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广东客家茶代表产品的主要品质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广东梅州、河源、韶关等12个不同地域和品质风格客家茶鲜叶及其成品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并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是鲜叶蒸青样,还是成品茶,不同客家茶之间的主要品质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总量均不同程度地显著高于新引进客家对照种龙井43(CK),总体上呈现出大叶种仁化白毛茶、潭山水仙茶和锅叾水仙茶>中叶种西岩乌龙>小叶种黄坑茶、官田茶、清凉山茶和上莞茶》CK的趋势;成品茶中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是形成客家茶叶独特“高火甜韵”或“炒米甜韵”和“甘浓而不苦涩”特征的主要物质基础,而影响这些品质成分含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客家本土茶树的种性和传统的“晒(晾/做)青+长炒青冶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的红叶1号、红叶2号、丹妃和云南紫娟4种红紫芽品种(系)为供试材料,以英红九号绿芽品种为对照,通过分析酶活性研究了红紫芽茶花青素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其与花青素、茶多酚、儿茶素组分等重要酚类物质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红紫芽茶花青素合成过程中,同一季节不同品种(系)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与茶多酚总量和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正相关,为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类黄酮-3-羟化酶(F3H)、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黄酮醇合成酶(FLS)、花青素合成酶(ANS)和花青素还原酶(ANR)等活性能力与花青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春季各样品儿茶素(C)含量与PAL酶活性显著正相关,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与DFR酶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一季节不同品种(系)CHS、F3H、ANS以及ANR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凌彩金  王秋霜  赵超艺  刘淑媚  曾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06-1507,1520
对广东英德坑口咀代表性品种茶园土壤6种重金属铬、铜、铅、砷、镉、汞的含量及安全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值均低于NY 5020-2001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定值,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在安全范围之内,表明茶园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4.
茶园土壤重金属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的安全性是影响食品安全性的直接因素。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对茶产品的食用安全和卫生问题关注度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等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解决茶叶污染问题、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必须从源头有效控制茶园土壤环境和质量。因此,对茶园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茶叶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消费者尧生产者双向全过程的可追溯并辨别真伪,针对英红九号茶树种植、加工和流通方式,基于研究单位的生产要素现状,引入超高频RFID技术,结合网络信息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超高频RFID网络化英红九号红茶追溯系统,系统采用.NET技术,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 VB.NET、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T-SQL语言开发设计袁运用C/S与B/S 相结合的网络架构,随机生成20位追溯码与标签自带的ID形成唯一的对应关系并指向对应的批次和产品类型,这种采用三层结构开发相结合的技术方式实现数据采集、追溯尧共享以及查询等功能,数据和业务处理都集中在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构建并实现了英红九号红茶追溯系统,满足政府职能、公众以及生产者对英红九号品牌的保护、产品质量跟踪以及市场监管等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从文献结果看,国内对普洱茶的急性毒性研究较多,样品主要包括配方普洱茶和多个年份产的普洱茶。配方普洱茶和标准普洱茶的LD50在10 g·kg^-1左右,说明普洱茶提取物属无毒和无致突变作用产品。普洱茶中的铝和其他元素含量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的浓度限量。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存在曲霉、青霉、根霉、木霉、酵母、乳酸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类群。致病菌-大肠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由此可见,普洱茶在急性毒性、重金属、致病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饮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广东客家茶的感官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客家历史名茶产区梅州、河源、韶关等地选择了19个客家茶样进行感官质量审评分析,研究客家茶的个性、共性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发现,传统客家茶的共性品质特征是外形灰绿壮结重实、滋味醇厚,有明显的高火甜韵或炒米香;而现代创新客家茶则甜韵花香清长、滋味醇和。这些特征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茶叶的品质特征,主要取决于客家地区特有茶文化传承、特定的采制技术、区域自然条件和特有的茶树品种等4个因素,其中反映传统客家茶高火甜韵品质特征的甜味分值与可溶性糖总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培养基中人为添加甲醛、不同甲醛浓度的覆土栽培模式对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量为甲醛与培养料比为1/500以下时,培养基中添加甲醛处理和覆土甲醛处理对香菇子实体的甲醛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广东省清远市、梅州市及河源市3个地区茶叶样品中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茶样中水分、干物质、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并通过多总体均值向量检验法分析了这3个地区茶叶中矿质元素、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部分地区茶叶中矿质元素、生化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广东英德13个村镇茶园土壤质量及重金属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察广东英德地区茶园土壤的质量及重金属安全性,本研究采集了该地区13个村镇的茶园土壤样品76份,以国标方法对土壤酸碱度、肥力指标以及6种重金属铬、铜、铅、砷、镉、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对土壤重金属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有10个地块出现酸化和碱化,占土壤总数的13.15%,其中沙口镇和云岭镇部分茶园土壤已发生酸化;大湾镇、石牯塘、石灰铺镇部分茶园土壤发生碱化。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土壤样本在散点图中位置相对集中,处于正负2较低的位置,说明英德绝大多数茶园土壤肥力较低。根据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来看,有9.21%的土壤砷污染指数超标,1.31%的茶园土壤汞污染指数超标和铬污染指数超标。大部分土壤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低于0.70,处于安全级别。有3.95%的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达到警戒级,包括望埠镇、石灰铺和英红镇;1.31%的茶园土壤重金属为轻污染级别,位于东华镇。研究认为,广东英德地区茶园土壤肥力相对较低、出现酸化和碱化现象,少量茶园土壤重金属出现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