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97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一、发病情况2003年10月1日,奶牛场新购进300多头奶牛,进入隔离圈后第1天就开始发病,第2天发展到12头,第3天发展到33头,第4天已发展到152头,发病率为50.7%,症状以羞明流泪、角膜混浊、充血、肿胀为主。经临床及实验室检验,诊为奶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二、临床症状潜伏期为3~7天,病初奶牛的患眼羞明、流泪,  相似文献   
92.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酰胺唑在柑橘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了酰胺唑及其代谢物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酰胺唑及其代谢物在柑橘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4.5~7.2d和3.7~5.0d;施药(霉能灵5%WP)83.3mg·L-1,使用3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14d、28d,酰胺唑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在柑橘肉中低于0.0084mg·kg-1,在土壤中为0.057~0.526mg·kg-1;该药属易分解农药(T1/2<30d),按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3.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气候、土壤、植被盖度、DEM、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影像等数据,揭示东北沟流域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变化特点,明确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20年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林地增加,草地、耕地和难利用土地减少,林地和草地之间及其内部转化较为明显;2)土壤侵蚀模数由1990年的5136.13t/(km2·a)减小到2009年的1823.30t/(km2·a),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减弱,土壤侵蚀由轻度侵蚀(32.78%)和中度侵蚀(28.49%)为主减弱到以微度侵蚀(42.16%)和轻度侵蚀(33.25%)为主;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均有大幅度的下降,其差异也比较明显,林地、居住建筑用地的侵蚀强度较小,难利用土地土壤侵蚀强度较大。难利用土地是今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4.
依据耦合协调度判定标准,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3个阶段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和产业-资源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值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由1999年的0.275 2增长到2010年的0.719 5;农业生态-经济和产业-资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先下降(1999-2001年)后增长(2002-2010年)的发展过程,但是,农业产业-资源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明显滞后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相应地,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先后经历了第Ⅰ阶段的生态系统结构建造时期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并于2010年开始向第Ⅱ阶段(完善农业系统循环阶段)过渡。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未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因此,应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系统链网结构,改变农业产业与资源的局部相悖态势,促进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5.
针对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农业资源—产业系统的变化情况,运用耦合度模型,对安塞县水土保持系统和农业资源—产业系统及其子系统耦合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和农业资源产业耦合系统演变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Ⅰ.水土保持与农业资源—产业系统协调化发展阶段;Ⅱ.水土保持与农业资源—产业系统耗损发展阶段;Ⅲ.水土保持系统退化限制农业发展阶段;Ⅳ.水土保持系统退化农业系统掠夺式发展阶段.安塞县先后经历了Ⅰ,Ⅱ阶段,目前处于第Ⅱ阶段.由于农业系统内部资源、产业协调耦合效率不高,导致农业系统发展潜伏着较大危机,为此,需要在巩固水土保持成果的前提下,通过农户行为优化和政府政策科学导向调整资源、产业结构,避免资源的结构性剩余,形成农业系统内部良性耦合.  相似文献   
96.
李怡凤  王继军    马理辉    连坡  马玲娜  温昕    岳辉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3):470-476
[目的]明确“进则全胜”的生态经济学基础及其与水土保持的关系能够在已取得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上进一步推进长汀县水土流失高质量治理。[方法]基于人类需求处于由生活发展需求后期向身心健康需求转化阶段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需要,明确了“进则全胜”的提出具有必然性;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融合发展等为“进则全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及现实基础。通过明确“进则全胜”对水土保持的规制,揭示了“进”的要素规制水土流失的治理过程,“胜”的要素规制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结果]水土保持与“进则全胜”两者相互促进,能够实现水土保持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结论]该研究能够促进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97.
针对现阶段县南沟流域因资源利用率低导致的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运行相悖等问题,在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县南沟流域可能发展路径(3种模式,7种情景)进行了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农业产业—资源系统优化后,经济效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在碳汇产业发展模式和生态经济系统优化耦合发展模式的6种情景即碳汇产业融入系统后,生产要素配置发生了重要改变,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城市化、人类对美好和健康生活需求的提升,建立在特色、低碳、高产、高效下的农业产业—资源耦合系统将成为发展的趋势;相比较而言,现状发展模式优化的结果,导致生态林面积大幅度减少,不符合相关政策确定的方向,因而仅仅是理论上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陕北高效设施养羊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调查研究,陕北老区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养羊业生产方式,彻底扭转生态透支问题.为促进高效设施养羊主导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发展高效设施养羊的思路、模式和对策.为有关部门在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养羊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
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所辖3个自然村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该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1999年)生态足迹0.9910hm2/cap,生态承载力0.8926hm2/cap,生态赤字0.0984hm2/cap;退耕还林工程一期结束后(2007年)生态足迹1.0188hm2/cap.生态承载力1.2703hm2/cap,生态盈余0.2515hm2/cap,说明退耕还林丁程的实施已见成效;同时退耕还林一期工程实施前后3个自然村生态足迹顺序并未发生变化,这与其区位特征一致。根据该流域及其3个自然村的发展特点,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应发展商品型生态农业,强化产业与资源的耦合。  相似文献   
100.
用三角枫做树桩盆景,观赏起来既优雅又有气势。但是,三角枫也象自然界里的许多种植物一样,具有趋光性这一特点,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影响它的观赏效果。五月中旬,如果温度在26℃的时候,并且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期间三角枫生长较为迅速。假使它不是放在全日照的地方,而是置放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