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小麦蚜虫及黄矮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随保 《小麦研究》2003,24(1):34-3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扬花末期-灌浆初期;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500头;防治方法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掌握其防治理论。可以准确有效地控制麦蚜及黄矮病危害。  相似文献   
42.
小麦蛋白质含量和优质亚基遗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和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结果表明,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作用主要是以加性效应为主,也存在非加性效应,F1的蛋白质含量与双亲的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高度相关,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F2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分离呈正态分布。在优质育种亲本选配上,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更重要一些。普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受遗传控制,不受环境影响,具有品种特性;其在F1中呈共显性和倾母遗传现象,在F2中遗传行为遵从孟德尔的基因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小麦品质改良中既要重视蛋白质的含量,更应重视蛋白质的质量,即数量和质量改良途径并重。  相似文献   
43.
谷子光敏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谷子光敏雄性不育材料“6 83”为不育源 ,选育出 4个新光敏不育系SMPA1~SMPA4 ,与“6 83”相比 ,其农艺性状有明显改善 ,且SMPA2、SMPA3的抽穗期接近本生态区品种类型 ,便于利用 ;光敏不育特性的遗传特点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测配 ,筛选出铁谷 1号、98 391等一批光敏不育恢复系 ,以及以SMPA1~SMPA4为不育系初步选出了SMPA1× 98 391等 3个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44.
冬麦新品种(系)抗蚜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5.
冬小麦抗BYDV材料粒重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riffing方法Ⅰ ,利用 6× 6完全双列杂交 ,对冬小麦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 3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这 3种粒重的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 ,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 ;3个抗病材料中 ,临抗 1号的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 ,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 ,后代组合中存在极显著差异 ,是一个优良的抗病丰产亲本。  相似文献   
46.
<正> 拟定合理的防治指标,是对农业害虫进行“查定”防治、实行科学用药的前提,而“查定”防治又是协调各种防治措施、开展综合防治的关键,因此,防治指标在综合防治中的地位便越来越重要。为了经济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现将国内研究的几种主要作物上的主要害虫防治指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7.
采用3×4不完全双列杂交,对两个遗传背景不同组合4个世代进行黄矮病GAV株系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病情指数遗传主要由基因效应控制,其狭义遗传力达90%,遗传决定度在97%以上;组合"R97473×鲁麦14"的F2呈3∶1分离比率,组合"R97473×临丰116"的F2分离较为复杂;后代BYDV病指的表型变异因亲本的遗传背景不同而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48.
晋谷27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93~ 1995年山西省晚熟区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 ,采用主效应值、变异系数、标准差、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及决定系数等多种方法对谷子新品种晋谷 2 7号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晋谷 2 7号是一个丰产性好 ,稳产性强 ,适于在山西省中南部、辽宁、北京等无霜期15 0d以上的平川及丘陵旱地种植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49.
晋麦90号(试验名称临抗5069)是由山西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于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晋麦47/02L013",F2~F5代采用系谱法分别在水地、旱地交替进行农艺性和抗旱性选择,并采用穿梭育种在临汾、运城两地进行抗旱鉴定,2007年出圃的一个旱地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11004)。  相似文献   
50.
冬小麦黄矮病的抗性遗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含有抗黄矮病基因的3个材料作母本、4个丰产性品种作父本,根据3×4不完全双列杂交的F1代,分析黄矮病抗性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从双列杂交试验中选择产量、抗性均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2个组合,分析F2~F4代的抗性分离、遗传变异及遗传力,为制定高效的小麦抗黄矮病育种技术路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抗黄矮病性状遗传主要由基因效应决定,受加性、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以加性基因效应占绝对优势,与非加性效应之比为38.2 :1;②BYDV抗性遗传取决于感病亲本对黄矮病毒的敏感性,同一世代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群体分离及变异具有较大差异,而同一遗传背景下各世代平均抗性差异较小;抗性变异随世代的增加减幅较大,抗病基因纯合较快;③抗病性遗传力较高,其狭义遗传力介于75%~90%之间,遗传决定度达90%以上,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可对抗病性进行早代鉴定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