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主要啮齿动物引诱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显示,啮齿动物不同,引诱剂的组分和含量则不同。鼢鼠型引诱剂主要含大葱素、氯化钾、氧化钠、葡萄糖、果糖及其它单糖和多糖等;田鼠型与鼢鼠型基本相同,只是大葱素含量不同;家鼠型主要以糖类为主,含量介于65.79%-84.75%之间,啮齿动物尿蛋白含量0.66%-1.32%。鼢鼠型引诱剂对甘肃鼢鼠的引诱增益指数最高达28.85%。  相似文献   
52.
为探究SSR标记位点的等位变异情况和自交系间的渊缘关系,采用SSR标记法,对13份o2o2基因型玉米(o2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9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个标记可检测出2~7个等位基因,平均3.54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59,变化范围0.14~0.83,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异地试验跟踪调查,在药剂蘸浆造林成本核算、产值分析和药剂经济效益估算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结合林木鼠(兔)害治理规律,对药剂蘸浆造林投入产出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技术贡献率、投入产出比、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指标进行药剂蘸浆造林效益分析。产值贡献率NPA>RPA,油松>侧柏。经济效益贡献率,定植当年米脂和麟游县的NPA<RPA,宝塔区的NPA>RPA,定植3 a NPA>RPA;油松<侧柏。统计投入产出比侧柏>油松,NPA>RPA>CK;效益投入产出CK>RPA>NPA,系数CK<RPA<NPA;定植当年油松<侧柏,定植3 a油松>侧柏。投资收益率NPA>RPA,定植当年油松>侧柏,定植3 a油松<侧柏。药剂处理投资回收期比对照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4.
贵州主要玉米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在黔中、黔北、黔西和黔西南4个生态区育成的9个玉米品种,即黔兴201、黔单16、安单3号、遵玉3号、西山99、毕单10号、盘玉5号、兴海991和兴海20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贵阳进行叶面积、干物质重、经济和产量等性状的测定,同时进行全基因组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了解这些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遗传多样性及其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黔中和黔北生态区育成品种的叶面积增长较为正常.2、四个生态区育成品种的干物质重增长都较为正常,以黔中和黔西生态区育成品种的为好.3、从经济和产量性状上看,在黔中育成的黔兴201和黔单16号以及在黔北育成的遵玉3号三个品种在贵阳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较优.4、遗传差异较小的品种间,若其遗传基础较好,生态适应性较强,则产量差异较小;若其生态适应性不同,则产量差异较大.遗传差异较大的品种间,其产量主要取决于遗传基础,遗传基础差者,即使生态适应性较好,其产量亦低;遗传基础优者,即便生态适应性较差,其产量也不会太低.  相似文献   
55.
玉米o16基因回交渗入o2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赖氨酸玉米育种中,主要是以玉米opaque-2(o2)突变体作供体回交转育培育亲本材料,再行培育高赖氨酸杂交种。但是,迄今培育的o2玉米系及其杂交种的籽粒赖氨酸含量约为0.4%,不能满足食用和饲用的需求。为了提高o2玉米的赖氨酸含量,本研究利用一个新的高赖氨酸突变基因opaque-16(o16)的载体QCL3021作供体,o2玉米系太系19为受体,将o16基因回交渗入o2玉米系。在回交的每一世代及随后的自交世代,用o2基因内的SSR标记umc1066和o16基因的连锁SSR标记umc1141进行前景选择,再对中选单株进行全基因组SSR标记的背景选择,最后用染料结合赖氨酸法测定籽粒赖氨酸含量,以便保证筛选出遗传背景恢复率和赖氨酸含量均高的目标单株。在BC2F4代,获得携带o2和o16基因的家系17个,其遗传背景与o2玉米系相当(恢复率为92%~95%),赖氨酸含量为0.469%~0.599%。其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平均提高约122.63%;比高值亲本太系19(o2o2)平均提高约22.33%,增幅为6.11%~35.52%;比低值亲本QCL3021(o16o16)平均提高约65.86%,增幅为43.87%~83.74%。表明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o16基因回交导入o2玉米,能有效提高玉米籽粒的赖氨酸含量,对高赖氨酸玉米的遗传改良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为了减轻草兔(Lepus capensis)对新造幼林的危害,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和苗龄,通过网室模拟试验研究与观察,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山桃(Prunus davidiana)、山杏(Prunus sibirica)、五角枫(Acer mono Maxim.)等18个造林树种遭受草兔危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兔危害程度与苗龄、树种和树种组成密切相关。3年生油松和侧柏、4年生五角枫危害较轻,4年生山桃和5年生刺槐不受危害;草兔对四倍体刺槐、刺槐和山杏的危害十分严重,被害率在90%以上;在油松或山桃造林中,适当栽植刺槐或山杏等草兔喜食树种苗木,能明显减轻草兔对油松、山桃等目的树种的危害。草兔对苗木的危害程度和表面形态因树种不同而异,对油松、侧柏以咬断主干、枝叶为主;对山杏、刺槐等则以取食树叶、啃食茎干树皮为主,啃食区域则呈现块状、带状分布。观察发现,草兔对林木不同器官的选择取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通常先取食叶片,然后啃食树皮。  相似文献   
57.
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排序,陕北林地啮齿动物群落被划分为3个类型。吴旗林区的啮齿动物群落是典型的黄土高原风沙区林地群落类型,种类较多,密度变化较大,优势种为中华鼢鼠和跳鼠类。对林木造成巨大危害的种类主要为中华鼢鼠和草兔。退耕林地啮齿动物群落保持了原农田群落的特点,其桥山林区的群落优势种是甘肃鼢鼠,而吴旗林区退耕林地为中华鼢鼠。桥山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种类和生物量因植被状况较大差异,天然次生林种类较少,密度较低,优势种是达乌尔黄鼠和松鼠类。灌木疏林林地群落兼有天然次生林的啮齿动物群落和农田啮齿动物群落的特性,优势种为达乌尔黄鼠和松鼠类。次生林全面清坡造林幼林地,其群落优势种为甘肃鼢鼠。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1期韩崇选等陕北林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次改林地11年的鼢鼠发生和林分郁闭度关系研究发现,鼢鼠密度上升期,鼢鼠密度、雌雄比与郁闭度呈递增关系,成亚比与郁闭度呈递减关系;密度下降期,随着林木的增长,林分郁闭度加大,鼢鼠密度降低,雌雄比下降,成亚比上升,并逐渐趋向稳定。全面清坡、竖向清坡和块状清坡造林,林地鼢鼠对林分郁闭度适应的最大值在0.430左右,范围在0.399~0.458之间;水平带状造林和更新林,林地鼢鼠对林分郁闭度适应的最大值在0.584左右,范围为0.568~0.585。鼢鼠各繁殖参数与郁闭度的关系总体符合一元三次回归模型。繁殖上升过程,繁殖参数与林分郁闭度呈递增关系,林地鼢鼠怀孕率和繁殖指数的最佳适应林分郁闭度为0.290,平均胎仔数的最佳林分郁闭度为0.210,取值范围均在0.060~0.430之间。林地鼢鼠繁殖强度下降过程,繁殖参数与林分郁闭度呈递减关系。  相似文献   
59.
为评定麻竹笋加工后笋节剩余物作为肉兔饲料的饲喂效果,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48只4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饲喂笋节含量为0、10%、20%和30%的日粮;试验期为37 d,其中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30 d.结果表明:麻竹笋笋节干物质、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93.65%、14.87%、25.93%、2.65%、1.36%和0.28%;颗粒饲料中添加20%麻竹笋笋节能改善肉兔生长性能,而不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