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比利时橡木中伪伞滑刃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在1份来自比利时的橡木原木中截获一种伞滑刃线虫,经形态学观察、测量,PCR-RFLP方法确认,鉴定为伪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fraudulentus Rühm)。该线虫属松材线虫组,在比利时和我国尚无记载。该线虫的主要鉴定特征是雌虫尾圆锥形,渐尖,尾长约肛门处体宽的3倍;端生尾尖突多数弯向腹面,长约2μm;雄虫交合刺长约27μm,交合伞呈平铲形或圆铲形。  相似文献   
32.
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旅游区景观生态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红  杨尚坤  张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16-15517,15520
应用RS与GIS技术分析了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旅游区土地利用现状,建立风景区景观信息系统,利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对济南市南部山区进行景观生态评价。研究所进行的景观生态评价偏向景观资源环境特征的评价,对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区的资源环境特征旷奥度进行评价,并以此评价结果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济南市南部山区旅游风景区的景观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评价结果表明,旷奥度最强的是锦绣川流域,说明该流域整体上景观幽密性较强,奥景观较多分布;而南沙河流域旷奥度最低,说明该流域整体上景观开阔性较强,空间尺度较大,旷景观较多分布,而旷奥度较低的区域更适宜于动态行为和人流集聚的活动。  相似文献   
33.
通过调查内蒙古地区不同放牧强度样地中矮锦鸡儿(Caragana pygmaea)的花朵特性和果实特性,包括物候期、花朵数量、花生物量、花变异系数、花有性繁殖投入量、荚果数、单荚果种子数和总种子数等指标,旨在弄清放牧对矮锦鸡儿种子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对矮锦鸡儿有性繁殖物候期无显著影响;放牧导致矮锦鸡儿花朵数、花生物量、花有性繁殖投入量显著下降;放牧对矮锦鸡儿花变异系数影响不大;放牧降低了矮锦鸡儿的幼荚果数、成熟荚果数和荚果内种子数,从而使总种子数显著下降。这说明放牧显著抑制矮锦鸡儿的种子生产。重度放牧下,矮锦鸡儿花期败育率最高,这说明重度放牧时限制矮锦鸡儿种子生产的主要阶段是花到幼荚果阶段,在矮锦鸡儿花期应适当减少放牧。  相似文献   
34.
通过调查内蒙古地区不同放牧强度样地中矮锦鸡儿(Caragana pygmaea)的花朵特性和果实特性,包括物候期、花朵数量、花生物量、花变异系数、花有性繁殖投入量、荚果数、单荚果种子数和总种子数等指标,旨在弄清放牧对矮锦鸡儿种子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对矮锦鸡儿有性繁殖物候期无显著影响;放牧导致矮锦鸡儿花朵数、花生物量、花有性繁殖投入量显著下降;放牧对矮锦鸡儿花变异系数影响不大;放牧降低了矮锦鸡儿的幼荚果数、成熟荚果数和荚果内种子数,从而使总种子数显著下降。这说明放牧显著抑制矮锦鸡儿的种子生产。重度放牧下,矮锦鸡儿花期败育率最高,这说明重度放牧时限制矮锦鸡儿种子生产的主要阶段是花到幼荚果阶段,在矮锦鸡儿花期应适当减少放牧。  相似文献   
35.
生态公益林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积极做好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使生态公益林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具体的管护对策。  相似文献   
36.
