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碱性蛋白酶提取米糠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高效的米糠蛋白提取工艺,对碱性蛋白酶提取米糠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米糠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pH值,温度、时间和加酶量影响较小。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3.0h,料液比1∶20,加酶量2.5%,pH值9.5。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可达75.42%,同时测得米糠蛋白的等电点为4.5。影响米糠蛋白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料液比>pH值>温度>时间>加酶量。  相似文献   
12.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在机体中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最初的研究发现硒的最主要功能是抗氧化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硒与甲状腺、中枢神经、生殖、心血管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完善、快速、高效肝脏纤维化动物模型,试验采用乙醇灌胃、高脂饲料喂养、高糖饮水等复合因素,并结合腹腔注射CCl_4建立大鼠肝脏纤维化模型,并对肝脏纤维化形成病变和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因素的改良能够促进大鼠肝脏纤维化的形成,造模8周大鼠肝脏细胞变性坏死,汇管区和肝小叶间纤维组织增生,可见胶原纤维沉积,形成典型肝脏纤维化的假小叶病变;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伽马谷氨酰胺转肽酶、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与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均呈阳性反应。说明试验建立的肝脏纤维化改良方法成功率高,形成时间短,模型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气相色谱法对人参中主要十六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合人参中有机氯农药的实验方法,对人参禁用的十六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过程中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并对评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结论:结果表明,人参在进行有机氯农残十六种检测分析时,样品的重复测量和回收率是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在实验过程中应给予格外重视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茶树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生产上以扦插为主要的繁殖方式。在无性繁殖过程中,不定根的形成对茶树的成活至关重要。SBP (SQUAMOSA promoter-binding protein like)转录因子对侧生器官发生和不定根再生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茶树SBP基因家族成员,以‘陕茶1号’为研究材料,克隆CsSBP24基因,检测其转录活性和亚细胞定位并在转基因烟草中对其进行功能分析。从茶树‘舒茶早’全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24个SBP基因家族成员,分为6个亚家族。CsSBP24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930 bp,编码309个氨基酸;CsSBP24是定位于细胞核的转录因子。当过表达CsSBP24,不定根发生率、根粗和根长增加,但数量下降。结果表明,CsSBP24参与不定根发育过程的调控。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利用分子手段调控茶树不定根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瀛湖枇杷是安康市的地理标志产品。从主栽品种、气候要求、建园、树木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瀛湖枇杷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同类地域种植枇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河南某矿渣堆放区土壤中筛选到1株高效还原Cr(Ⅵ)的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以及16S rRNA核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命名为Z3。抗逆分析表明,Z3是1株嗜碱耐盐的好氧菌。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Z3还原Cr(Ⅵ)的最适温度为36℃,最适p H值为9. 0,对70 mg·L-1Cr(Ⅵ)在24 h的还原率高达92%。Cr(Ⅵ)还原动力学分析表明,在静息条件下,Z3对Cr(Ⅵ)的还原呈现零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在生长状态下,Z3对Cr(Ⅵ)的还原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结合陕西省旬阳县油用牡丹栽植管理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建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油用牡丹栽培技术体系。以期为油用牡丹在相似地域栽培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种植思路。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在镉(Cd)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修复上具有应用潜力,然而目前仍缺少有价值的微生物,且从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群体中鉴定出有价值的Cd生物修复候选者具有一定挑战性。以前期筛选获得的植物生长促进微生物AXY1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学分析对该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考察其对Cd的耐受、吸附和活化特性。经鉴定该菌株为根瘤菌(Rhizobium pusense),最适生长温度在35℃左右,最适生长pH在7.0左右;菌株对Cd的耐受性达120 mg·L~(-1),对碳酸镉的活化率为9.21%。批次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在pH 7.0、生物量为1.0 g·L~(-1)(湿质量)、初始Cd~(2+)浓度为10 mg·L~(-1)和吸附时间4 h条件下,菌株表现出最高的吸附率41.98%。等温线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菌株的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菌株以单层生物吸附为主。解吸实验结果显示,菌株以离子交换形式(46.94%)为主对Cd~(2+)进行吸附。SEM-EDS和FTIR分析结果显示,在吸附过程中,Cd~(2+)可能与菌株表面配体(-OH、 -NH、 -COOH等)发生相互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AXY1菌株具有较高的Cd耐性和吸附特性,可用于Cd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20.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在机体中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最初的研究发现硒的最主要功能是抗氧化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硒与甲状腺、中枢神经、生殖、心血管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