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不同量生物炭消减土壤残留异噁草松对玉米有害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长残效除草剂土壤残留环境,研究土壤中施入不同量生物炭对异噁草松生物有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土壤中残留异噁草松的生物有害性具有一定的消减作用。当土壤中异噁草松达到0.48 mg kg-1时,生物炭施用量低于2.0 g kg-1,幼苗受异噁草松药害症状明显,生长受抑制,生物量降低。施炭量高于4.0 g kg-1,异噁草松的生物有害性降低,幼苗受药害症状逐渐减轻至不受药害,生物量增加。当施炭量增加到32.0 g kg-1,植株生长受抑制,生物量减少、籽粒产量降低8.32%。通过模拟试验预测:前茬大豆田异噁草松残留量在2250 ml hm-2,土壤020 cm耕层生物炭施入量在3000 kg hm-2(折合2.0 g kg-1)以上,异噁草松残留的生物有害性降低。施炭量达到24000 kg hm-2(折合16.0 g kg-1),随施炭量增加,有抑制作物生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2.
大豆磷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选用14头年龄、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基本一致的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奶牛日粮用未经包被处理的大豆磷脂替代玉米(占日粮精饲料2%),探索其对奶牛产奶量及乳脂率和乳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0.9千克/天·头(p>0.05),乳蛋白上升,乳脂率下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3.
采用盆栽试验, 模拟除草剂土壤残留环境, 研究土壤中异噁草松残留对甜菜生长的影响, 阐明利用生物炭降低残留药害、促进甜菜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异噁草松残留达到0.12 mg·kg-1, 甜菜生长受抑制, 并随残留量增加而逐渐加重;当土壤中异噁草松浓度大于0.48 mg·kg-1, 幼苗初期生长受重度药害抑制率达100%;施入一定量生物炭后, 幼苗受药害症状普遍减轻或不受药害, 植株生长旺盛, 根冠比增加, 根系形态结构改善, 含糖量平均增加1.10%, 与未施炭处理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中施入一定量的生物炭, 能够降低除草剂残留对甜菜生长的抑制作用, 对甜菜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4.
[目的]研究不同耕法与秸秆还田方式下草甸土不同深度土层中有机碳(SOC)和硝态氮(N)的分布特征,为有效利用秸秆培肥土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3种耕法(免耕、浅翻、深翻)与3种秸秆还田方式(覆盖还田、浅翻还田、深翻还田)条件下,不同时期、不同深度土层中SOC与硝态N的变化。[结果]无论秸秆是否还田,不同耕法下土壤硝态N含量随生育进程均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苗期>成熟期>播种期;无秸秆还田条件下,3种耕法处理土壤硝态N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40~50 cm土层均没有出现硝态N富集现象,浅翻与深翻分别对10~20和20~30 cm土层硝态N含量影响较明显;深翻处理0~30 cm土层SOC含量比免耕和浅翻分别降低8.75%、9.53%;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时期土壤硝态N总积累量不同。苗期以深翻还田处理积累量较大,比浅翻还田和免耕覆盖分别增加8.15和9.57 mg/kg;成熟期硝态N总积累量以免耕覆盖处理最大,比浅翻还田和深翻还田分别提高19.23%和14.68%;深翻还田30~40 cm土层SOC含量比免耕覆盖和浅翻还田分别增加3.33和3.86 g/kg。[结论]同一耕法,短期内连续有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N含量低于无秸秆还田处理,秸秆还田深度影响不同深度土层中SO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5.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HC-11细胞)并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Ctrl)组、TNF-α(T)组、TNF-α+CHX(环己酰亚胺)(TC)组和TNF-α+CHX+Z-VAD-FMK(Caspase家族抑制剂)(T...  相似文献   
196.
为阐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布特征,基于玉米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下三个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频繁的翻耕加速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使有机碳含量下降;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增加,秸秆翻耕还田促进了中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秸秆连续翻耕还田提高了中层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秸秆浅翻还田对表层和中层低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显著高于深翻还田与覆盖还田,但短期内秸秆连续浅翻还田与深翻还田对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差异不大。研究表明,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对耕作深度的响应更加敏感,而秸秆还田主要使低活性有机碳增加,这也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7.
针对黑土土壤粘重、耕性差、薯块带土率高、不利于机械收获等问题,研究秸秆还田(N1PKS)、有机肥(N1PKM)、单施化肥(N1PK)和减氮(N2PK)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养分吸收及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的N1PKS处理与增施有机肥的N1PKM处理分别促进了马铃薯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植株与根系的生长;与单施化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