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中国具代表性的东方蜜蜂遗传资源中7个种群的线粒体DNA tRNA~(leu)~COⅡ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43个单倍型,其中10个单倍型在GenBank数据库对比确认属于新发现单倍型;7个群体中,阿坝中蜂、滇南中蜂和海南中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长白山中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其他群体遗传多样性居中;不同种群间遗传距离变化较大,其中海南中蜂与滇南中蜂、阿坝中蜂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长白山中蜂与云贵中蜂、北方中蜂、华南中蜂间的遗传距离最小;聚类分析显示7个种群可聚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52.
<正>小檗属是小檗科中最丰富的一种灌木植物,是小檗科(Berberidaceae)中的大属之一,业内习称为“三颗针”,又名铜针刺、刺黄连、小檗等;其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喜生于高海拔山区的山坡、林缘、灌丛、沟边[1]。本属植物为常绿或落叶灌木,枝条被绒毛或无毛,通常具刺,刺单生或3~5分叉,叶通常具柄,着生于短枝上。花序单生、簇生或形成圆锥、伞形、  相似文献   
53.
王瑞生 《蜜蜂杂志》2022,(11):23-26
为了调查有毒蜜源植物雷公藤在重庆地区的分布,提出重庆有毒蜜源雷公藤场地养蜂防止中毒的预防措施,为重庆养蜂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了调查访问、实地勘察和测定蜂蜜中雷公藤甲素相结合。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有毒蜜源植物雷公藤分布在秀山县、武隆区和石柱县的局部区域,其他区县未发现雷公藤分布。说明重庆部分区域的有毒蜜源植物雷公藤会影响重庆养蜂业,需加大预防措施,避免对重庆养蜂业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蜜蜂常规育种及非常规育种两个方面论述了蜜蜂育种技术的原理和进展,展望了蜜蜂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55.
56.
五、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Koidz. 伞形科(Vmbelliferae)多年生草本,高20—80cm,茎单生有明显的纵肋,叶为二同爿习状全裂,最终裂片呈条形,全缘。大型复伞形花序,花白色或黄色,小伞形花序有花4-9朵。  相似文献   
57.
选取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蜂群,通过拌糖水饲喂方式投给高、中、低三种浓度的LfcinB(4-9),给药后9天和18天,分别测定试验蜂群的发病率、幼虫死亡率等指标,以评价LfcinB(4-9)对中蜂的抗病效果。结果显示,隔天饲喂9天LfcinB(4-9)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抗病效果最高为59.84%;隔天饲喂18天低浓度的LfcinB(4-9)糖浆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抗病效果最高为72.02%。这提示LfcinB(4-9)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具有抗病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58.
自然分蜂是蜜蜂繁衍后代、扩大种族的唯一方式,是蜜蜂社会性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蜂群在迁飞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机制备受关注,也是蜜蜂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就蜂群准备迁飞和迁飞过程中个体及群体中存在的一些行为机制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9.
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遗传进化规律,依据SB14f/SB15r引物所扩增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片段序列对该病毒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主要分为欧洲型、远东型和南非型3个基因型。欧洲基因型分为中欧和英国亚型,远东基因型分为东方蜜蜂和西蜂亚型。提示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总体上按地域分型。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解析重庆武隆中华蜜蜂的遗传变异及种群分化特征,为该地区传粉昆虫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重庆武隆中华蜜蜂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并结合我国其他地区57群中华蜜蜂的重测序原始数据进行种群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测序共获得武隆中华蜜蜂有效数据(clean data) 33.53 Gb,发现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共3 886 321个,小片段的插入与缺失(small indel)位点1 392 028个。在武隆中华蜜蜂样品中筛选出具有相同变异位点的非同义SNP突变基因589个,编码区发生small indel的基因214个。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赖氨酸降解、轴突导向、细胞外基质受体互作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最终获得16个具有相同SNP和small indel的突变基因,其中包括嗅觉受体基因2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1个。武隆中华蜜蜂与我国其他地理型中华蜜蜂可能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与华中中蜂和北方中蜂(陕西安康)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推测氨基酸代谢、神经系统发育、嗅觉进化、抗逆性能改善以及对温度偏好性的转变与武隆中华蜜蜂适应重庆本地自然环境有关。随意引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