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01.
用NCDV标准毒株接种恒河猴肾细胞(MA-104),制备病毒抗原液,制成油乳佐剂灭活疫苗进行3月龄以内的犊牛田间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OD492 nm平均值为0.6,免疫40 d后达到峰值1.5,免疫后60、90 d仍维持较高的抗体效价,OD492 nm平均值分别是1.4和0.9.中和抗体效价在二次免疫时、二次免疫40、60、90 d平均值分别为56.668、413.025、314.9、104.64.实验评价OD492 nm值和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关系,相关性很大,并证明这种疫苗对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犊牛腹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2.
以田间分离的轮状病毒CHLY(G6型)作为抗原,建立了犊牛轮状病毒(BRV)抗体检测与监测的间接ELISA方法.田间监测牛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2.91%(26/79),疫苗源性抗体高峰出现在二次免疫后第40天至第60天,抗体持续期为3个月.该方法可用于粪便、血清样品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等优点,适合于对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动态监测和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以两种观赏水草为供试材料,进行离体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红波(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以叶片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采用MS+6-BA0.5 mg/L (单位下同)+NAA0.2的培养基,芽诱导采用MS+6-BA2.0 +NAA0.05+AD10的培养基,茎尖芽诱导采用MS+6-BA2.0+NAA0.05培养基,继代培养采用MS+6-BA1.0 +NAA0.05的培养基,根诱导采用1/2MS+IBA0.5的培养基;金钱草(Lysima chiachristinae Hance)以茎尖为外植体,芽诱导采用MS+6-BA0.5+NAA0.02的培养基,继代培养用MS+6-BA0.5+NAA0.05的培养基,根诱导采用1/2MS+IBA0.5的培养基,上述培养基中均含有30 g/L蔗糖和6g/L琼脂,PH5.6,在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1800Lx、光照时间12h/d的培养条件下,均能培育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4.
茶根分泌有机酸的分析研究初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王晓萍 《茶叶科学》1994,14(1):17-22
应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分离测定了茶根分泌的有机酸,结果表明,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的回收率在70%一108%,变异系数在5.39%一6.01%;琥珀酸的回收率在58/一64%,变异系数为8.82%,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分析要求。分析结果表明,茶树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琥珀酸、草酸和苹果酸,但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在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季节间的差异也很明显,就有机酸总量而言,以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少。另外,茶树在光照条件下分泌有机酸的种类,比黑暗条件下多,旦数量大。在黑暗条件下,不同品种茶树分泌的有机酸种类和数量趋于一致,并且几乎都不分泌草酸。实验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茶树根系所能分泌的有机酸对土壤难溶性无机磷的溶解能力表现为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 。  相似文献   
105.
低丘红壤茶园土的持水特性及水分循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赣地区第四纪红壤茶园土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茶园土壤质地较粘,持水量与粘粒(<0.01毫米)含量和毛管孔隙(<0.05毫米)的数量呈密切线性相关,田间持水量可达32%以上,然而有效水含量仅为11%左右,且其50%以上的释放量在0.1—0.3MPa的低吸力段内,对茶树供水力差。高产茶园持水量虽然低于低产茶园,但其土壤性状都明显优于低产茶园,且土层深,贮水量大,因而较耐早。该地区的土壤水动态特征与其水文气候特点基本一致,大致可分为贮水高峰期(3—6月)、蒸散消耗期(7—10月)和补充恢复期(11—2月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水生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从水生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况、培养基成份、外植体的表面灭菌等方面对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分蘖能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条件越好,水稻分蘖能力越强,收获穗数越多,产量越高;全生育期间歇灌溉和胁迫灌溉对水稻分蘖能力以及产量均有较大影响。在宁夏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应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轮作面积、延长轮作周期等措施压减控制水稻种植面积,保证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充分灌溉一定面积的水稻,并通过完善改进水利设施,达到减少渗漏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是一种快捷、高效地揭示基因组信息的方法.本文对EST概念、技术原理及其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EST在大豆基因组研究和抗孢囊线虫大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探索水生植物作为水体除草剂污染的监测和修复植物的可行性,以沉水植物铁皇冠为试验材料,研究除草剂莎稗磷在常温(30/25℃,白天/黑夜)和低温(15/7℃,白天/黑夜)下对铁皇冠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铁皇冠在除草剂莎稗磷的胁迫下,上述3种酶活性变化几乎相似,均表现先升高后下降。在低温处理下SOD、POD、CAT 3种酶的活性变化与常温处理相似但数值均高于常温处理,而MDA的含量在常温下出现摆动,在低温处理下,不仅数值高于常温处理,而且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这一结果表明在低温和莎稗磷双重胁迫处理下,铁皇冠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0.
植物开花是基因与环境因子协同调节的复杂过程。对于拟南芥开花的调控过程,主要分为温度途径、光周期途径、自主途径、春化途径、年龄途径和赤霉素途径六个主要途径,然后SOC1和FT等开花途径整合因子感知来自不同途径的信号,并且将信号传递给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LFY和AP1,从而完成对开花时间的精准把握和控制,最终完成拟南芥开花的整个形态建成过程。该研究就这六条主要调控机制如何调节拟南芥开花进程的机理做进一步的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