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8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34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240篇 |
基础科学 | 217篇 |
7篇 | |
综合类 | 587篇 |
农作物 | 8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54篇 |
植物保护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101篇 |
2014年 | 229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60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目的】研究静磁场处理对人白血病细胞DNA的损伤模式与损伤程度,为肿瘤细胞的物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人白血病细胞K562为试材,对其进行8.8mT静磁场处理6,12,24,30,36h后,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并对细胞进行计数,同时联合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以及原子力显微镜观测方法,分析经过静磁场处理后K562细胞DNA的损伤模式。【结果】K562细胞在8.8mT静磁场中处理24h,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彗星尾长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处理时间延长到30h,尾部DNA含量和尾长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随着静磁场处理时间的增加,K562细胞DNA的损伤模式与损伤程度发生变化。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静磁场处理12h,K562细胞DNA已经发生损伤,细胞DNA分子的平均高度增加,平均长度减小;静磁场处理24h,DNA链变短变粗,小片段DNA明显增多,部分DNA发生断裂;静磁场处理36h,细胞DNA形态发生显著变化,DNA大部分断裂成小片段,小片段DNA之间相互交联成板状聚集体。【结论】8.8mT静磁场对K562细胞有杀伤效应,并且这种杀伤作用具有随处理时间延长而累积的效应。随着静磁场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DNA经历了解链-断裂-交联和断裂并存的变化过程,DNA损伤程度亦逐步加剧。 相似文献
102.
对几株粘细菌菌株进行显微特征的观察、比较,从而更直观、更准确地了解粘细菌的形态特征,为粘细菌分类鉴定奠定基础.借助体式显微镜(Stereomicroscope,SMC)、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icity microscope,TEM)技术,对广东药用植物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黄色粘球菌 Myxococcus xanthus 42-lyheh-1、橙色粘球菌 Myxococcus fulvus sp-lmz-1、叶柄粘球菌 Myxococcus stipitatus 42-4-1、匣状粘球菌 Pyxidicoccus fallax 42-10-3、弱小珊瑚杆菌 Corallococcus exiguous 42-3-1、珊瑚状珊瑚杆菌 Corallococcus coralloides 42-x1-4、大孢珊瑚球菌 Corallococcus macropsporus sp-lmz-2、过渡原囊菌 Archangium gephyra 42-10-1和孢囊杆菌 Cystobacter minus 42-mts-2分别进行了子实体结构、菌落形态、营养细胞和粘孢子的观察和精确的测量,进一步完善了粘细菌形态特征的描述,为粘细菌的分类鉴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北京山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山地森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对北京延庆山区6种植被类型下不同层次土壤的脲酶、蛋白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林分类型之间所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均表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蔗糖酶、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在不同林分类型中均表现出阔叶林优于针叶林,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所测5种酶活性在6种林分类型A层表现出聚集分布,以脲酶最具代表性。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与所测5种酶活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显著相关,而有效磷与各种所测酶活性均呈负相关。运用主成分分析可知,土壤酶在第1、2主成分中比重较大,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结合相关分析认为,碱解氮与脲酶可以作为该地区土壤质量评价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04.
Based on the stochastic medium theory, influence on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soil by tunnel excavation was studied. formula for predicting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rock and soil mass caused by tunnelling were deduced. And especially for the tunnel with circular arch section, half analytic solution for this problem was put forward. Furthermore, a program was developed to compute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rock and soil mass resulted from excavation. The deformation failure criterion of stochastic medium for estimating the surroundings safety was provided and was applied in an engineering example, which prov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were reasonable and significant for the tunnel safety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05.
