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70篇
  49篇
综合类   598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295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探索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变化及其规律,进一步阐明其引发病因,为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诊断、加州乳房炎测试法(CMT)、革兰氏染色、菌液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对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及病原菌种类况以药物治疗情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年平均发病率为8.3%,其隐性乳房炎乳占总乳区的40%。奶牛场长期使用头孢噻呋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乳房炎中分离得到的假丝酵母菌和毕赤酵母菌分别占真菌中的73.1%和25%,其中热带念珠菌占38.5%;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分别占细菌中的22.7%和9.1%。【结论】该奶牛场的奶牛乳房炎的年发病率及隐性乳房炎乳较高,真菌比细菌感染率要显著,这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气候和牛场环境等因素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42.
红铃虫是世界性的重要棉花害虫,自转Bt棉花商业化种植之后,其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红铃虫对Bt的抗性发展严重威胁着Bt棉花的可持续应用。本文概述了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现状及其抗性机制,以期为科学制定红铃虫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改革创新动力主要来自学校、企业和学生,学院为了寻求教学理念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给实习学生提供具有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创业及实习场所。企业的动力来自于提高林业职工专业素养的需求,培养方案结合林业生产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企业文化进校园,提高职工忠诚度。学生的动力来自于工作、学习两不误,相辅相成,校企合作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44.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是稻属中保存较多原始性状特征的种类,对病害、虫害及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良好,尤其是高抗白叶枯病,蕴含大量优良基因,既可作为抗病、抗虫、耐旱和耐盐碱基因发掘及水稻育种的优良抗源材料,也可作为稻作高蛋白、高赖氨酸等改良稻米品质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但疣粒野生稻(GG基因组)与栽培稻(AA基因组)亲缘关系较远,其遗传特性研究和发掘利用远落后于普通野生稻等其他野生稻.文章通过综述疣粒野生稻分类和命名、优异性状、遗传特性及其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疣粒野生稻研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指出当前疣粒野生稻赖以生存的原生境不断遭到破坏,其生存形势已十分严峻,若现存的居群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流失;此外,疣粒野生稻基因组的复杂程度限制了其功能基因及基因家族的研究,同时增加了同源基因克隆的难度和准确度,致使疣粒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进程缓慢,以疣粒野生稻为亲本的育种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今后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疣粒野生稻研究:(1)重视疣粒野生稻的保护,加强保存、保护措施研究;(2)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包括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蛋白组学分析和代谢组学技术等开展疣粒野生稻优异性状调控机理研究,加强抗病、抗虫、耐旱及耐阴等功能基因的发掘.(3)加强疣粒野生稻杂交障碍和杂交后代不育研究,寻求克服杂交障碍及挽救杂交后代的方法,促进疣粒野生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5.
山东省菏泽市及周边地区玉米种植广泛,全株玉米青贮用于养殖牛羊越来越多,为选择出高产优质全株青贮玉米品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从多个玉米品种中选择7个进行种植试验,对各品种收获期、株高、鲜重、干重、粗蛋白质含量等生产性能和营养指标进行测定。从筛选试验结果来看,渝青386号植株高大、双果穗多、果穗饱满,抗逆性好,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高,干物质产量达到18402.67 kg·hm^-2,收割时粗蛋白质含量为8.59%,适合菏泽市及周边地区青贮玉米种植。玉米品种奥玉5102号、先禾518号和大京九4059号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6.
以转Xa 21基因的水稻优良恢复系BR527为抗白叶枯病基因供体,分别与不育系金23A、G46A、D62A、D200A进行组配,研究该基因在改良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方面的作用。分子检测表明,供体基因能够稳定遗传给杂交组合;田间接种鉴定发现杂交组合对P1,P2,P3,P4,P6和CII,CIV,CV等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均表现出抗或高抗,揭示Xa 21基因的抗性好,抗谱广;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这些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与对照组合比较没有明显改变。说明该基因可以作为一个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在杂交水稻抗性改良上上加以应用,与此同时,得到了四个白叶枯病抗性改良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  相似文献   
47.
魔芋试管芋形成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步成苗分化的魔芋组培苗长至3~4 cm,分株切割,置入诱导试管芋的不同配比的6种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的光、温条件下培养约20 d,在培养基MS NAA 1 mg/L PP3331 mg/L、光照1500~2000 lx、温度25~30℃的培养条件下,试管内大量形成试管芋。试管芋播种于大田,成活率达100%,5~6个月收获150~200 g的球茎。  相似文献   
48.
利用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研制发酵培养基。啤酒、味精废水和沼液经稀释,添加某些成分后成功研制出微生物发酵培养基。比较研究了真菌、细菌和链霉菌(生物农药生产菌)利用废水发酵培养基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井冈霉素菌和阿维菌素菌不能利用废水培养基,特异链霉菌TAS-1和乳黄色细菌HX-0501能利用废水发酵培养基。经生物测定,其发酵代谢产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很高的拮抗作用。为利用工农业废水生产生物农药,微生物处理废水及废物再生利用找到了一条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马蹄金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等研究,按照柯赫氏法则确定此病由胶孢炭疽菌和交链孢引起的.室内药剂毒力测定实验表明,保鲜克和百菌清对炭疽菌和交链孢菌丝的扩展蔓延作用较好,代森锌和退菌特对炭疽菌和交链孢的孢子萌发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0.
影响魔芋花药培养褐变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魔芋花药培养中褐变的一些因素研究,花药的消毒方法、冷处理、基因型、培养过程的温度、光照强度等都影响褐变的发生.通过对以上几个因素的调整,使褐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褐变率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