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62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金属采矿产生的尾矿不但粒度小、重量轻、表面积大 ,堆放时易流动和形成塌漏 ,而且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 ,对附近的村镇、农田、水源等构成极大威胁[1~ 3] 。因此 ,为保护环境、减小矿业开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金属尾矿库的土地复垦将非常必要[4 ,5] 。早期的结果表明 ,重金属的毒性和营养物质的缺乏是矿区植物定植的主要限制因子[6 ,7] 。添加改良剂和化学肥料来改变矿砂性质从而改善植物生长条件 ,实现尾矿库的植被恢复是一个可行的途径[8,9] 。有机物料的施用不但改善了尾矿砂较恶劣的物理性状 ,并且其分解产物具有一定的活性基团 ,很容易…  相似文献   
92.
为探究赤铁矿的晶面效应对Cr(Ⅵ)迁移的影响,采用批实验研究了{001}主导晶面的片状纳米赤铁矿(HNPs)与{110}主导晶面的棒状纳米赤铁矿(HNRs)对Cr(Ⅵ)的吸附机制,并通过柱实验考察了不同环境因素(pH、入流浓度、流速和离子强度)对Cr(Ⅵ)在两种赤铁矿修饰石英砂表面的迁移规律。批实验结果表明:HNPs与HNRs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HNPs与HNRs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97 mg·g~(-1)和4.95 mg·g~(-1)。pH和离子强度增加,HNPs与HNRs对Cr(Ⅵ)的吸附量降低,表明吸附过程同时存在化学吸附和静电吸附机制。柱实验结果表明:pH增大,填充柱表面负电荷增多,减少了对Cr(Ⅵ)的滞留;增加初始浓度能够加快位点占据速度,增大流速导致Cr(Ⅵ)在柱内停留时间减少。离子强度增大,增强了阴离子竞争吸附,促进了HNPs与HNRs上Cr(Ⅵ)的解吸和迁移。相同条件下,由于{001}晶面对Cr(Ⅵ)的吸附点位密度低,导致Cr(Ⅵ)在HNPs中的滞留量小于HNRs。研究表明,赤铁矿不同主导晶面吸附构型的差异显著影响Cr(Ⅵ)吸附与迁移行为。  相似文献   
93.
关于人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人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标准中对有机氯农药的允许残留量作了明确规定.在1970年前,日本栽培人参曾一直推荐在播种前翻土时施入艾氏剂,残留部分由于土壤微生物作用转变为狄化剂.所以,日本人参检测狄氏剂残留量.朝鲜人参则检测七氯和七氯的环氧化物.我国栽培人参过程中主要使用五氯硝基本(PCNB)作为土壤杀菌剂,BHC和DDT则是由于森林施药而造成土壤残留.1983年我国公布停止生产有机氯农药,1984年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94.
经过多年的栽培研究,镇江市姚桥镇探索出“冬季利用大棚栽培春芹、春季大棚复种雍菜”的无公害高效栽培模式。春芹每667m^2产5000kg,产值10000元;雍菜每667m^2产1500kg,产值4500元。两茬合计14500元,扣除成本,净收益达10000元/667m^2。  相似文献   
95.
多功能固沙保水剂性能及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液相化学方法,微乳化、高剪切和非均相混聚技术,以风化煤和废弃塑料为主要原料,研制了集提供养分、固沙保水、改良土壤、修复荒漠化土壤作用于一体的3种多功能固沙保水剂,通过试验研究,优化出一组固沙保水剂.结果表明,该固沙保水剂的胶团粒径为20~60 nm,固结层抗压强度为5.30~16.10 MPa,抗冻融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良好,在风速15 m·min-1和25 m·min-1连续吹30 min、在风速30 m·min-1吹5 min均未见起尘及风蚀现象,抗风蚀性能显著.  相似文献   
96.
甲壳素生产废水集约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壳素生产废水是以海洋生物蛋白有机污染为主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污染负荷高、色度高和盐度高的特点。由于甲壳素生产过程中各部分废水污染程度和处理难度相差很大,试验采用混凝+微网处理/UBF/好氧联合工艺进行分质处理。结果表明,该集约化技术对甲壳素生产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COD平均为263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82%,生产工艺用水减少约40%,且后续废水量大大减少,具有明显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7.
吕玉珍  王玉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32-6934
[目的]为亚胺法造纸废水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行培养活性污泥,结合试验条件,确定控制工艺参数,研究SBR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亚胺法造纸废水的效果。[结果]在温度20~25℃,污泥龄18~23 d,进水0.5 h,曝气8 h,沉降1 h,排水0.5 h,闲置8 h,1个周期共18 h前提下,经8 h限制性曝气,SBR法对亚胺法造纸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80%~90%,色度降低了1000度左右,pH值更趋向中性,SVI值在60~100 L/mg之间。与其他处理方法(延时曝气、混凝法)相比,SBR法对废水中CODcr、TKN、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在80%左右,对COD的去除率也较好。[结论]SBR法是一种较理想的废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8.
在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种子萌发期,首先用0.5 mmol/L甘氨酸甜菜碱浸种,再用等渗的25% PEG-6000和1.6% 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了两种胁迫对烟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以及外源甜菜碱对该抑制的缓解作用,并对其生理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种胁迫处理对烟草种子的萌发均产生抑制作用,均降低其发芽率、发芽势  相似文献   
99.
中国城市污泥的性质和处置方式及土地利用前景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中国城市污泥产量巨大且成分复杂,如何对它进行合理利用已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若处置利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笔者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城市污泥的性质、处置方式与利用现状,讨论了中国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认为将污泥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地修复、林业利用、城市绿化和农田利用是中国城市污泥处置与利用的有效途径,并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0.
我国主要菜区土壤盐分、酸碱性和肥力状况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从全国主要菜区采取1201个典型菜田耕层土壤样品,对主要菜区土壤盐分、酸碱性和肥力(OM、NO3--N及速效P和K)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温室和大棚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土壤硝酸根的积累是引起土壤次生盐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土壤硝酸盐积累是氮肥过量施用所致。全国主要菜区温室和大棚土壤电导率高于蔬菜正常生长土壤电导率临界值(600 ?s/cm)的土样数分别占其总土样数的28.1%和29.3%,居于超高盐度水平(≧1000 ?s/cm)的土样数分别占9.5%和14.9%。温室和大棚土壤电导率与土壤硝态氮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温室:n = 285, r = 0.76**;大棚:n = 348, r = 0.86**)。(2)全国主要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处于中低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其临界值(20 g/kg)的土样数占总土样数的36.9%,处于高含量水平(≧40 g/kg)的仅为10.0%。(3)温室和大棚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大量积累,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全国主要菜区温室和大棚土壤硝态氮含量居于高含量水平(≧150 mg/kg)的土样数分别占其总土样数的33.0%和30.7%,土壤速效P含量居于高含量水平(≧150 mg/kg)的土样数分别占其总土样数的59.3%和35.3%。(4)北方温室和大棚菜田土壤酸碱度中性化明显,北方主要菜区温室和大棚土壤pH值(分别平均为7.2和7.3;温室:n = 270,大棚:n = 143)显著低于露地土壤(平均7.7,n = 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