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正>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9%在通辽市境内,50年前,近200万通辽人生活在“无风三尺土”的恶劣环境中,“牛在房上走,屋在沙里埋,一年种三茬,还是吃不饱”的现象是常态;30年前,“黄沙漫天、遮云蔽日”的场景令许多人记忆犹新;如今,科尔沁沙地重披绿装的壮美景象,体现了通辽人防治荒漠化的智慧和担当。  相似文献   
12.
宰后检疫是肉品卫生检验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宰前检疫时,一些潜伏期的病畜不易发现,因此,在宰后检疫中必须严格要求,才能正确判定肉尸和内脏的卫生质量。现就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中宰后检疫要点谈谈本人体会。猪的宰后检疫分以下几个程序:(一)猪头部检查第一步为放...  相似文献   
13.
【目的】间套作是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和农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半干旱旱作区发展间套作,必须选择基于水分承载力的模式。【方法】依托4年大田定位试验,测定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单作(PM)、马铃薯蚕豆间作(PF)、马铃薯豌豆间作(PS)和马铃薯扁豆间作(PH)的土壤温度、土壤贮水量、作物产量等指标,计算耗水量、经济收益和水分经济收益率,明确其产量和水分效应,并评价其农田水分持续性。【结果】间作有利于缓解6-7月份的高温胁迫,在2012-2014年,PF、PS和PH处理在该时期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较PM处理下降0.8-3.6℃、0.4-2.8℃和0.8-1.8℃。间作促进作物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在干旱和平水年的耗水深度达200 cm。与马铃薯单作相比,PF处理使花前耗水增加41.6-131.7 mm,而使干旱(2011)和平水年份(2012)的花后耗水分别减少48.6 mm和34.3 mm;PH同样增加了花前耗水,但花后耗水量和单作处理无显著差异;PS的花前花后耗水量介于二者之间。PH的经济收益和水分经济收益率最高,分别较马铃薯单作增加了29.8%-51.4%和19.8%-24.0%。4个处理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在4年期间增加了100 mm以上,表明全膜覆盖条件下马铃薯和豆科作物间作种植,对土壤水分的年际平衡无显著负影响。【结论】PH能够降低6-7月高温期间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增加马铃薯花后耗水量,增产效果显著,并对土壤水分持续性无明显负面影响,可作为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较为理想的间作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线辣椒是宝鸡市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和复种指数的提高,疫病发病田块逐年增多、为害程度日趋严重,成为制约宝鸡线辣椒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因素。笔者根据近几年在岐山、扶风、凤翔等县(区)线辣椒的生产实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陇中旱地全膜垄沟马铃薯和蚕豆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选地整地、起垄覆膜、品种选择、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治、适时收获、翻耕、残膜清除等方面总结了陇中旱地全膜垄沟马铃薯和蚕豆间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4个方面对参试区试品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ICPN18#4在宝鸡地区表现优秀,ICPN18#6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分析了陕西线辣椒病毒病的病原种类、侵染传播途径、发病因素、发生症状,总结了线辣椒病毒病无公害综合防控技术,对实现线辣椒栽培优质、高产、安全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烟草中3个亲环素家族基因(CyPl、CyP2、CyP40)表达模式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中,CyPI在烟草移栽后40、50、60d时表达量较高,CyP2则是在移栽后30、40、60d表达量较高,而CyP40只在移栽后60d表达量较高。在不同组织部位及器官的表达中,3个亲环素家族基因在中部叶和下部叶中表达均较强。在烟草根中主要表达CyPl和CyP40基因,CyP40还在花中表达较高,而CyP2基因的主要表达器官为叶片。  相似文献   
19.
于显枫  张绪成  王红丽 《核农学报》2012,26(7):1058-1063
高大气CO2浓度下植物叶片干物质积累、碳氮关系和糖含量的变化对光合作用的适应性下调有重要的反馈作用,通过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高大气CO2浓度下植物叶片干物质积累、叶氮浓度和糖含量的影响,可进一步明确氮素对植物光合作用适应性下调的调控机制。以不同大气CO2浓度和氮素水平为处理条件,测定盆栽小麦拔节期叶片鲜重、干重、含水量、还原糖、可溶性糖、全氮含量,研究了氮素对长期高大气CO2浓度(760μmol·mol-1)下小麦叶片的干物质积累、糖含量及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使小麦叶片的鲜重和干重增加,含水量下降。大气CO2浓度升高使N0处理的小麦叶片还原糖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施氮后小麦叶片还原糖含量无显著变化,但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高大气CO2浓度条件下小麦叶片全氮含量下降,C/N比增加,而增施氮素后C/N比显著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和C/N比的下降有利于减轻同化物质对光合作用的反馈抑制,提高大气CO2浓度增高条件下小麦叶片的Pn。  相似文献   
20.
旱地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长期试验研究和技术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旱地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该技术集成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种子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