,IPTG诱导表达菌株,SDS-PAGE法鉴定BspD的表达,His标签蛋白纯化柱纯化BspD蛋白,BCA试剂盒检测蛋白浓度。用纯化BspD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Western blotting鉴定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的效价及反应原性。结果表明,成功表达出37 ku BspD蛋白,BCA方法测得纯化BspD浓度为2 000 μg/mL;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间接ELISA检测出BspD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2 800,成功制备出BspD多克隆抗体,但其反应原性较低。生物学信息分析得出BspD蛋白具有亲水性,存在跨膜区,无信号肽,有17个磷酸化位点和11个抗原决定簇,BspD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达到86.80%,还存在少量延伸链、无规则卷曲、β-折叠等;在线软件Phyre 2构建BspD三级结构证实其多为α-螺旋。以上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分泌蛋白BspD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3.
为探究Ⅳ型分泌系统在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深入了解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在疫苗开发中的潜力,本研究以牛种布鲁氏菌A19疫苗株为研究对象,使用A19 VirB启动子缺失株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DCs),通过菌落计数(CFU)评估Ⅳ型分泌系统对布鲁氏菌黏附侵袭及胞内生存的影响,同时对感染的细胞进行RNA和总蛋白的提取,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基因Beclin-1的转录和表达情况;收集感染后的细胞上清液,利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分泌水平。黏附侵袭结果显示,布鲁氏菌VirB启动子缺失株与亲本株A19的黏附侵袭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胞内生存试验发现,感染的4 h,布鲁氏菌VirB启动子缺失株的胞内存活能力显著低于亲本株A19(P<0.05),感染后0、24和48 h极显著低于亲本株A19(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感染后4、8和12 h,布鲁氏菌VirB启动子缺失株刺激细胞产生Beclin-1的水平极显著高于亲本株A19(P<0.01);ELISA结果显示,感染后8和12 h,布鲁氏菌VirB启动子缺失株刺激细胞产生IL-6的水平显著高于亲本株A19(P<0.05),而在感染后8和12 h,布鲁氏菌VirB启动子缺失株刺激细胞分泌IL-10的水平显著低于亲本株A19(P<0.05),感染24 h时极显著低于亲本株A19(P<0.01)。综上所述,当VirB启动子缺失后,布鲁氏菌对DCs的黏附侵袭能力并未明显改变,但显著降低了布鲁氏菌在DCs内的存活能力,提升了DCs的自噬水平,促进了DCs IL-6的分泌,抑制了IL-10的分泌。本研究初步探究了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在感染DCs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为后续布鲁氏菌疫苗改造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4.
135.
基于叶片图像的植物分类与识别方法研究在保护植物物种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叶片图像的复杂多样性以及同类叶片图像之间的差异性较大等特点,使得很多基于叶片颜色、形状和纹理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不能满足植物自动识别系统的需要。在分类概率和局部保持映射(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LPP)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概率局部判别映射(probability locality preserving discriminant projections,PLPDP)方法,并应用于植物分类。首先计算每个样本的分类概率,由样本的局部信息、分类概率和类别信息定义权重矩阵,然后构建目标函数。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寻求最佳投影矩阵,使得原始高维样本经投影后,在低维特征空间保持了样本的局部信息、分布信息和类别信息。与判别LPP和监督LPP相比,PLPDP充分利用了样本的局部信息、分类概率和类别信息,算法的分类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公开的植物叶片图像数据库上对20类植物叶片图像进行了分类试验,识别率高达9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徐州市近10a水环境承载力状况,为完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污染承载力两方面选取指标,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建立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结果](1)研究区各目标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总体偏低,年际波动较大,其中2002,2006和2010年处于等级Ⅰ水平,即弱承载状态;(2)水污染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开始达到并保持在等级Ⅲ水平;(3)徐州市水环境承载力仅2005和2009年达到等级Ⅲ水平,为中承载状态,其余年份均在等级Ⅲ水平以下。[结论]徐州市近10a水环境承载力状况从2003年开始有所改善,但依然普遍较差。水资源承载力因其具有人为不可控的自然属性,成为影响徐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7.
为探究NaCl胁迫对信阳五月鲜桃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响应机制,以2年生信阳五月鲜桃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在0%NaCl、0.3%NaCl、0.6%NaCl、0.9%NaCl溶液处理下,对信阳五月鲜桃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土壤电导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0.3%NaCl处理信阳五月鲜桃株高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随着胁迫强度增加,株高及叶片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信阳五月鲜桃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至NaCl胁迫后期,0.3%NaCl处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随时间和胁迫强度增加土壤电导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8.
为明确肥料粒形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该文通过单因素及中心组合试验研究肥料不同粒形特征对肥料球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农业物料粒形分析仪测定肥料长、宽、厚、等轴率、薄片率、磨圆度及球度;其次,通过单因素方差试验确定不同粒形特征与肥料球度之间的相关性;最后,以肥料等轴率、薄片率和磨圆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建立关于肥料球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回归统计方差、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各影响因素与肥料球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肥料球度与等轴率、薄片率及磨圆度之间能建立显著性较高的多元回归方程(R2为0.94);各因素对肥料球度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等轴率、薄片率、磨圆度,且当等轴率在0.98~1.00,薄片率在0.92~0.95,磨圆度在0.85~0.88范围内时,肥料球度最高,达到92.9%。研究结果可为肥料生产和质量检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9.
1感染类丹毒患者自然情况及症状齐某,女,55岁;周某,男,5岁,系齐某孙子。齐某手臂、腿上有数块紫色斑片,象梅花瓣图案,边缘肿胀,凸起清楚,中央褪色,凸起处有灼热痛痒症状,齐某身体感觉发冷,好象感冒症状。周某  相似文献   
140.
河南省香菇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地处中原,属亚热带与暖温带交界地带,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大,原材料及人力资源丰富,适宜培育优质香菇。由于香菇生产比较符合河南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2000年以来,河南各地依据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势利导的组织发展香菇产业,使香菇生产遍及全省各地,2010年,河南省香菇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