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68篇
畜牧兽医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精料水平对肉牛饲料瘤胃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头21月龄,体重300kg左右,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阉公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干玉米秸为粗料,精料补充料相同,配制精料水平分别为35%、45%、55%、65%的4种饲粮。采用铬标记法测定饲料的瘤胃流通速度,采用尼龙袋法测定饲料的营养物质降解率,研究不同精料水平下肉牛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精料水平对玉米秸、玉米、干玉米酒精糟及精料补充料的营养物质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及饲料的瘤胃流通速度有显著影响。饲料k值在45%或55%精料水平时最大,之后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而减小。营养物质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在45%~55%精料水平下最高。  相似文献   
42.
NSP酶制剂对雏鹅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50只1日龄雏鹅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和0.4%的NSP酶制剂对雏鹅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0.2%与0.4%的NSP酶制剂使十二指肠食糜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6.95%和31.71%(P<0.05),十二指肠食糜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3.49%和19.94%(P<0.05),空肠食糜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4.15%和29.50%(P<0.05);空肠食糜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0.49%和19.94%(P<0.05);而对胰腺胰蛋白酶、胰腺淀粉酶、胰腺脂肪酶、十二指肠脂肪酶、空肠脂肪酶、回肠淀粉酶和回肠脂肪酶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小肠盲肠微生物数量的研究结果显示,0.2%和0.4%的NSP酶制剂对雏鹅盲肠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3.
动物性食品中苯巴比妥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苯巴比妥(PB)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4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秦川牛(151头)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后转铁蛋白(PTf)、血清白蛋白(Alb)和后白蛋白(Pa)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证明秦川牛Hb位点受3个等显性基因支配;Tf位点受4个等显性基因支配;严PTf位点受2个等位基因支配;Alb位点受3个等显性基因支配;Pa位点受2个等位基因支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秦川牛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HbAA型秦川母牛12月龄体重、24月龄体重显著高于HbAB型母牛(P<0.05)。PTfFF型母牛12月龄体重、18月龄体重、24月龄体重显著高于PTfSS型母牛(P<0.05)。AlbBB型母牛12月龄体重、1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AlbAA型母牛(P<0.05)。而且血红蛋白与运铁蛋白组合基因型以HbAA/TfDD型母牛的初生重大,HbAB/TfDD型母牛的12月龄体重、18月龄体重、24月龄体重大。AlbB基因对A基因的替代平均效应值为12月龄体重3.9510kg,18月龄体重1.3786kg。说明秦川牛HbAA型母牛的AFS、AFC极显著早于其它表现型母牛,HbA频率为0.838;这与一些早熟品种,短角牛HbA1.000,日本黑牛HbA0.975,朝鲜牛HbA0.895B频率高相一致.此种现象可能系秦川牛早熟性的遗传背景。最后,制定出各位点优势基因对基因型育种值的回归方程。说明秦川牛中Hb、Tf、PTf、Alb位点的不同表现型生长性  相似文献   
45.
选用300只健康、活泼的1日龄豁眼鹅(Anser cygnoides Linn.var domestica cv.Wulong),公母各半,体重78.68 g±2.95 g,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添加血粉3.0%组、膨化血粉3.0%组和鱼粉3.0%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只雏鹅,试验期28 d。研究在相同营养水平条件下,相同比例的血粉、膨化血粉以及鱼粉对雏鹅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影响,以及膨化血粉替代鱼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血粉组相比,膨化血粉组与鱼粉组的料重比分别降低了13.28%、14.11%(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8.65%、19.99%(P<0.05),营养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蛋白质、钙及能量的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其中粗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提高幅度较大,分别为7.45%、8.25%(P<0.05),但膨化血粉组和鱼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饲养效果以鱼粉组最好,膨化血粉组次之,血粉组最差;以3%的膨化血粉等比例替代鱼粉在雏鹅日粮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选取健康、活泼的4周龄豁眼鹅300只(公母各半),平均初始体重为1 073.23(±20.95)g,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3.0%和4.5%的膨化血粉,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鹅,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研究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生长期(4~8周龄)豁眼鹅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5%、4.5%膨化血粉组相比,3.0%膨化血粉组显著提高了豁眼鹅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并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在肌肉品质方面,膨化血粉均具有提高腿肌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的作用,其中以3.0%膨化血粉组效果最佳;与3.0%膨化血粉组相比,1.5%和4.5%膨化血粉组腿肌组织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等含量均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47.
