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肌肉可以维持哺乳动物运动功能并调节机体代谢,它的数量和分布对肉质有重要影响,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及其遗传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家畜的产肉量和肉品质,研究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TP53INP2对自噬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已有研究,而对于牛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尚未报道。【目的】探究TP53INP2对秦川牛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为肉牛肉用性状分子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检测了TP53INP2在24月龄秦川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同时分析了其在体外培养的牛骨骼肌成肌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表达规律;合成TP53INP2基因siRNA并转染秦川牛成肌细胞,转染后12h进行诱导分化,观察成肌细胞表型变化,并利用RT-q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其在诱导分化第四天时分化标志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RT-qPCR结果显示,TP53INP2在成年秦川牛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小肠组织中表达量最低。TP53INP2在成年牛心脏、肝脏、肾脏、网胃、瘤胃中表达量较高,在其余组织中表达量较低(与背最长肌相比)。2.随着成肌细胞的分化,该基因在第0—4天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在第4天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呈下降趋势。3.在成肌细胞中干扰TP53INP2后,试验组肌管的数量和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干扰TP53INP2并提取细胞总RNA,RT-qPCR结果显示,成肌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肌球重链蛋白3(MYH3)相对于对照组表达量显著降低。5.干扰TP53INP2并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试验组MYOG、MYH3、MYOD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干扰TP53INP2对牛成肌细胞的分化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该基因可能对秦川牛肌肉组织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可对其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以期用于肉牛的分子育种实践中。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稳定成熟的牛成肌细胞胰岛素诱导成脂分化体系,为肉牛肉脂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取1日龄荷斯坦公牛犊后腿肌肉,用Ⅳ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成肌细胞,用胰岛素诱导成肌细胞成脂分化,以未添加胰岛素的培养基为对照组,检测成肌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并分析与成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C/EBPα、C/EBPβ、C/EBPδ、PPARγ、Myf5、MyoD)分别诱导第3,6,9,12,15天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分析牛成肌细胞的诱导分化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了牛原代成肌细胞。胰岛素处理组细胞中脂滴的油红O染色明显,C/EBPβ、C/EBPδ、PPARγ和MyoD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C/EBPα和Myf5基因相对表达量则下降;用DMEM高糖培养基+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FBS)培养时,C/EBPs基因相对表达量总体高于DMEM高糖培养基+体积分数20%FBS+体积分数10%马血清(HS)。【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了牛成肌细胞,建立了适于牛成肌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用胰岛素诱导成肌细胞成脂分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23.
为了提高牛体外受精率,探讨牛冷冻精液不同获能方法对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对牛冷冻解冻精液进行了两次离心获能法与一次离心加上游法获能对体外受精效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次离心组受精率卵裂率(75.6-±4.5)%与一次离心加上游法组受精卵裂率(76.4±1.9)%无显著差异(P>0.05);二次离心组囊胚率(35.7±4.1)%与一次离心加上游法组(36.3±2.7)%差异不显著(P>0.05).而两次离心组却可以大大节省了体外获能时间.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胚胎移植受体母牛的选择效果,分别对共计686头西门塔尔牛与黄牛杂交母牛、本地黄牛母牛和荷斯坦母牛受体进行冷冻胚胎移植试验。结果表明,移植妊娠率分别为48.57%、49.53%和53.65%,彼此差异不显著(P0.05);对其中大于16月龄育成牛、3~7岁成母牛及大于7岁成母牛作为受体的移植效果进行分析,大于16月龄育成牛移植效果最好,高于7岁以上成母牛移植妊娠率(P0.05),但与3~7岁成母牛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5.
肌间蛋白(Myomesin)基因家族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的M线中,是M线的重要连接器,主要参与肌原纤维的组装和机械力量传导,在哺乳动物中有3种亚型。肌间蛋白2(Myomesin-2,MYOM2)是Myomesin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其与骨骼肌和心肌发育有密切关系,在肌肉收缩和关节发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很多人类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MYOM2同时对畜禽肉品质改善起重要调控作用,可作为候选基因改善畜禽的肉嫩度。本文综述了MYOM2的发现过程、基因信息及其在临床医学和畜牧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秦川牛生长激素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部分体尺性状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502头2周岁左右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生长激素基因上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其与秦川牛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GH基因第5外显子中发现了2处SNPs,分别为错义突变和同义突变。位点1经AluⅠ酶切后产生AA、AB和BB 3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25 7和0.174 3;卡方检测显示,该位点在所检测秦川牛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y不平衡状态;关联分析表明,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在体高、胸围、体斜长和尻长上差异显著。位点2经AflⅡ酶切后产生CC和CD 2种基因型,C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902 4和0.097 6;卡方检测显示,该位点在所检测秦川牛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y不平衡状态;关联分析表明,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在腰角宽、坐骨端宽和尻长上差异显著。第5外显子2个位点合并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双杂合基因型个体各体尺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并且多标记位点的组合效应高于单标记位点。【结论】组合ABCD各体尺性状数值均高于AB和CD基因型,组合ABCD可能是影响牛体尺性状的最佳基因型组合。  相似文献   
27.
性别对秦川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是影响生长发育和肉品品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年龄在3岁左右的秦川牛公牛3头、母牛3头、阉牛3头共9头牛进行屠宰试验,并在同一部位(背最长肌处)进行取样测定水分、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肉色、蒸煮损失、失水率、嫩度和系水力9项指标。结果如下:秦川牛的性别对背最长肌处的水分,粗灰分和肉色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其余指标在不同性别之间则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 。其中母牛嫩度(2.15N)优于阉牛(3.41N),公牛最差(4.47N);母牛蒸煮损失(29.5%)大于公牛(28.08%),阉牛最低(26.13%);阉牛系水力大于母牛,公牛最差,失水率结果与之相反;公牛粗蛋白含量(25.86%)高于阉牛(23.02%),母牛最低(21.90%);粗脂肪含量结果与之相反。综合几个指标可以得出:秦川牛阉牛肉质优于母牛,公牛最差。  相似文献   
28.
29.
猪食道口线虫病是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线虫性疾病,养殖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以分离新生牛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的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为基础,采用MTT比色法和油红O提取比色法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牛前脂肪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同时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浓度EGF处理细胞第8天时对分化标志基因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acid-binding protein,A-FABP)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 ng/mL EGF能极显著地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P<0.01),在分化诱导后添加不同浓度的EGF在第8天均可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并能促进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LPL、PPARγ和A-FABPmRNA的表达.EGF可以促进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