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2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不同施肥水平对耕层土壤盐分迁移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盆栽模拟试验,对不同施肥水平下菜地土壤盐分在耕层微域尺度的迁移、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浇水平衡3 d后,上层土壤的电导率(EC)明显低于下层土壤,浇水将盐分淋洗到下层土壤中;试验50 d后,绝大部分处理0~2 cm土层的EC均明显高于其他层次的EC(P<0.01),土壤盐分呈表聚现象.(2)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各土层的EC均明显上升,其中0~2 cm土层的EC上升幅度最大,施肥增加了土壤中的盐分离子含量.(3)试验50 d后,绝大部分处理种植菜薹时的EC低于不种菜薹时的EC(P<0.01或0.05),种3株菜薹时5~10 cm土层的EC低于种1株菜薹时5~10 cm土层的EC(P<0.01或0.05),其他层次的EC差异不显著;绝大部分处理0~2 cm近根区土壤EC高于远根区(P<0.01或0.05).本试验条件下,种植菜薹且施肥量≤0.15 g·kg-1时不仅不会造成表层土壤过多盐分的累积,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止土壤盐分过多的向下迁移.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品系、Biosys品系,格氏斯氏线虫S.glaseri NC52品系,长尾斯氏线虫S.longicaudum X-7品系,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H06品系和印度异小杆线虫H.indica LN2品系6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在室内对腰果云翅斑螟Nephopteryxsp.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除了嗜菌异小杆线虫,其他参试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3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致病力,致死率80.0%~95.0%,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嗜菌异小杆线虫对腰果云翅斑螟幼虫控制效果最差,显著低于其他参试线虫。选择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进一步研究其对腰果云翅斑螟的致病效果,结果发现,其对腰果云翅斑螟3龄幼虫处理24h后的LC50为22.94IJs/头。处理24h,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1~3龄幼虫的致死率(72.5%~84.7%)显著高于4~5龄幼虫(15.0%~30.0%);处理120h,对蛹的致死率仅为20.0%。研究表明,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腰果云翅斑螟低龄幼虫在室内具有一定控制潜力。  相似文献   
103.
针对云南省干热河谷区域环境特点,综合介绍了腰果栽培的适用技术,旨在为当地腰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以促进干热河谷腰果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春季闽北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环境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16年春季闽北近岸海域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和环境资料,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并采用Shannon-Wienener多样性指数(H')、多变量AMBI指数、M-AMBI指数对底栖动物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8大类62种,种类组成以环节动物(34种)和软体动物(10种)为主,主要优势种为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双腮内卷齿蚕(Aglaophamus dibranchis)以及棘刺锚参(Protankyra bidentata)。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类、生物密度偏低,出现小型化和低质化现象,生态群落等级以底栖生物敏感种(EGI)、惰性种(EGII)、耐受种(EGIII)和第二级机会种(EGⅣ)物种为主。底栖环境是影响底栖生物生态质量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根据H'、AMBI以及M-AMBI的评价结果,闽北近岸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偏低,环境质量基本处于良、中、差状态,3种指数对福建北部近岸大型底栖生物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结合调查数据与群落结构特征,H'、M-AMBI指数评价结果的合理性高于AMBI指数。  相似文献   
105.
以宁德4个沿海县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评价指标主导性、可度量性和易获得性等原则建立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赤潮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承灾体易损度和赤潮灾害风险模型,并在GIS平台上实现了评估结果的可视化。结果表明,福鼎沿海和霞浦沿海的赤潮灾害风险为中,蕉城沿海和福安沿海的赤潮灾害风险较低,评估结果与宁德沿海赤潮历史数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文献研究相一致。研究可为宁德沿海赤潮灾害监控、防灾减灾及海水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6.
湖南水稻二化螟无害化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概述近年湖南在有关二化螟成灾机制及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研究认为,水稻二化螟灾变的成因是内、外因素影响的结果,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治体系是实现大面积成功治理的基础。治理工作的成效应体现在治理过程的无害化和治理结果的无害化。  相似文献   
107.
选用湖南省种植面积较大的15个晚稻品种进行了二化螟抗性鉴定,筛选出S46、T111、T优207、金优207、丰源优299、丰优416、辐优838等7个高抗品种;V111、丰优191、丰源优6135等3个中抗品种;金优桂99、V46等2个中感品种及V227、V644、新香优80等3个感虫品种。  相似文献   
108.
水稻螟虫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及抗性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5年的多点对比试验,从几十个农药品种(配方)的防治效果、对天敌的杀伤力及螟虫抗药性情况等综合考查分析,获得防治二化螟的优先药剂及配方:即每667m2用5%氟虫腈SC(锐劲特)30ml、50%敌.氟腈SC(灵蛙)100ml、27%辛.唑磷EC(螟盖)75ml及5%氟虫腈SC20ml与8%高渗三唑磷ME(庄螟)100~120ml或18%杀虫双AS250~300ml、30%乙酰甲胺磷EC100 ml、90%敌百虫SP100g、8000IU/lμ苏云金杆菌WP50g的桶混配方。防治三化螟以667m2用5%氟虫腈SC40ml或20%阿维.唑磷EC50m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9.
鹅养殖污水中的有害细菌和内毒素可严重影响鹅的生产性能,甚至引起发病,导致死亡.为探索鹅场养殖污水的净化方法,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和光合细菌为试验菌种,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通过单独或协同作用对鹅场养殖污水中总细菌数量、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能够有效的抑制水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繁殖,且两者协同作用抑制效果更为明显.二者对污水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性,在处理后7d内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因此,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能够显著净化水禽养殖水质,有效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10.
在莫桑比克楠普拉省调查了白粉病对60个腰果品系果梨的为害情况。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不同腰果品系的果梨受白粉病为害程度差异很大。品系AZA17/79受白粉病的为害程度最低,为害率和为害指数分别仅为3.7%和0.91%,其次为H1、M96-2.3VM、AC34、4.2VM和Local 3,为害率在9.4%~20.4%,为害指数在4.87%~10.28%。其余品系的果梨为害率和为害指数相对较高。根据本文的腰果品系对白粉病抗性的评价标准(果梨),对60个腰果品系的果梨抗白粉病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高抗品系有5个,分别为AZA17/79、H1、M96-2.3VM、AC34和4.2VM;抗性品系5个,分别为Local 3、B4、2.4PA、1.20VM和11.9PA;中抗品系3个,分别为CCM9-61、AC10/14和5.12PA;感病品系6个,为AC6、9.1NAS、7.1PA、1.12PA、12.8PA和12.9PA;其余41个品系均属于高感品系。说明莫桑比克推广种植的腰果品系的果梨对白粉病抗性普遍较差,容易遭受白粉病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