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10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药用真菌发酵产物调控肉鸡内分泌及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药用真菌接种到以山芋渣为主并添加不同量的黄芪固态基质中进行发酵,获得发酵菌质,研究菌质对肉鸡内源性激素代谢、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质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AA肉鸡,对AA肉鸡的内源性激素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各试验组的生长激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1组的胰岛素、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3组的四碘甲腺原氨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各试验组的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在配合疫苗使用的情况下,肉鸡血清中禽流感-H5亚型、新城疫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各试验组的免疫器官重量也比对照组高,说明菌质可提高肉鸡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2.
淋巴肉瘤是多类型的肿瘤,犬猫等小动物均有发生。临床上以多中心型、消化型、胸腺型淋巴肉瘤为主。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于2008年3月收治一病犬,经临床症状观察、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组织触片、血液涂片等病理学检查,最后诊断为犬淋巴肉瘤。根据病理组织学和剖检结果,该病例属于多中心型淋巴肉瘤。  相似文献   
53.
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越来越多,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猪衣原体病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猪衣原体病在猪场的平均阳性率较高。给猪场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是很多养殖专业户对猪衣原体病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采取适当的药物预防或疫苗接种等措施。鉴于该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且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笔者在此对猪衣原体病做一介绍,以便对兽医临床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朋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4.
我国鹅主要传染病防控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目前我国鹅主要传染病发生情况 1996年前的鹅病毒类病有小鹅瘟、鹅鸭瘟病毒感染症;细菌类病有鹅巴氏杆菌病、鹅大肠杆菌病、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鹅蛋子瘟)、鹅沙门菌病、葡萄球菌病;霉菌病有鹅曲霉菌病、鹅口疮、黄曲霉毒素中毒.整个行业的趋势是鹅病少,鹅好养,有效益.  相似文献   
55.
我们采用反向间接血凝、琼脂扩散、对流免疫电泳、乳白鼠接种、乳兔肾上皮单层细胞培养方法等诊断猪口蹄疫。试验结果证明乳兔肾上皮单层细胞和乳白鼠对猪口蹄疫病毒具有高度的易感性;而对流免疫电泳和反向间接血凝具有快速的诊断特点。  相似文献   
56.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研究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DS_(76)是近几年传人我国引起蛋鸡产蛋量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由腺病毒引起,可通过垂直和多种水平途径传播,对26~43周龄产蛋鸡影响最大,只产薄壳蛋、无壳蛋,卵巢和输卵管是该病侵害的主要部位。从鸡体分离鉴定的3个毒株经血清学交叉试验证明,与EDS_(76)AV_(127)标准株密切相关,而与其它禽腺病毒无关。用AV_(127)特异性单抗建立的荚心ELISA特异、灵敏.筛选的H_(91-1)毒株制备的袖乳剂灭活苗在江苏大面积使用后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57.
兔出血症病毒形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鸡副粘病毒病防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城疫病毒是禽副粘病毒Ⅰ型唯一的成员,在许多教科书及研究论文中均认为水禽有甚强的抵抗力,不引起感染发病。但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已被江苏省的王永坤和广东省的辛朝安两位教授所发现。鹅副粘病毒病的出 现大大增加了新城疫防制的难度。   一 .禽副粘病毒病流行概况   自 1926年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塔维亚和英国的新城发现并分离到新城疫病毒,该病至今还在全世界流行发生。在七十多年中全世界新城疫病毒曾发生几次大流行。第一次大流行从 1926年至六十年代初期,在 30余年中从印度尼西亚和英国传播到世界各地,造成养鸡业的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59.
番鸭细小病毒M91G27株VP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从纯化番鸭细小病毒M91G27毒株鹅胚尿囊液中扩增出病毒结构多肽VP3基因。将该PCR扩增片段克隆入pUC18质粒载体的HincⅡ和SacⅠ位点之间,酶切分析筛选到含1.6kb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MP13。结果表明:该片段与国外已报道毒株核苷酸序列有98.8%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有98.1%的同源性,证明该重组质粒是VP2基因的克隆。  相似文献   
60.
鸭流感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