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膨化与加酶玉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个饲养试验,研究了膨化及加酶处理玉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黏膜形态的影响。试验一分别用普通玉米、膨化玉米、普通玉米加酶及膨化玉米加酶为主要能量原料的饲料饲喂仔猪做4种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定时记录体质量和耗料量.计算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结果表明,膨化和加酶玉米均可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试验二分别用普通玉米、膨化玉米、普通玉米加酶及膨化玉米加酶为主要能量原料的饲料饲喂仔猪做4种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分别在断奶后第14天和第28天各屠宰1头公猪。取十二指肠、空肠前、中、后段以及回肠做组织切片,观察其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宽度。结果表明,断奶后14d,与普通玉米组相比,膨化玉米组和加酶玉米组都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二者共同处理组使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2种处理组都显著降低了空肠中段的隐窝深度;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空肠前段、后段和回肠的黏膜厚度。断奶后28d,2种处理组都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的黏膜厚度。  相似文献   
12.
用水稀释萃取样品中的甲醛,通过2,4-二硝基苯肼衍生形成甲醛腙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猪瘟病毒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古部分地区猪场进行了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区在较大范围内以非典型的猪瘟为主,发病多见于3月龄以下的仔猪,且以局部流行为主,母猪多呈隐性感染,部分母猪表现出繁殖障碍;个别地区仍有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急性典型猪瘟,发病猪场不同程度上存在免疫程序不合理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在此基础上对疑似病例进行了病理学检测和兔体交互免疫试验进行确诊,并对猪瘟野毒进行了分离。本研究不仅为内蒙古地区进一步作好猪瘟的防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猪瘟野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制备一种新型基因工程疫苗BTV-16 VLP疫苗,将蓝舌病病毒16型VP3与VP7基因片段插入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FastBac Dual质粒中,通过转染Sf9细胞,同时表达VP3与VP7蛋白。经负染后电镜观察到有与蓝舌病病毒形态相似的核心样颗粒,表明蓝舌病VP3与VP7蛋白能自主组装形成核心样颗粒,并通过Western Blot试验验证该核心样颗粒与蓝舌病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性。因此本研究成功构建出16型蓝舌病病毒核心样颗粒,为病毒样颗粒装配打下了基础,为制备16血清型BTV VLP疫苗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荔枝中20种登记农药多残留的同时快速检测问题,建立并优化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荔枝中7种杀虫剂和13种杀菌剂的分析方法。荔枝全果样品经80%乙腈水溶液提取后,用石墨化碳黑(GCB)净化,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采用Extend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电喷雾正负离子交替模式采集,多反应监测(MRM),外标法定量。20种供试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面积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20种农药在荔枝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9%~9.8%之间,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该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荔枝样品中20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索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本土牛牛肉黄脂现象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从呼伦贝尔市选取72头本土牛,每头牛均采集皮下脂肪及肝脏组织样本。采用5分制主观评分方法,对皮下脂肪样本进行颜色评分。以肝脏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ent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ARMS)分析参与β-胡萝卜素代谢过程的相关通路中关键基因BCO2 SNPW80X、BCMO1 SNP4、RDHE2 SNP2、ALDH8A1 SNP16和PPARCG1A SNP12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情况。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脂肪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挖掘不同颜色脂肪样本的代谢差异物,并将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72份皮下脂肪组织以白色为主,黄色脂肪(评分3分及以上)比例占到30.55%,BCO2、BCMO1、RDHE2和PPARCG1A等基因在不同样本中存在SNP差异,但这些差异与脂肪颜色无显著(P>0.05)相关性。黄色脂肪样本与白色脂肪样本相比,共鉴定到235个差异代谢物,这些...  相似文献   
17.
选用10只2~4岁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成年公羊,先进行40 d的生殖保健技术程序处理,然后采用DZCJ-4型电子采精仪刺激采精。结果表明:未经生殖保健的2只公羊对各种电刺激的输出电压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但均未能采出精液;经过生殖保健处理后,电刺激能使公羊迅速发生阴茎勃起和射精,在非繁殖季节可成功采出精液,随着采精次数的增加,精液品质明显提高。结论:对德国肉用美利奴成年公羊采用生殖保健技术程序处理,再进行电刺激采精,精液品质可以达到正常人工授精的标准,并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水溶性铜锌复合微肥对花魔芋光合特性有很大影响:喷施2次后花魔芋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分别提高541.11%、64.20%、67.78%,胞间CO2浓度降低35.88%;花魔芋地径、株高和叶盘分别增加23.3%、增加22.5%、25.5%;处理后的魔芋植株更高,叶片更宽大,具有更大的光合面积和更强的光合特性,倒苗时间延后20天以上,总产量增加38.31%。  相似文献   
19.
从乳用动物的品种、年龄、饲养管理、泌乳期、健康状况、挤乳情况、微生物污染、残毒污染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原料乳品质的因素,并总结提高鲜乳卫生品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噻唑磷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在广东和广西2地进行了10%噻唑磷颗粒剂在甘蔗上残留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噻唑磷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并对甘蔗中噻唑磷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甘蔗样本用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 (GC-FPD) 检测。结果表明:在0.01、0.1和1 mg/kg添加水平下,噻唑磷在甘蔗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84%,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为2.6%~3.4%;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4%~86%,RSD为4.1%~6.7%。噻唑磷检出限 (LOD) 和定量限 (LOQ) 均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噻唑磷颗粒剂在广东和广西甘蔗中的消解不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没有显著的消解规律,呈现的特点是浓度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趋势,施药后14~21 d甘蔗中噻唑磷的残留量达到最大值0.027 mg/kg;噻唑磷在土壤中消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8.6~9.6 d,属易降解农药;噻唑磷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甘蔗中噻唑磷对人群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值为225%,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较大,还需进一步结合噻唑磷在人体内的代谢行为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值为57%,表明按照推荐剂量施用10%噻唑磷颗粒剂,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较低,对消费者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