以中棉所4l号和中棉所49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激素水平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6%Na Cl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叶片中ABA含量增加,CTK、GA和IAA含量减少,在0.05 mmol·L~(-1)SA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复合处理下,中棉所41号和中棉所49号幼苗中ABA含量分别降低了59.14%和76.71%,CTK、GA、IAA含量分别提高了55.39%、21.05%、22.39%和17.08%、12.5%、18.20%,说明SA处理可有效缓解盐胁迫的伤害;(2)ABA/IAA+GA、CTK/IAA和ABA/CTK值在0.6%Na Cl胁迫处理下分别为增高、降低和增高,0.05 mmol·L~(-1)SA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复合处理下,中棉所41号和中棉所49号幼苗中ABA/IAA+GA和ABA/CTK值分别降低了63.40%、74.03%和71.66%、79.99%,CTK/IAA值分别增加了28.41%和21.18%,说明SA可使幼苗体内激素恢复动态平衡,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3)0.6%Na Cl胁迫处理下棉花幼苗的株高、根鲜重、茎鲜重和叶鲜重都表现为降低,在不同浓度外源SA浸种和喷施处理下都有所恢复,幼苗根表现最为明显,用0.05 mmol·L~(-1)SA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处理0.6%Na Cl胁迫下,两品种棉花幼苗单株鲜重分别增加了24.20%和22.39%。SA能通过调控棉花幼苗激素含量从而提高棉花幼苗的耐盐性,其中以0.05 mmol·L~(-1)SA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对缓解棉花幼苗盐胁迫的伤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7.
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层次群体特性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冬小麦品种新冬41号为材料,采用不同施肥和栽培管理措施,使其形成超高产(≥9000 kg·hm~(-2))、高产(7500~9000 kg·hm~(-2))、农户(6 000~7 500 kg·hm~(-2))三个产量水平群体,比较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间小麦群体的特征、产量及其结构差异。结果表明,超高产、高产和农户小麦间穗数差异不显著;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穗粒数增加,不同产量水平间均差异显著;超高产、高产小麦间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农户小麦。随产量水平的提升,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的LAI及群体叶面积持续时间、光合势、LAI增长率和生长率均逐渐增加,群体净同化率在不同产量水平间差异不显著。小麦超高产、高产栽培的关键为在获得适宜收获穗数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协调增加。提高穗粒数是实现超高产、缩小产量差的关键。超高产、高产小麦应在孕穗期适宜光合面积的基础上,花后维持较高的光合面积,提高生物重和籽粒重。  相似文献   
38.
为明确遮阴及氮肥对新疆南疆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大田条件下以‘新冬20号’为材料,设置4种遮阴处理(S_0,S_1,S_2和S_3)和4种氮肥水平(N_0,N_1,N_2和N_3),分析遮阴和氮肥互作对南疆冬小麦粒重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和施氮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且遮阴处理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大于施氮影响。千粒重与灌浆速率、阶段籽粒累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遮阴(S_0)和轻度遮阴(S_1)处理,灌浆速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灌浆持续时间随遮阴程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延长;N_2S_1处理阶段籽粒重量和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除N_0S_1外);在中度遮阴(S_2)和重度遮阴(S_3)条件下,灌浆速率随遮阴程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虽然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有所延长,但阶段籽粒重量和千粒重随遮阴程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轻度遮阴(拔节期~抽穗期遮阴10%,抽穗期~成熟期遮阴25%)条件下,可以通过适量增施氮肥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来弥补遮阴导致的灌浆速率下降,进而增加小麦粒重;在中度遮阴(拔节期~抽穗期遮阴20%,抽穗期~成熟期遮阴50%)和重度遮阴(拔节期~抽穗期遮阴30%,抽穗期~成熟期遮阴75%)条件下,应控制氮肥用量,拔节期追施纯氮103.5kg/hm~2以上虽然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延长,但无法弥补遮阴和施氮下灌浆速率下降的不利影响,阶段籽粒重量和千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39.
指出了生态用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是表征一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晴雨表",对国内外生态用地的概念、分类进行了系统的综述,提出了应根据研究区域的生态功能特点进行生态用地概念的界定和分类,探讨了生态用地的研究方法并比较它们的利弊,展望了生态用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0.
采用冷棚半熟料大墩式香菇栽培模式生产香菇,经过3个栽培周期(3年)的试验研究,与半熟料陆地香菇栽培模式和冷棚半熟料三柱联体香菇栽培模式进行比较,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①新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工时;②新模式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污染率低、成品率高、转色早、出菇早的特点,生物学转化率在95%以上;③新模式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菇农容易掌握,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