倒伏是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生产上多靠施用矮壮素和多效唑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两种调节剂存在着较大的负作用,如打药的麦子比对照晚熟,施用不均匀造成小麦生长不均匀等。中国农业大学研制出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壮丰安,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壮丰安对小麦分蘖力、抗寒力、株高以及产量的影响,探讨壮丰安的作用机理,并筛选出最适宜的拌种浓度。 1 材料及方法 试验分两年在两个试验点进行。1997年在北京昌平县北七家乡,土壤肥力中上等,底肥每667m2施二铵15kg,尿素20kg,拔节期施尿素15kg,品种为京冬6号,9月28日播种,基本苗26万。1998年在延庆县推广站试验地进行,土壤肥力中上等,底肥每667m2施二铵15kg,尿素10kg,起身末拔节初每667m2施碳铵65kg,品种为京411,9月25日播种,预计基本苗22万。  相似文献   
48.
本文阐述了构建肉牛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肉牛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并详尽地阐述了该体系在实现肉牛产业化中的作用、特色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9.
旨在制备抗Cd2+高效价、敏感、特异的单克隆抗体(Cd2+mAb)。用异硫氰酸苄基乙二胺四乙酸(ITCBE)鳌合Cd2+合成Cd-ITCBE半抗原、异硫氰酯法制备免疫抗原Cd-ITCBE-BSA和包被抗原CdITCBE-OVA,紫外分光光度法(UV)、SDS-PAGE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鉴定;用Cd-ITCBE-BSA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Cd2+的单克隆抗体(Cd2+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Cd2+m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结果表明,人工抗原偶联成功,Cd-ITCBE-BSA和CdITCBE-OVA中载体蛋白与Cd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7.1g/L、191.7mg/L和6.7g/L、130.1mg/L;筛选出1A3、2B7、2E10、4F3 4株杂交瘤细胞,其中2E10株间接ELISA效价细胞培养上清为1∶(1.28×103),腹水为1∶(5.12×105),同种型为IgG1/κ,亲和常数(Ka)为7.58×108 L/moL,对Cd2+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16.3μg/L,与Hg2+的交叉反应率(CR%)为18.6%,与其他化合物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5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秦川牛(151头)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后转铁蛋白(PTf)、血清白蛋白(Alb)和后白蛋白(Pa)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证明秦川牛Hb位点受3个等显性基因支配;Tf位点受4个等显性基因支配;严PTf位点受2个等位基因支配;Alb位点受3个等显性基因支配;Pa位点受2个等位基因支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秦川牛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HbAA型秦川母牛12月龄体重、24月龄体重显著高于HbAB型母牛(P<0.05)。PTfFF型母牛12月龄体重、18月龄体重、24月龄体重显著高于PTfSS型母牛(P<0.05)。AlbBB型母牛12月龄体重、1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AlbAA型母牛(P<0.05)。而且血红蛋白与运铁蛋白组合基因型以HbAA/TfDD型母牛的初生重大,HbAB/TfDD型母牛的12月龄体重、18月龄体重、24月龄体重大。AlbB基因对A基因的替代平均效应值为12月龄体重3.9510kg,18月龄体重1.3786kg。说明秦川牛HbAA型母牛的AFS、AFC极显著早于其它表现型母牛,HbA频率为0.838;这与一些早熟品种,短角牛HbA1.000,日本黑牛HbA0.975,朝鲜牛HbA0.895B频率高相一致.此种现象可能系秦川牛早熟性的遗传背景。最后,制定出各位点优势基因对基因型育种值的回归方程。说明秦川牛中Hb、Tf、PTf、Alb位点的不同表现型生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