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68篇
畜牧兽医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应用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CAP mAb)杂交瘤细胞株建立竞争ELISA(ciELISA)分析方法,研制出CAP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CAP-Kit),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AP-Kit标准曲线呈典型的S型,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相关系数R2=0.9955,检测范围为0.1~128.0μg.L-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μg.L-1,灵敏度为0.053μg.L-1,检测限为0.1μg.L-1;奶样、肉样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8.5%、82.7%,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5%;CAP-Kit与氯霉素琥珀酸钠的交叉反应(CR%)为150%,与其他酰胺醇类和抗菌药物无CR;基质对CAP-Kit的检测结果影响不大;CAP-Kit在4℃可保存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72.
采用Bliss法对小鼠经口灌胃氯化镉溶液(对照组0.0mg/kg;试验组Ⅰ~Ⅵ分别为98.3,122.9,153.6,192.0,240.0,300.0mg/kg),并对染毒后小鼠的死亡情况、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液生理指标和病理剖检变化进行分析,以探讨氯化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氯化镉LD50为187.03mg/kg;小鼠的体质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小鼠心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脾指数和睾丸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脏器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小鼠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波动(P〉0.05);死亡小鼠除大脑组织无明显病变外,以Ⅵ组小鼠各组织的病变较严重,存活小鼠各组织的病变以Ⅰ组较轻微,Ⅴ组较严重。结果表明,氯化镉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对小鼠多个组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73.
纤维素酶在鸡猪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糠麸、饼粕等植物性饲料为主配制的鸡猪日粮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一般含量约5%,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骨架,直接影响鸡猪对植物细胞内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是一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自Seilliere(1906)从蜗牛消化液中发现纤维素酶后,受到动物营养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对纤维素酶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现在已知,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由外切β-1,4-葡聚糖酶(C1)、内切β-1,4-葡聚糖酶(Cx)和β-葡聚糖苷酶组成,能将植物纤维分解为葡萄糖,破坏植物细胞壁,释放…  相似文献   
74.
本文就苯巴比妥(PB)的化学结构、理化特性、构效关系、毒副作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残留以及检测方法等进行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75.
黄蓝状菌一种几丁质酶的纯化、性质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蓝状菌Talaromyces flavus在SMCS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200r/min,27.5℃)上培养13d,诱导产生大量的几丁质酶。培养滤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Phenyl-Sepharose Fast Flow疏水层析、Sephacvl S—100分子筛层析得到了凝肢电泳(SDS-PAGE)谱带单一的几丁质酶,其分子量为41kD。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是5。Mn^2 对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Cu^2 、Fe^2 对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抗菌活性显示,其对供试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6.
选取体重为(78.68±2.95)g的28日龄豁眼鹅300只,采用3处理5重复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研究3%的3种蛋白质饲料(血粉、膨化血粉和鱼粉)对雏鹅血清生化指标及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1)鱼粉组的ALT、TP、ALB和AST显著高于血粉组(P<0.05),与膨化血粉组差异不显著(P>0.05);膨化血粉组的ALT、TP和ALB与血粉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AST显著高于血粉组(P<0.05);各试验组间的血清GLOB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鱼粉组的INS显著高于血粉组和膨化血粉组(P<0.05);鱼粉组的TSH和T3水平显著高于血粉组(P<0.05),但与膨化血粉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GLU、GH、T4和IGF-I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雏鹅日粮中可用膨化血粉部分取代鱼粉,且其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血粉。  相似文献   
77.
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干玉米秸为粗料,精料补充料相同,配制精料水平分别为35%、45%、55%、65%的4种饲粮。研究不同精料水平日粮对4头21月龄、体重300 kg左右、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阉公牛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牛瘤胃液平均pH值在6.46~6.84范围内变动。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平均pH值降低,65%精料组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瘤胃液平均NH3-N浓度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而增大,且35%精料组与65%精料组间差异显著(P<0.05)。瘤胃内乙酸和丙酸的摩尔浓度高峰值随着精料水平的提高,有延迟的趋势,但平均值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丙酸摩尔浓度平均值在35%精料组与65%精料组间差异显著(P<0.05)。乙酸与丙酸的摩尔浓度比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且35%精料组与65%精料组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8.
猪新发冠状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正在全球暴发大流行,这也引发业界对于动物源性冠状病毒的高度关注。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猪冠状病毒,不但严重危害到养猪业,对公共卫生安全也具有潜在威胁风险。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文献,从PDCoV和SADS-CoV的病原学、病毒起源与进化、致病性以及检测诊断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以拓展对SARS-CoV-2的认识,并为PDCoV和SADS-CoV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9.
试验选取健康、活泼的4周龄扬州白鹅300只(公母各半),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3.0%和4.5%的膨化血粉),互为对照,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鹅,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用于研究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生长期(4~8周龄)扬州白鹅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3.0%膨化血粉组相比,1.5%膨化血粉组与4.5%膨化血粉组的料重比分别提高了3.92%(P<0.05)与6.34%(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了8.14%(P<0.05)与12.40%(P<0.05);腿肌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肌肉组织中氨基酸含量均有所下降(P<0.05)。  相似文献   
80.
将沙丁胺醇(SAL)经过琥珀酸单酯化后,采用混合酸酐法与载体蛋白偶联,用紫外扫描(UV)和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检验偶联效果,推算分子结合比;制备全抗原后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UV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BSA-HS-SAL,SAL-HS与BSA的分子结合比为11∶1;ELISA结果表明,获得了高效价、敏感的SAL多克隆抗体,为SAL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