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介绍了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农村长途电话台多频信号拨号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并给出了软件框图。  相似文献   
52.
地球上最丰富的多糖物质是纤维素,世界上50%的生物量来自天然纤维素,估计年产量在100~500亿吨。我国的纤维素资源丰富,每年秸秆产量在5.7亿吨,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20%~30%,然而用作饲料的不足10%。如果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相似文献   
53.
选取传统中药提取单体化合物α-倒捻子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通过2种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法MABA(Microdilution Alamar Blue Assay)分析与试管法分别测定了两种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还测定了9种阳性抗结核药物对这两种结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α-倒捻子素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6.25μg/mL,而8-甲氧基补骨脂素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和H37Ra(ATCC25177)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28μg/mL。Alamar B1ue法与试管法相比较,完全符合率是90%(9/11),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表明Mamar B1ue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测定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MIC的方法。本研究为α-倒捻子素和8-甲氧基补骨脂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抗分枝杆菌机制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为了了解水貂株犬瘟热病毒F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特性,实验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CDVF肌注免疫日本大耳白兔进行免疫,同时设置pcDNA3.1(+)空载体、生理盐水和犬瘟热弱毒疫苗阳性对照组.间接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表达质粒免疫在家兔体内产生了针对CDV的特异性抗体,且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次数和免疫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体液免疫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空载体组,但不及弱毒疫苗对照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质粒免疫组产生了细胞免疫,但低于弱毒疫苗组.  相似文献   
55.
为明确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不同东北大豆品种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境大气臭氧浓度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模拟大气臭氧浓度升高40 nL·L-1,选取3个推广面积较大的大豆品种绥农4号、绥农8号和东生1号,研究在高臭氧浓度下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产量形成具有明显的负作用,3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平均降低33%。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产量降低幅度:绥农4号(-41%)>东生1号(-36%)>绥农8号(-23%)。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发现大气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籽粒大小(x_1)和单株总荚数(x_2)变化可以用于估计大豆产量变化,两者与大豆产量的回归方程:y=-3.639+0.098x_1-0.285x_2。此外,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品质产生明显影响,3个大豆品种籽粒中蛋白质浓度均显著提高2.8%~4.6%(P<0.05),而脂肪含量则显著降低4.2%~7.8%(P<0.05)。  相似文献   
56.
利用典型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定位试验,设5个处理,即不施肥(NoF)、玉米连作正常施用化肥(LZ)、玉米-大豆轮作正常施用化肥(CF)、玉米-大豆轮作正常施用化肥+15 000 kg/hm2有机肥(CF+15T)和玉米-大豆轮作正常施用化肥+30 000 kg/hm2有机肥(CF+30T),研究连续4年增施有机肥后对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和子粒中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淀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CF处理相比,LZ处理玉米产量比CF处理降低15%,连续4年增施有机肥后玉米产量呈增加趋势,CF+15T处理和CF+30T处理玉米产量比CF处理高8.8%和13%。单施化肥处理下连作与轮作玉米子粒品质指标差异不大,轮作处理后连续4年增施有机肥处理的玉米子粒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着施用有机肥的量增加而增加,对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同LZ和CF处理相比,连续4年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玉米子粒中K、Na、Mg和P含量,Ca、Mn、Fe和Zn含量无显著变化。因此,黑土区玉米连作减产,对品质影响不大。玉米-大豆轮作制度下连续4年增施1...  相似文献   
57.
为探究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抗氧化物质含量与特性,利用福林酚法、分光光度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成熟黑果枸杞干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中总多酚、总黄酮和维生素E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92 mg·g~(-1)、2.39%和0.51 mg·g~(-1);共检测到12种花青素类化合物,矮牵牛素(m/z317)、飞燕草素(m/z303)、锦葵素(m/z331)和矢车菊素(m/z287)是其主要的母核物质,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花青素结构,对其中10种花青素类化合物命名;不同地区黑果枸杞多酚和花青素的质量分数及各组分占比均不同。研究结果为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的人工选育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木材含水率是检测木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测定木材的含水率,尤其是制材生产线原木加工成的板材含水率在线检测及分选是合理利用木材、节约木材的重要技术措施,是制材加工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板材含水率在线检测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后续板材干燥的质量、出材率,  相似文献   
59.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研究机插(T1)和手插(T2)2种不同栽插方式和不同施钾量(0、60、120、180、240 kg/hm~2)对杂交籼稻叶源特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手插稻,抽穗后机插稻剑叶和倒2叶的SPAD值偏低,但其变化相对平稳;齐穗期机插稻的叶面积指数高于手插稻,但齐穗后10~20 d剑叶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大于手插稻;与不施钾肥比较,施钾能稳定剑叶抽穗后SPAD值及齐穗后净光合速率;随施钾量的增加,机插稻和手插稻的叶面积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机插稻的叶面积指数以施钾量180 kg/hm~2的最高,手插稻以施钾量120 kg/hm~2的最高;随施钾量的增加,不同时期干物质质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相较于手插稻,机插稻在拔节前干物质积累更具优势,而手插稻在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比例高于机插稻;过高或过低的施钾量均不利于水稻后期茎鞘和叶片干物质的转运;手插稻实际产量(12 517.1 kg/hm~2)较机插稻(12 128.3 kg/hm~2)提高了3.21%,机插稻实际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总颖花量不足,导致穗粒数偏少,施钾能有效提高机插稻的千粒质量和结实率,进而提高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施钾水平对手插稻实际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机插秧较适宜的施钾量为120 kg/hm~2。  相似文献   
60.
为建立快速检测牛分枝杆菌(M.bovis)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以GenBank登录的M.bovis特有229 bp基因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合成引物及探针。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标准质控菌株呈阳性反应,与其他微生物样品呈阴性反应;灵敏性最低检测值可达1 pg/mL;对20阳性临床样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均为阳性;而对培养为阴性的2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6份为阳性。该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好,能够用于M.bovis的鉴别检测,对牛分枝杆菌病的快速检测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