畜禽基因组选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是继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之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畜禽遗传评估的新方法。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GS在畜禽育种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其他方法相比,GS优势明显,是当前畜禽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系统地阐述了GS估计染色体片段效应的方法及其准确性比较,详细介绍了影响GS准确性的因素、GS的经济效益,以及世界各国学者研究GS在实际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最后简述了中国畜禽育种开展GS策略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生态条件和种质因素对烤烟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为低危害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贵州道真县、威宁县、盘县和天柱县采集K326、云烟87和贵烟1号3个烟草品种的C3F和B2F等级烟叶初烤样品,测定不同烟叶样本有机酸类、生物碱、多酚类、甾醇类物质等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分析烤烟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品种和地区差异性。【结果】同一地区3个品种(系)间的有机酸和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道真县和盘县不同品种间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威宁县和盘县不同品种间烟叶甾醇类物质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威宁县、天柱县不同品种间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和道真县、天柱县不同品种间烟叶甾醇类物质含量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烟叶间的有机酸、生物碱、多酚和甾醇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地区间烟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总含量的差别明显大于品种间。【结论】生态条件对烟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影响明显,种质因素对烟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针茅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羊采食和反刍行为的影响,为针茅草颗粒生产原料适宜含水量、粘合剂添加量和颗粒直径等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条件(原料含水率为12%~14%,14%~16%和16%~18%;颗粒直径为3,6和8mm;粘合剂添加量为1%,3%和5%)制备的针茅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羊进行饲喂试验,对其采食和反刍行为进行观测。【结果】舍饲条件下,饲喂针茅草颗粒羊的平均昼夜采食时间302.18min,昼夜总反刍时间平均为377.43min,昼夜反刍周期19.40个、昼夜每个反刍周期持续时间22.51min,每个反刍周期逆呕食团27.37个,昼夜反刍食团咀嚼总次数为20 672.64次,2个食团吞咽平均逆呕间隔时间5.13s,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为54.57次,咀嚼时间为60.23s。【结论】针茅在粉碎粒度为6mm、颗粒直径为8mm、原料含水率为14%~16%、粘合剂添加量为3%条件下加工成草颗粒,乌珠穆沁羊最喜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克隆山葡萄(Vitis amurensis)CBF1转录因子基因(VaCBF1),为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及其在植物抗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植物CBF基因AP2/EREBP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利用PCR法从山葡萄cDNA中扩增VaCBF1基因的中间片段。再根据中间片段区域设计2对特异引物,采用反向PCR法扩增VaCBF1基因的5′端和3′端序列。将中间片段与5′端和3′端序列拼接后得到山葡萄VaCBF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据此设计1对特异引物,PCR扩增VaCBF1基因编码区的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山葡萄VaCBF1基因在不同逆境胁迫(干旱、低温、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从山葡萄中克隆得到VaCBF1基因cDNA全长序列,其长度为762bp,编码253个氨基酸,在GenBank注册号为DQ517296。同源性分析证实,VaCBF1属于CBF转录因子家族。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低温胁迫可以诱导山葡萄VaCBF1基因高表达,而该基因的表达不受盐及干旱处理诱导。【结论】首次从山葡萄中克隆了VaCBF1基因,并证实该基因参与了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应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明确新疆克拉玛依种植的瓜尔豆(Cyamopsis tetragonoloba L.)新爆发的细菌性病害的病原,以防止该病害在新疆瓜尔豆上进一步扩散和蔓延,保证该地区瓜尔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从新疆瓜尔豆产区采集发病叶片、茎干及豆荚等组织进行病菌分离,对分离后的菌株采用喷雾法和针刺法进行致病性测定,并根据采集地点、田间发病症状和发病组织的不同,选取9个代表菌株观测其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特征;同时选取3个代表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结果】该病害在整个瓜尔豆生长季均可以发生,危害叶片、茎干、叶柄、荚柄、豆荚和种子,造成叶枯、落叶、茎干爆裂、顶枯、豆荚和种子不能成熟或变黑坏死。从发病植株上共获得21个具有致病性的细菌菌株,菌株的致病性表现与田间症状基本一致。9个代表性菌株在YEPG培养基上培养72 h后形成淡黄色奶油状的圆形菌落,在KB培养基上无黄绿色荧光反应;均为革兰氏阴性、杆状、严格的好氧型细菌;烟草过敏性坏死反应均为阳性;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耐盐性表现为耐20~30 g/L NaCl。选取的3个代表菌株的16S rDNA 序列与Xanthomonas axonopodis菌株XV 938的同源性达99.95%。【结论】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确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瓜尔豆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yamopsidis),该病害确定为瓜尔豆细菌性疫病。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粉煤灰和Ca(OH)2处理高氟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高氟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配制的氟离子质量浓度为10 000mg/L的NaF溶液为研究对象,研究投加量、pH、反应温度、平衡时间对粉煤灰和Ca(OH)2处理高氟废水效果的影响,并对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验证。【结果】粉煤灰处理高氟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H=2,粉煤灰投加量为300g/L,温度40℃,振荡30min,此条件下氟离子去除率可达99.6%;Ca(OH)2处理高氟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H=1~2,Ca(OH)2投加量为30g/L,温度20℃,振荡15min,此条件下Ca(OH)2对氟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96%。在粉煤灰最佳条件下处理强酸性高氟工业废水(pH<2,氟离子质量浓度为6 109mg/L),氟离子去除率仅为54.5%;在Ca(OH)2最佳条件下处理相同的强酸性工业废水,氟离子去除率为99.97%,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结论】获得了粉煤灰和Ca(OH)2处理高氟废水的最佳条件,以Ca(OH)2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粉煤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