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多效抗旱驱鼠剂室内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用多效抗旱驱鼠剂(RPA)对小麦、黄豆、油松、侧柏种子进行浸种、拌种处理。结果表明,300倍的林用型和200 倍的农用型RPA对侧柏种子浸种效果最好,30 倍的林用型和80倍的农用型RPA拌种效果最好,经检验分析,差异显著。浸种的500倍林用型RPA对油松促长效果更为明显,发芽率比对照提高25.2% ~27.0% ,平均高生长增加2.1~2.8cm 。拌种的30倍的林用型可以使油松发芽率提高27.7% ~29.8% ,苗高增长0.6~1.3cm ;40倍的农用型使黄豆的发芽率提高13.8% ~23.2% ;侧根数量增加0.3~1.6;浸种型的RPA使小麦发芽率提高13.3% ~23.3% ,苗高增长5.1~7.5 cm ,根长增加0.6~1.8 cm;拌种型RPA使小麦发芽率提高9.3% ~22.6% ,苗高增长4.7~6.6cm ,根长增加0.4~1.6 cm 。选食试验,用RPA处理的种子保存率达78.3% ~100% ,迫食试验,达71.9% ~89.6% ,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2.
克鼠星系列灭鼠剂饵料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啮齿动物营养需求平衡分析的基础上 ,测定了其对各种饵料的适口性。结果表明 ,鼠类喜食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中等脂肪含量的谷物和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含量的油料作物籽粒 ;而不喜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含量的豆类。采用 2~ 3种不同的谷物配成混合饵料 ,可以提高适口性 ,增加啮齿动物的的摄食量。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鼠类饵料配方 ,摄食率比单一成分的饵料提高 0 .2 5~ 3.0 1倍。同时 ,根据鼠类握食习性 ,确定配方饵料加工形状为拟圆柱形 ,鼢鼠类对规格为 5 mm× (2~ 4 ) m m的圆柱型玉米配方加工饵料的日食量比玉米粒提高 38%。  相似文献   
113.
克鼠星1号的防鼠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现场适口性试验和灭鼠效果测试,害鼠对克鼠星1号的摄食系数为0.95,现场灭鼠效果达95.45%。用中毒鼠尸对鸡、猫、狗进行饲养,均无二次中毒现象发生,试验对象体重变化与对照无差异。采取强迫取食,非靶动物取食克鼠星1号后,均发生了呕吐反应,但无中毒死亡现象,说明克鼠星1号对非靶动物安全,无二次中毒现象。在大面积灭鼠中,克鼠星1号对鼢鼠、田鼠、家鼠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53%,86.68%,98.93%。  相似文献   
114.
林区甘肃鼢鼠危害的主要特征及生态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笼养实验和田间试验研究,对甘肃鼢鼠取食特点、危害特征以及鼠口密度与林分郁闭度和林下草本植物组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用树根、杂草单独喂养时,鼢鼠对树根的取食量随时间延长迅速减小,但对杂草的取食量随时间变化甚微;用杂草喂养的甘肃鼢鼠可正常存活,而用树根喂养存活时间不超过10d。直根性杂草不仅是鼢鼠的主要食物,而且其根系生物量与鼢鼠密度直接相关,表明直根性杂草是鼢鼠数量分布的限定性因素。甘肃鼢鼠对树木根系的取食只是在食物不足情况下逼迫所致。甘肃鼢鼠对林分的危害程度及其鼠口密度与林分郁闭度成反相关。甘肃鼢鼠对幼树的危害集中在春、秋两季,但以春季为主。害状多在5月上旬出现,被害油松针叶发黄、似火烤状。以调控食物来源为基础的生态措施,对甘肃鼢鼠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翻耕抚育可使鼢鼠密度下降73.1%,人工或化学除草可使鼢鼠密度下降79.36%、树木被害率下降81.32%,林间套种荏子可使甘肃鼢鼠密度下降87.01%、被害率下降95.23%。  相似文献   
115.
高翔  沈建华  赵璞  王竹  王进  王明春  祝云芳  陈泽辉 《种子》2004,23(11):60-63
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旅大红骨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优良玉米自交系旅28、E28、丹340和杂交种丹玉6号、丹玉13号、沈单7号、掖单13号、吉单159、丹玉20和丹玉26等对中国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产生了影响,做出了很大贡献。其间利用的主要杂优模式为旅大红骨杂优群与Lan杂优群Mo17亚群和改良Reid杂优群,其次是与78599种质和塘四平头杂优群。新世纪如何更好利用原有杂优模式和创建新的杂优模式都值得玉米育家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6.
在农林害鼠种群动态和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林鼠害修复专家决策系统的设计方法,组建了修复子系统、生物控制子系统和气候子系统模型,讨论了各子系统在农林鼠害修复专家决策系统中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7.
阐述了鼠类危害的环境生态修复的含义和理论发展.应用功能高效、结构和谐、持续控制和经济合理的鼠类危害的环境生态修复原理,从系统论和创新的观点等8个方面论述了害鼠生态调控修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8.
玉米单株穗数性状是重要的产量因素之一,为了解其遗传调控机制,构建了玉米单株穗数性状BC4F2和BC5近等基因系材料,采用SDS-PAGE分析技术,进行苗期叶片和吐丝期花丝总蛋白的表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穗数性状近等基因系间,单株吐丝穗数有明显差异;苗期叶片总蛋白的表达,在穗数性状近等基因材料间没有特异性差异;双穗和多穗亲本吐丝期21 kDa和25 kDa花丝蛋白的表达比其近等基因材料的强.表明,21 kDa和25 kDa花丝蛋白与单株穗数形成有关,对于研究玉米单株穗数的发育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9.
玉米耐酸性土壤分子标记的图谱整合及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0.
林区鼠害的无公害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充分利用自然因子的控制作用,依靠调节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相对量,控制害鼠的种群数量,达到降低鼠害的目的。应用林业生态措施、生物措施和无公害化学药剂对林区鼠害进行治理,从而使害鼠管理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逐步实现害鼠综合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