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北方蔬菜温室及沼气加热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少平  田斌  王红丽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9):116-118,111
北方蔬菜温室全年生产的关键是冬季夜晚加热保温问题。应用生态学的理论,设计了一个白天利用太阳能加热,夜晚利用沼气燃烧加热保温的生态蔬菜温室。分析其运行过程可知,该温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2.
63.
番茄空洞果是果皮生长发育过快、胎座发育跟不上而形成的空腔果实,或胎座发育不良,心室数少,隔壁、果皮很薄的空洞果实。  相似文献   
64.
无公害大棚西瓜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5.
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由于缺乏资源化利用途径,近年来已在我国沿海滩涂蔓延扩展.为了探索互花米草的控制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尝试将互花米草作为秸秆资源用于滨海盐碱土壤改良,为此选择适合于堆肥和还田的收割季节和部位,首先研究了不同部位互花米草成分的季节差异,结果显示,秋季互花米草秸秆的营养组分及其生物量较适合于堆肥和还田.堆肥结果表明,在耐盐菌和VT菌的共同作用下,添加羊粪后的互花米草秸秆经54 d堆肥后,水浸提液的E4/E6值由初始的3.35提高到9.21,腐解过程显著;10min水洗脱盐率达到81.83%,较生米草大幅提高.8个月的盆栽(50 kg级)试验表明,投加腐熟堆料后,土壤容重和含盐量降低,土壤有机碳、TN、TP、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植物生物量为对照的3.74倍.这些结果初步表明,互花米草/羊粪混合堆肥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是一条实现资源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6.
由于甘肃省中西部大面积耕地不同程度沙化,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和该区农业发展。通过近几年对沙化土壤改良剂配方、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方法等进行多年试验、示范并反复验证,研究提出了甘肃中西部灌区沙化土地改良技术,为了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从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沙化土地改良技术的选地、整地平地、改良剂施用、施肥翻耕、第1茬作物选择、播种、田间管理、轮作模式、收获和改良效果等方面规范了甘肃中西部灌区沙化土地改良技术,以期为甘肃省及我国西北灌区的沙化地改良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甘肃省乃至全国沙化地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67.
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旱作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前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抗旱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机理等,以探索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下西北旱作农业发展的技术途径,为推动未来旱作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有3方面:一是气温升高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二是降水量和降水格局变化引发的作物干旱/洪涝问题;三是极端气候引发的气象灾害导致粮食生产波动。为适应或缓解上述不利影响,提高有限降水利用效率、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增强作物-土壤体系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缓解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应主要从3方面入手:(1)覆盖聚集降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变土壤水分分配,调控土壤水分运移并提高降水入渗效率,从而“调水”以适应降水变化;(2)土壤培肥优化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改土”提高作物-土壤体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稳定旱作农业生产力;(3)通过“调水”和“改土”技术集成,形成“水土协调”技术体系以综合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减缓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8.
王红丽 《中国饲料》2023,(14):114-11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饲料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管理挑战。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成为饲料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基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财会工作方式,不仅能起到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作用,而且能帮助饲料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有效降低饲料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风险。因此,文章以“互联网+”背景下的饲料企业会计电算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及其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针对性提出优化措施,以促进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9.
探讨了施氮量对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功能叶光合能量传递与分配的影响,进而明确氮素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适应性下调的能量分配调节作用。采用开顶式气室盆栽法,通过测定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不同大气CO2浓度和施氮水平下的叶氮浓度、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Pn–Ci)响应曲线和荧光动力学参数,测算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分配去向。与在正常CO2浓度(400 μmol mol-1)条件下相比,在高大气CO2浓度(760 μmol mol-1)下,小麦叶氮浓度显著下降,N200处理(200 mg kg-1)叶片抽穗期叶氮浓度的下降幅度较拔节期高335.7%。N200处理较N0处理(0 mg kg-1)提高小麦叶片光适应下PSII反应中心最大量子产额(Fv′/Fm′)、光化学效率(ΦPSII)和开放比例(qP),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光化学反应的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c)和Rubisco羧化速率(Vc)显著升高,而光呼吸的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o)和Rubisco氧化速率(Vo)明显降低;施氮使Jc、Jo、Vc和Vo值均呈上升趋势,而且Jc和Vc达到显著差异。高大气CO2浓度下Jo/Jc和Vo/Vc显著降低,施氮后小麦拔节期叶片Jo/Jc和Vo/Vc降低,但抽穗期Jo/Jc升高而Vo/Vc无明显变化。叶氮浓度与小麦叶片Jc、Jo和Vo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而且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Jc、Jo和Vo对氮浓度的敏感性降低。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PSII反应中心开放比例增加,非光化学耗能降低,更多的光合电子进入光化学过程;施氮后使小麦叶氮浓度增加,提高光合能力,改变了能量分配,这是高氮条件下光合作用适应性下调被缓解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0.
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起垄微沟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西北旱作区马铃薯种植仍以传统的平作培土栽培花期起垄为主,致使马铃薯产量不高、商品率低,生产效益不理想,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充分发挥旱地马铃薯生产潜力,增加生产效益,本试验在长期试验研究和技术示范的基础上,以全膜覆盖起垄微沟为核心,通过调节株行距、垄沟大小及垄沟比,并综合土壤耕作、品种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清除废膜等技术要素,形成了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起垄微沟种植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推进西北旱作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