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抑制素对动物排孵的免疫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抑制素作为免疫原,通过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调节动物的排卵率,是调节动物生殖力的一种新途径。此文对抑制素免疫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分析抑制素的调节机理,并概述与抑素免疫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目前家养动物的新生儿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而犬猫的新生儿学作为兽医研究的一部分关注就更少。近来由于市场需求纯种犬和猫的价格越来越高,一些养殖者也对新生犬猫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对新生犬猫的生理特点加以阐述,为研究新生动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3.
动物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分泌受到相互制约调节 ,性腺类固醇激素可通过与下丘脑和垂体受体结合反馈性地影响垂体LH分泌 ;而高级神经中枢存在的阿片肽受体水平的变化 ,亦可以通过GnRH途径 ,参与或控制LH分泌过程[1 ,2 ] 。大豆黄酮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植物雌激素 ,体内外试验表明 ,它可以影响垂体LH分泌[3~5] ,但对其作用机理仍在探索中。本试验研究大豆黄酮皮下埋植去卵巢母猪后下丘脑阿片肽受体水平的变化 ,探讨大豆黄酮的作用通路 ,以帮助阐明相应的作用机理。1 材料和方法1 1 动物及处理  格丁根小母猪 6头 ,4~ 5…  相似文献   
124.
大豆黄酮对青年母猪GnRH,LH和抑制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静脉内注射正常间情期青年母猪(ID猪)和去卵巢青年母猪(OVE猪),前者每公斤体重注射2mg大豆黄酮,后者每kg体射注射20μg大豆黄酮,两者均以仅注射溶剂为对照,大豆黄酮处理后第2小时和第3小时ID猪血清GnRH峰值显著高于处理前和对照,但GnRH平均水平无显著差异,血清LH和抑制素浓度在大豆黄酮处理后均显著降低(P〈0.01)。OVE猪血清LH浓度在注射大豆黄酮后第1小时  相似文献   
125.
6头荷斯坦成年公牛,每头采集3次精液,分别利用精子穿透试验和姬姆萨染色法,评定精子在发情母牛子宫颈粘液、VB12、稀释液和解冻液等四种介质中的泳动速度、顶体完整车、畸形率以及精子有效存活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精子泳动速度在不同介质中的差异极显著,在宫颈粘液中显著高于其它介质,在VB12中最低;不同介质中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差异不明显;畸形率在TB12中显著低于解冻液;精子有效存活时间在稀释液和解冻液中显著高于VB12中。不同公牛在四种介质中的反应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6.
6头黑白花成年公牛,每头采集3次精液,分别利用精子穿透试验和姬姆萨染色法,评定精子在发情母牛子宫颈粘液、维生素B_(12)、稀释液和解冻液等四种介质中的泳动速度、顶体完整率、畸形率以及精子有效存活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精子泳动速度在不同介质中的差异极显著,在宫颈粘液中显著高于其他介质,而以在维生素B_(12)中最低;不同介质中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差异不明显;畸形率在维生素B_(12)中显著低于解冻液;精子有效存活时间在稀释液和解冻液中显著高于在维生素B_(12)中。不同公牛精子在四种介质中的反应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7.
梅山猪(11头),二花脸猪(13头)和梅山×大白杂一代(5头),分成三组,分别测定在性周期不同阶段输卵管和子宫角冲洗液的总蛋白质(OFP和UFP)含量。结果表明:梅山猪二侧OFP平均含量高于二花脸猪和杂种猪,与后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二侧UFP平均含量,三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性周期不同阶段OFP含量,以黄体早期为最高,与黄体后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UFP含量亦以黄体早期为最高,与黄体后期比较,二花脸猪差异显著,梅山猪差异不明显。除二花脸猪黄体后期UFP明显低于梅山猪外(P<0.05),OFP和UFP平均含量,三组同期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8.
猪肉质性状基因及其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猪肉品质改良是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并将MAS和MAI策略应用于猪的肉质改良 ,从遗传基础上讲是可行的。本文概述了与猪肉质性状有关的基因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基因座的定位及其近期研究进展 ,介绍了基因遗传标记的研究与应用策略 ,同时探讨了猪肉质性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9.
通过检测奶牛C D3+、CD4+和CD8+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及细胞因子IL-2、IL-4在分娩前后21d内的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以探讨此阶段奶牛免疫机能受损的机理.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细胞因子IL-2、IL-4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血液中CD3+淋巴细胞的比例在产前21 d内占(50.8±4.61)%,产后14 d内降低到(39.21±4.98)%,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 ;CD4+淋巴细胞在产前21 d内保持较高水平,达(21.38±0.65)%,产后21 d内维持在(6.89±0.32)%的较低水平,且与产前差异显著(P<0.05) ;CD8+淋巴细胞的比例在产犊前逐渐升高,到产犊时达到最高水平(16.90±2.02)%,差异显著(P<0.05) ;CD4+/CD8+淋巴细胞的比率在产前>1,产后<1.IL-2 mRNA的表达量在产后0~14 d内下调,之后上升.IL-4 mRNA的表达量分娩时期达到最高,随后下降,至第7天降到最低.奶牛在围产期阶段尤其是分娩前后14 d内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可能是由于自身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亚群的数量和比例发生改变及细胞因子IL-2、IL-4 mRNA表达量下调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0.
在实际生产中,奶牛养殖常出现这样的问题:重视母牛特别是产奶母牛的饲养管理,忽视人工授精用种公牛的选择;购买牛冷冻精液时,不了解公牛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